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目前高校“兩課”教育雖然有了極大改進,但總體上與其地位的重要性不甚匹配。
■張彪
“兩課”教育是高校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也是提升其綜合素質的必要途徑。然而,目前高校“兩課”教育雖然有了極大改進,但總體上與其地位的重要性不甚匹配。突出表現(xiàn)為:一是教師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往往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脫離實際生活,難以對大學生產生吸引力;二是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厭學、逃課等現(xiàn)象較為嚴重;三是教學效果不夠理想,難以真正起到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目的。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認為應當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創(chuàng)新“兩課”教育方式方法:
一是引經據(jù)典。傳統(tǒng)的課本教學過于強調理論知識,難免枯燥乏味,不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我們應根據(jù)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及當代大學生群體的心理特點,及時在課堂教學中引“經”據(jù)“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善于把傳授的理論知識與歷史上的經典著作、知名人物的相關故事、趣聞軼事結合起來進行講解;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時刻關注社會及網絡上的熱點人物與話題,對于關注度較高并最終發(fā)展成為現(xiàn)代版的“經典”人物與事件要充分加以利用,嘗試著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這樣可以為課堂理論教學注入鮮活的趣味性內容,提升“兩課”的吸引力。
二是案例啟迪。在引“經”據(jù)“典”的同時,教師們更應積極尋找與大學生實際生活相貼切的典型案例與人物,將它們做為理論知識與大學生自身實際相結合的最佳切入點引入課堂。例如,在思想品德課上,可以讓同學們身邊的先進人物及學校所在地區(qū)的道德模范走進課堂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課中可以引入同學們實際面對的諸如“就業(yè)”“貧富差距”“戀愛”“拜金主義”等與大學生息息相關的典型案例與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在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對他們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給予分析和指導,從而拉近“兩課”與學生的距離,增強“兩課”對大學生的實際指導意義。
三是互動交流。傳統(tǒng)的“兩課”教育相對而言比較抽象、理論性強,加之多數(shù)教師習慣于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這對于思想活躍、價值取向多元化的大學生群體而言,確實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因此,我們應努力嘗試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校園模擬法庭”“專題辯論會”等討論式、辯論式、參與式教學形式,加強師生之間及學生個體之間的互動,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通過參與各種形式的課堂互動來增強獨立思考、自由表達的能力,使學生們從課堂的傾聽者轉變?yōu)檎n堂的參與者。
四是實踐體驗。高校“兩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包括思想政治素養(yǎng)在內的綜合素質,其內容是極為廣泛的,單憑課堂上的理論說教難以達到目的。因此,高校要積極組織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活動,如參觀各種主題的教育活動基地、考察研究社會問題、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兩課”教學跳出狹小的教室,直面廣闊的社會天地,讓學生們在親身參與中對所學的知識有更加直觀、深入的認識。
五是以上率下!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為主要目的的高!皟烧n”教育,要發(fā)揮其作用與效果,教師與領導的示范作用是關鍵。尤其是在教育系統(tǒng)個別反面人物及其事跡被揭露與熱議的當下,其對學生及社會的負面影響是極為惡劣的。為此,我們必須注意充分發(fā)揮領導與教師的正面示范效應,加強對領導及教師的道德要求,“正人先正己”。同時,對于專注工作、關愛學生的領導及教師要加大宣傳力度,加強他們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樹立正標桿,傳播正能量,為學生們的健康成才成長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
。ㄗ髡邌挝唬汉颖北狈綄W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