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實踐與思考-正文
善用“不完美定律”
■張西成//agustinmoreno.com2014-07-22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更多

  

  有一個“柯美雅定律”這樣說: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所以任何東西都有改革的余地。有一首歌這樣唱:“你追求完美,你想的太美”,其實“我們天生不完美”。凡此種種都說明,任何事物美中總有不足,潔白并非無瑕;從事任何軍事改革或變革,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世人總結道,有三類人執(zhí)行力不夠強,即耍小聰明的人,追求完美的人,思考過度的人。按理說,追求完美并沒有錯,但如果過度、過分地追捧完美而置行動于不顧,那就有些得不償失。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曾提醒人們:“決心的赤熱光彩,被過分審慎的思考蒙上一層灰色,在這種狀態(tài)之下,偉大的事業(yè)也會遭受挫折而喪失行動的意義。”

  一個時期以來,我們的理論研究大都把“是如何、謂如何、應如何”作為邏輯范式,而且必須“論之有據,言之有理”。但模糊數學理論認為,沒有充分的根據并不說明觀點不成立?藙谌S茨也指出:理論是行動的指南,但不能確保戰(zhàn)爭中的人們像攀登腳手架那樣處處都有依據。關于未來的理論設計,本質上講就是一種想象、一種創(chuàng)意,有些非驢非馬甚至無厘頭的構想,也許正是創(chuàng)新的開始。未來學家托夫勒說得好:“豐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遠比百分之百的準確性更為重要。理論并不一定非十全十美,非得威力無窮才行,即使謬誤也有它的好處。中世紀制圖家畫的地圖錯誤百出,也不精確,可是沒有它們,偉大的航海家永遠也不可能發(fā)現新大陸!

  基辛格曾講,所謂決策,有時就是在49%與51%之間的抉擇。世間萬事萬物,在它未成事實之前,誰都不敢拍胸脯說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決策諾曼底登陸之役,丘吉爾已擬好了戰(zhàn)役失利的檢討書;決定出兵抗美援朝,毛澤東也做好了不惜“重上井岡山”、“再打十年游擊戰(zhàn)”的準備。我們講“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但什么叫“有準備”“有把握”?除了物質條件必須具備以外,某種程度上講它也是一種主觀標準,都必須服從服務于政治需要。有時,敢打必勝的膽識和勇氣,就是最好的把握、最好的準備。

  一個時期以來,很多人想改革,卻總是怕失敗,總想等到“條件成熟”。其實,條件并不是等成熟的,而是逐漸干成熟的,在干的過程中完善,讓不成熟的東西逐漸成熟。毛澤東說:“認識情況的過程,不但存在于軍事計劃建立之前,而且存在于軍事計劃建立之后!泵儡娬J為,情報與作戰(zhàn)相輔相成,通常根據情報組織作戰(zhàn),但通過作戰(zhàn)往往能得到需要的情報,F實生活中,把條件成熟作為行動的起點,那只能有一個小小的假設,即時間停止。但無論是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暫停都只是一種錯覺。對于不敢迎接挑戰(zhàn)的人而言,也許不曾失敗過,但可以肯定,也從來沒有贏得巨大成功過。

  面對日新月異的軍事變革形勢,秉持永遠沒有萬無一失的方案,但又永遠不放棄對完美目標的積極進取,讓理性的深呼吸與感性的快動手相得益彰,理應成為當代軍人的科學態(tài)度。當然,那種借口不完美而無所用心、盲目蠻干,使本該接近完美的變革無法達到完美之做法,當屬我們必須防止和克服之列。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