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理論頻道文史縱橫-正文
崇尚和合的民族精神
//agustinmoreno.com2014-07-10來源:中國文化報
分享到:更多

  

張立文

  和合文化的提出本身就是一次智能創(chuàng)新,和合這個富有創(chuàng)新性的詞,最早見于《國語·鄭語》。《國語》曾被稱為《春秋外傳》!罢Z”是古代記言的史書,史書有記言與記事之分。《國語》沒有被列為五經(jīng),與利祿之路無緣,它被冷落的歷史際遇,反倒保留了它記言的本真。

  一、和合生意

  和合思想的提出有它的社會政治背景。西周的時候,周幽王八年,即公元前774年,史伯和鄭桓公縱論天下形勢,講到了和合。為什么此時講到和合?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典故,人們已經(jīng)耳熟能詳。為了獲得褒姒一笑,周幽王置國家信譽于不顧,點燃驪山上的烽火。等到犬戎兵臨城下,鎬京危急之時,他再放烽火,沒有一個諸侯來拯救,西周隨之滅亡。

  鄭桓公預見到周將滅亡,他曾問史伯怎樣避免這樣的災難。史伯就講,古人能夠建立大功,很重要的原因是像唐堯、虞舜、夏禹、商契、周棄等那樣在天地和人事之間創(chuàng)造和合生意。周幽王之所以會滅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搞和合,搞剸同,他專信佞臣虢石父,排斥正直大臣,寵幸褒姒!奥曇粺o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王將棄是類也而與剸同。天奪之明,欲無弊,得乎?”

  和合是人們對社會生活各層次,各種沖突社會現(xiàn)象的認知和提升。治理國家也一定要和合,要有包容的態(tài)度,采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把國家治理好,不然的話,只搞專一,就一定會滅亡。

  和是什么?如何和?這在《左傳》的記載中得到回應!墩压辍酚涊d有晏嬰與齊景公的一段對話。齊景公問:和與同有差別么?晏嬰說:有差別,和譬如美味的肉汁,必須是將鹽、醬油、醋,還有各種調(diào)料合在一起,才能夠做成“和羹”。在廚師和合加工過程中,哪種調(diào)料不夠就加一點,過多了就減一點,使烹飪的食物鮮美。這就是說它必須是各種食物,各種佐料與廚師的智慧勞作和合在一起,才能夠變成美味。如果只有一種原料的話是根本做不出美味的。

  晏嬰認為,所謂各種不同的作料,是指互相沖突、矛盾的東西,不是相同的東西。如果是相同的東西,那就是“以水濟水”,仍是水,不會發(fā)生性質(zhì)的變化。晏嬰列舉這些例子,是為了說明政治。他說,君臣關(guān)系也是這樣,不能君主認為行的,臣子也認為行;君主認為不行的,臣子也認為不行,這就是沒有不同的意見的同。做臣子的應該是君主認為行的而其中有不行的,臣子指出其中不行的部分,而使行的部分更加完善。君主認為不行的,而其中有行的。臣子指出它行的部分而去掉不行的部分,這樣就能使政事平和,人心安定。這種行與不行的沖突中,使之達到融合,從而上升為和合治理國家。

  在晏嬰看來,食用和羹,“以平其心”;聽和聲,“心平,德和”;政治上,“政平而不干,民無爭心”。和的功能及其價值,一是在和合中獲得心理上的平衡;二是在和聲中使人的精神獲得享受和愉悅;三是培養(yǎng)主體道德行為的和諧;四是不同事物的和合可取得政治上的平和,人民沒有爭奪之心。

  和合不僅見之于《國語》,也見之于《管子》、《墨子》。說明此時和合是被學者認同的價值!豆茏印份d:“蓄之以道,養(yǎng)之以德。蓄之以道,則民和;養(yǎng)之以德,則民合。和合故能習,習故能偕,偕習以悉,莫之能傷也。”修養(yǎng)道德,人民就和合。道是異在于主體身心的外在的原理、規(guī)范;德是內(nèi)在于主體身心的修養(yǎng)。和合所以和諧,和諧所以團聚。和合團聚,就不能傷害。和合是修養(yǎng)道德的目標。

  墨子從“兼相愛,交相利”思想出發(fā),認為和合是人與國家、社會、家庭關(guān)系的根本原理、規(guī)范。“內(nèi)者父子兄弟作怨惡,離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藥相虧害!奔彝(nèi)父子兄弟相互怨恨、使壞,推及天下百姓,亦相互虧害,國家社會就會離散滅亡。和合才能使家庭、國家、社會,和諧、協(xié)調(diào)。過去越王勾踐,喜好士的勇敢,“教馴其臣,和合之”(《墨子·尚同中》)。教育士兵,相互和合,才能戰(zhàn)無不勝,國家才能富強起來。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戰(zhàn)爭是非常頻繁的,怎樣來制止戰(zhàn)爭?那就是思想上要樹立和合的觀念,所以墨子講不應該冤冤相報,不應該互相仇恨,而應該搞和而不同的和合。中國古代的有智慧的、有遠見的思想家,如老子、孔子、孟子、莊子等,都希望和平,老百姓也是希望和平的,當時的一些有見解的人也是認為諸侯國爭奪權(quán)利的兼并戰(zhàn)爭,給社會與人民帶來無窮的災難。他們希望統(tǒng)一,以為統(tǒng)一可以制止戰(zhàn)爭。這是當時之所以能夠提出和合思想的內(nèi)因和外緣。

  二、和合二圣

  中國在秦漢時期實現(xiàn)了全國的統(tǒng)一,思想領(lǐng)域有了變化,那就是不講多元而要搞“同”。到漢武帝的時候,就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從秦始皇到漢武帝,法、道、儒思想輪番登場。秦始皇以法家思想為其意識形態(tài),在咸陽宮開了一個慶賀攻匈奴、征百越勝利的會議。在這個會議上,有72個博士參加(當然,這里的博士跟現(xiàn)在的不是一樣)。當時爭論是實行封建制還是實行郡縣制這樣一個體制問題。仆射周青臣為秦始皇歌功頌德,贊揚廢封建、立郡縣,秦始皇聽了非常高興。博士淳于越提出不同的意見,他說古籍所載,商、周兩朝,相傳千年,是因為開國后大封子弟功臣,共同輔佐的結(jié)果。今不封子弟功臣,如果亂臣賊子作亂,誰來相救?凡不按古代規(guī)制來做,是不能維持長久的。當時李斯就非常反對,他說如果這樣的話就是“法古”,那就否定“今”,后就發(fā)生了焚書坑儒的事件。秦末的動亂人民遭殃,漢初用道家黃老思想為意識形態(tài)以恢復經(jīng)濟,到漢武帝獨尊儒術(shù),要求思想統(tǒng)一,和合思想遭到了壓抑。

  這樣,和合思想就從上層落實到下層,變成了草根文化。和合思想滲透民間,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結(jié)合,化生了許多寓有深意的傳說。唐代有個“萬回哥哥”,他家有四口人,哥哥到邊疆去打仗去了,常年沒有音訊。他的父母就非常惦念這個兒子,有的時候就哭哭啼啼想念自己的這個兒子。弟弟萬回看到這個情況心里難過,他就決定去一趟邊疆,然后把哥哥的信息帶回來。他早上出發(fā),晚上就回來了,并且?guī)Щ亓怂绺绲囊环馄桨残,一天萬里來回,寓意家庭和合,后人視為團圓之神。

  2005年臺灣的連戰(zhàn)和宋楚瑜以及新黨郁慕明訪問大陸,其中新黨主席到中國人民大學演講。我們學校送給他一幅和合二圣圖。由徐悲鴻的兒子徐慶平作畫,圖上兩個天真爛漫的孩子,一個孩子手持荷花,諧音和字;一個孩子手捧盒子,諧音合字;盒里飛出五只蝙蝠,寓意五福臨門;由我題 “和合”兩字,意思是說臺灣和大陸是血肉相連的一家人,是兄弟相親,命運相關(guān)。

  和合的思想在民間成為信念。傳說唐代有兩個和尚,一個叫做寒山,一個叫拾得。在佛教中,寒山為文殊菩薩化身,拾得是普賢菩薩的化身。傳說寒山和拾得在唐貞觀年間到蘇州好利普明塔院任主持,改名為寒山寺。唐代張繼有首詩叫做《楓橋夜泊》寫的就是這個寺廟。

  清雍正十一年(1733),封寒山為“和仙”,拾得為“合仙”,即“和合二圣”,又稱“和合二仙”。寒山詩直抒胸臆,或嬉笑謾罵,或玩世不恭,或瘋瘋癲癲,或闡釋佛理。其詩直透心靈,天然自得,禪趣盎然,發(fā)人深思。公認對日本的俳句、短歌有深遠的影響。20世紀寒山成為西方嬉皮士的精神領(lǐng)袖,其蓬頭跣足的形象亦為其所效仿,其詩在美國風行一時。

  和合通過戲劇、跳舞等各種形式,深入民間生活,而成為民間趨利、避邪、避兇的普遍信仰。于是和合神的祭祀在一些地區(qū)非常盛行。民間祭奉和合神的最高目的可以用《萬法歸宗》“和合咒”中的話來概括,即“萬和千合萬事偕”。明末茅維《鬧門神》雜劇中對“和合神”的功能有更形象的描寫,多次借劇中人口說和合神“主和諧”“主和合”等。如果說和合神起源之初是驅(qū)邪與祈祥并舉,而后世之奉祀,則主要在于祈祥。很多地區(qū)過年的時候,要貼“和合二仙”年畫,或用彩紙剪成和合之形,貼掛在門窗上。江南地區(qū)更是如此,很多人家習慣在單扇門上貼一圓形和合,稱之為“一團和氣”,象征著“和合雙全”“百事和合”等,以此蘊含了人們對和平安樂生活的渴望與祝愿。民間年畫除了《和合二仙》、《和合賜神》外,還有與其他神仙共祈之圖,如《和氣致祥一品當朝》、《和合二仙狀元及第》等。

  人民的愿望、追求是要和合。從經(jīng)典到神話的流傳,都在期望著有一個人和、天和的和合境界。

  三、中西理論思維的分野

  和合在現(xiàn)代意義上,是指自然、社會、人際、心靈、文明間諸多形相、無形相互相沖突、融合,與在沖突、融合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中諸多形相、無形相和合為新結(jié)構(gòu)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總和。

  天地間一切現(xiàn)象的背后都蘊涵著和合,在和合的視野下,自然、社會、人際、心靈、文明蘊涵和合,和合是各生命形相的創(chuàng)生、發(fā)展、整合而融突成整體的過程,是對和合經(jīng)驗的和合反思。

  和合蘊涵著差分與和生的氤氳原理,存相與式能的互補原理,沖突與融合的變化原理,自然與選擇的互動原理,煩惱與和樂的中和原理,這便是融突和合的基本內(nèi)涵。原理在事物變化、轉(zhuǎn)生的過程中具有必然性,它規(guī)范事物在其演化過程中的理路和指向。

  由和合提升為和合學,是在洞悉和盡究和合概念的內(nèi)涵、性質(zhì)、特征及其在演變的過程中不同變化,依據(jù)人類世界現(xiàn)實的、化解種種沖突的需要,概括為一種理論思維形態(tài)的原理、原則,以體現(xiàn)時代精神的精華,而成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風格的學術(shù)觀點、方法、體系的學說,是為和合學。

  和合學蘊含著然與所以然、變化與形式、流行與超越、對待與整合、中和與審美等內(nèi)涵。它是中華文化邁向現(xiàn)代化的最佳選擇,它彰顯著中華文化的現(xiàn)代轉(zhuǎn)生,它使一個多世紀以來關(guān)于中華文化的現(xiàn)代轉(zhuǎn)生由方法論爭轉(zhuǎn)向文化形態(tài)的選擇,使方法論落實到現(xiàn)代理論思維形態(tài)的創(chuàng)新轉(zhuǎn)生上。

  哲學作為求真知的智慧之學,都追尋天地萬物從哪里來的問題。西方的哲學家都要在事物的背后尋找一個本質(zhì)的、本源的東西,這種思維在《新舊約全書》的第一章《創(chuàng)世紀》中就有體現(xiàn)。創(chuàng)造天地萬物和人類的上帝是唯一的,是全知全能的,他是真理的代表,違反他就是謬誤。古希臘的巴門尼德講“存在就是一”,譬如是一個變形的上帝。從西方哲學家的理論思維來看,不管是從柏拉圖的理念到黑格爾的絕對觀念都是這個“一”的延伸,凝聚著人類最高智慧的哲學,竟然是對最簡單的“一”的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講,哲學盡管是愛智慧的結(jié)晶,但是西方哲學最終是求一,即形而上學唯一的本體,這就是導致了其理論思維形態(tài)為二元對立和非此即彼,導致了一種斗爭哲學,而具有排他性、獨裁性。

  中國思想不一樣,中國思想對于天地萬物從哪兒來、人從哪兒來的回應,《國語》上講:“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是說“和”才能生萬物,“同”就不能繼續(xù)下去。怎樣和生萬物?“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苯鹉舅鹜帘M管有矛盾,但可相反相成,有矛盾的事物互相雜合而成百物。中國不是不講水火,也講水火,西方最初也講水火,但是中國并沒有以單一的水或火作為萬物的本原,它是把金木水火土五種不同的、沖突的事物作為其本原,本來水火不容,矛盾對立,但是它能夠相反相成的融合起來,然后產(chǎn)生萬物。中華民族理論思維不講一元,是多元事物的沖突→融合→和合體(新生兒、新事物),而且具有包容性,能海納百川。

  從這個意義上講,中西哲學從源頭上其理論思維就有差分。中國理論思維不講一元,不講單一,而講多元的沖突融合而和合。《周易·系辭》講:“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gòu)精,萬物化生!碧斓亍⒛信顷庩,兩個相互矛盾、對立,但是它們可以互相化合,就像男女、夫婦可以構(gòu)精、結(jié)婚,然后生兒育女,化生萬物。

  中華民族的理論思維是講多元的事物盡管相反,有矛盾,有沖突,但它們能夠融合,然后產(chǎn)生一個新的事物,這就是沖突→融合→和合體(新事物、新生兒的誕生)。其理論思維就具有包容性、和合性,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能以“和為貴”,“和而不同”,而和西方非此即彼的理論思維異趣。

  中華民族尚和合的理論思維,是講多樣事物互相包容、互相融合、厚德載物,能把各種不同的、沖突的事物、思想融合進來,具有寬容性、多元性,而不具有排他性、獨斷性、獨裁性。如印度的佛教傳到中國以后,不是簡單的排斥,而是被中國的思想融合,而成為中國化的佛教。中華民族理論思維是在不斷吸收、容納、和合不同的思想過程中繁榮發(fā)展。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孔子研究院院長)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quán)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quán)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