分享到: | 更多 |
7月10日,從外地返回首都華盛頓途中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空軍一號上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進行電話交談,他表達了美政府對以巴暴力行動進一步升級的關切。奧巴馬在交談中向內塔尼亞胡重申:“美國強烈譴責哈馬斯以及其他恐怖組織對以色列展開火箭彈襲擊……面對攻擊,以色列有權自衛(wèi)反擊”。除此之外,他還表示,美國“準備好提供協助,以促進以巴間中止敵對行動”。
自以軍8日凌晨發(fā)起“護刃行動”以來,巴勒斯坦加沙地區(qū)的多個目標遭到空襲,數百名巴勒斯坦人死亡,數百人受傷。數十年來,美國一直堅定介入巴以沖突。面對新一輪沖突,奧巴馬政府卻表現得異常低調,個中原因耐人尋味。在巴以戰(zhàn)火重燃的第一時間里,奧巴馬與內塔尼亞胡并未溝通。在結束科羅拉多、德克薩斯州籌款行程之后,奧巴馬讓外界產生美國國內事務優(yōu)先、民主黨競選壓倒一切的強烈印象。國務卿克里僅僅是守在電話機旁,同內塔尼亞胡以及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進行溝通和討論;鸬目赡苄。與此同時,白宮聲稱“暫未計劃派遣”克里促使進行;鹫勁小
此間分析人士指出,奧巴馬政府如今“低調”介入巴以沖突,其實有著深刻的美國國內、國際背景。
首先,為彰顯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戰(zhàn)略定力”,奧巴馬政府堅定實施“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克里米亞今年3月正式并入俄聯邦后,奧巴馬聲稱美不會對烏克蘭局勢進行軍事干預,而是強調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與俄僵局,“與俄羅斯發(fā)生沖突極不合適,并且對烏克蘭也沒好處”。有美國智庫專家確信,一旦駐阿富汗美軍于2016年底完成絕大部分撤軍,那里很可能再度成為塔利班的天下。但奧巴馬不但不為所動,還于5月底在白宮玫瑰園宣布:“我們必須承認,阿富汗不會是一個完美的地方,但讓阿富汗成為一個完美地方并非美國的責任!泵绹懊撋怼毙膽B(tài),昭然若揭。6月初以來,伊拉克安全形勢急劇惡化。奧巴馬也僅僅派出不足1000名美軍,其任務也不是同“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武裝作戰(zhàn),而是保衛(wèi)美駐伊機構和人員安全。顯而易見,奧巴馬政府“低調”介入巴以沖突是其外交重心轉移的連續(xù)性表現。
其次,美國避免在巴以沖突中“沖鋒在前”,再次證明其已經意識到自身實力的局限性。奧巴馬清楚,美國不可能阻止每一場沖突,或改變每一個“邪惡的政權”;谶@一認知,美國如今在“巧”字身上下功夫:通過“嚇”,讓巴沙爾·阿薩德交出生化武器;聯合歐洲,用經濟手段逼迫俄羅斯,讓其不得在烏克蘭問題上得隴望蜀;與伊朗“默契配合”,遏制“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武裝推翻伊拉克現政府的企圖。奧巴馬很清楚,僅憑嘴上功夫無濟于事。且不說內塔尼亞胡不買賬,就連接受其援助的巴勒斯坦阿巴斯政府也不會言聽計從。既然左右里外不討好,不如將“巧外交”進行到底,“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滿意的效果”。
再次,隨著能源自給率提高,美國對中東、巴以重視程度明顯下降。美國之所以“二戰(zhàn)”后高度重視中東地區(qū)、持續(xù)高調推動巴以和談,其根本原因在于石油。美國以前嚴重依賴中東石油,認定保證中東穩(wěn)定也就意味著能源進口有根本保障。數據顯示,隨著本土石油產量的增長,美國從2011年開始扭轉了長期成品油進口的局面,不斷擴大成品油出口量。2013年時,美國凈出口成品油5400萬噸。由此,美國失去了強勢介入中東政局的理由,其三心二意地調解巴以沖突就不難理解。
最后,一段“以色列警察暴打少年”的視頻被上傳至互聯網后,引起廣泛關注,這也成為美國未能無原則“挺以”的原因之一。10日,奧巴馬向內塔尼亞胡過問一名美籍巴勒斯坦裔少年被以警察毆打一事。美國國務院要求以方徹查事件,譴責以警方暴力行徑。11日,幾十名加沙地區(qū)巴勒斯坦人擁護者聚集在位于華盛頓西北的以色列駐美使館門前,抗議以色列空襲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既需要表態(tài)支持幾十年的“特殊”盟友以色列,又不想得罪阿拉伯世界,奧巴馬政府左右為難,糾結不已。
奧巴馬政府針對巴以局勢目前持“有限介入”的態(tài)度,此間評論對此褒貶不一。不過,令人意外的是,無論是奧巴馬的支持者還是他的反對者,都較以前反應平淡。輿論指出,此事一方面證明美國中東戰(zhàn)略地位下降,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美國干涉全球事務的能力大不如從前。
。ū緢笕A盛頓7月18日電 本報駐華盛頓記者 韓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