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確立并不斷完善,當前95%以上的商品和服務實現(xiàn)了市場化,市場在產品的生產、流通和定價中起主導地位。但是,資源要素的市場化進程卻遠遠落后于產品市場,由于金融領域改革的滯后,資本價格即利率受到政府的直接行政管制,因此資本市場的價格扭曲尤為嚴重。行政管制下的利率不能正確反映我國資金市場的供求關系及要素稟賦情況,扭曲了要素的相對價格,導致經濟出現(xiàn)一系列的結構失衡問題。
利率管制扭曲了要素的相對價格
多年來,我國一直維持較低的存貸款利率,加之通貨膨脹率,我國的實際利率水平比較低,甚至實際利率多年為負。行政管制下的低利率嚴重扭曲了勞動與資本的相對價格,即工資—利率比偏高。這造成了一個悖論,在一個勞動力相對豐富而資本稀缺的經濟中,勞動比資本更加昂貴,要素的價格嚴重脫離資源相對稟賦。扭曲的相對價格導致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低下,造成經濟結構惡化。
第一,工資—利率比偏高導致經濟創(chuàng)造就業(yè)能力下降。長期以來實施的低利率政策降低了資本的實際使用成本,而人工成本卻逐年上升。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從勞動密集型轉向資本密集型的生產技術,這也是我國出現(xiàn)“就業(yè)難”現(xiàn)象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利率管制與金融市場的壟斷加劇了民營經濟融資難現(xiàn)象。民營企業(yè)在貸款市場中往往受到歧視,尤其是在貨幣政策收緊的時期,它們經常被排除在正規(guī)信貸市場之外。民營經濟的萎縮惡化了我國的就業(yè)形勢。數據顯示,國有企業(yè)大多為資本密集型大企業(yè),每億元資產帶來的平均就業(yè)人數約為790人,民營企業(yè)每億元資產能創(chuàng)造約2240個工作崗位。因此,民營經濟的融資困境使我國就業(yè)形勢變得更加嚴峻。
第三,要素價格的扭曲加劇了收入不平等現(xiàn)象。低廉的資本成本抬高了資本的回報率,使得收入分配向資本要素傾斜,財富逐漸向資本所有者集中。同時,工資—利率比的扭曲導致勞動需求下降,勞動者收入比例呈現(xiàn)逐年下降趨勢。
第四,低利率導致了我國消費—投資結構失衡和產能過剩。2003年我國消費和投資占GDP的比重分別為43%和42%,而2010年以后,居民消費下降到34%以下,投資比重卻升至48%以上,消費與投資比例嚴重失調。消費不足意味著總需求不足,投資過多長期會造成供大于求、產能過剩。
推進利率市場化有助經濟結構改善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金融市場改革步伐推進利率市場化,這是向“轉變增長方式、改善經濟結構”邁出的關鍵一步。利率市場化意味著政府將逐步取消對存貸利率的行政管制,讓資本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利率水平。由于我國勞動力相對豐富而資本相對稀缺,如果由市場決定利率,可以預見利率將呈上升趨勢,工資—利率比將下降,勞動—資本價格扭曲的現(xiàn)象也將得以矯正。
首先,利率上升帶來資本成本上漲,企業(yè)將增加勞動需求,這將改善我國的就業(yè)情況,勞動者的收入也將得到提升,從而有效地縮小貧富差距。
其次,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推進,民營銀行的興起將逐步打破壟斷,金融行業(yè)的競爭性將逐步增強,從根本上解決民營經濟融資難的問題。
另外,伴隨著利率市場化,過多的投資需求(包括房地產泡沫)將得到有效抑制,同時居民收入的上升以及貧富差距的縮小將有力地提振居民消費,并化解過剩的產能。
為了全面改善我國經濟結構,提高經濟效率,我國應積極采取措施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首先,應鼓勵多種所有制金融組織的發(fā)展,增強金融市場的競爭性。其次,應逐步取消利率的行政管制,允許競爭環(huán)境下各類金融機構根據各自面臨的資金供求狀況,來決定存貸款的利率。最后,央行也應相應地調整貨幣政策的干預模式,逐步從貸款數量控制模式轉向利率調節(jié)模式,充分發(fā)揮利率在貸款分配中的價格杠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