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孟子看來,“善”是人的一種價值取向,人性天生是平等的,都有趨善的本能,只要經(jīng)過合理引導,就能使人性得到不斷地提升。
人性是個古老的話題,古老到現(xiàn)代人已不愿談?wù),因為表達任何觀點,都能從前人的思想中找到蹤跡。然而,這又是一個時代最需要辨析的問題。人們對人性的共識,直接關(guān)系到對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和運作的認知。共識越多,越容易達成一致的政治主張。政治本身是為了解決人的集體生活而做出的種種嘗試,政治也需對人性的認知,來作為它的思想基礎(chǔ)。
一個顯然的事實是,國家的政治制度和運作必須要有對人性的深刻把握。一旦某個政治理念背離了人性,它最終就會以失敗告終。除了政治,我們要理解一個時代的倫理、教育、法律、宗教等問題,也都涉及人性這個最本質(zhì)的問題。這是社會的核心價值之一,大家共識越多,爭論和分歧就會越少。因為大多社會問題的出現(xiàn),追根溯源,都是因為對人性的認識模糊,或出現(xiàn)了分歧。
儒家當然也十分關(guān)注人性問題,歷代都有過探討。對人性問題談的最少的,倒是孔子。
子貢曾感嘆:“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就是孔子很少說到人性與天道。《論語》中孔子談人性,只有一句“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人性本是相近的,但由于行為習慣的不同,而相遠了?鬃游凑f人性的善惡,只說人性的遠近,是非常客觀的態(tài)度?鬃铀,至少隱含了兩個理念,首先人性是平等的,其次人性是可以塑造的。結(jié)合孔子對“仁”的觀點,能發(fā)現(xiàn)孔子認為人性只要經(jīng)過良好的人文教化,就會變得良善。
孟子是儒家最早大量談?wù)撊诵缘模F(xiàn)在多說孟子認為“人性本善”,這里還是有一點誤解。在《告子》一章中,有很多關(guān)于人性的談?wù)。在談(wù)撝,告子把人性比作杞柳樹與湍急的河水,認為人性本來并沒有什么善惡。但孟子并不這么看,他認為用杞柳樹做杯盤,本身就是順應(yīng)了杞柳的本性,同樣讓人去符合仁義,也并沒有違背人的本性。在用河水比喻人性時,孟子說道,水流的確是沒有向東或向西的定向,難道它沒有向上或向下的定向嗎?人性的趨善,就好像水向低處流一樣。人性沒有不趨善的,水沒有不向下流的。水,拍打它就能飛濺起來,使它高過人的額頭;堵截住水流讓它倒流,就能把水引向高山。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是形勢的改變讓水這樣。人可以讓他做壞事,他本性的改變,也和這個道理一樣。
孟子在這里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前一個“之”應(yīng)為動詞解,有“趨向”的意思。孟子的真實意思是,人性是趨向善的。這從他后面和公都子的對話可以看出,當公都子認為孟子說的就是“人性本善”時,孟子并沒有肯定他的說法,而是說:“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不為善,非才之罪也”。至于從人的天生性情來看,那是可以使它善良的,這就是我說的人性善良的涵義。至于有人不行善事,那不是天生資質(zhì)的原因。
從孟子的論述能看出,他認為人性有一種自然趨向,就是趨向“善”的。這種“趨善”和“性善”有很大不同。孟子更多強調(diào)的是人性的平等,對認為有些人天生性善或天生性惡的觀點,是堅決不認同的。孟子有一段話最能表明這種觀點,他說:舜住在深山中時,在家只與樹石相伴,在外只與鹿豬同游,他和深山野林里的野人沒什么兩樣。但當他聽到一句善言,看到一樁善行時,便開始學習了,那力量就像江河決了口,其勢頭兇猛得沒有什么可以阻擋?梢,像舜這樣的圣人,若無引導,也沒有善的本能。
在孟子看來,“善”是人的一種價值取向,人性天生是平等的,都有趨善的本能,只要經(jīng)過合理引導,就能使人性得到不斷地提升。可以說,正是孟子認為人性是“趨善”的,為人在天地間樹立起了一個高大而鮮明的形象,高揚了人性的尊嚴和價值。孟子對人性“趨善”的認知,使人的尊嚴在傳統(tǒng)社會得以確立,同時使人們自覺地有了一種價值認知。這樣,個體生命的尊嚴才可能制衡政治威權(quán)帶來的損害。
孟子引用過《詩經(jīng)》中的一句話,來表達他對人性的愿望:“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庇冒自捳f就是:上天生育了人類,每樣事物都有其本質(zhì)規(guī)律,人們掌握了這些規(guī)律,就會尊崇美好的德行。這段話與康德在《世界公民觀點之下的普遍歷史觀念》一文中的觀點是何其相像,都認為大自然會讓人類憑借自己的理性,來獲得自己所要的幸;蛎罎M。而人的異化,往往是因為忘記了人性的目的就是追求自由、獨立與理性,這些才是真正的人性之善。 (作者系北京文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