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軍事國際-正文
互利共贏推動亞洲互聯互通
田原//agustinmoreno.com2014-11-27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更多

  

  亞投行的籌建工作目標明確、軌跡清晰、步伐穩(wěn)健、前景光明。有些人將亞投行的成立和未來發(fā)展方向,或無限政治化,或不恰當地加以解讀,均無助于新型國際經濟關系中良性競爭的健康發(fā)展,更無助于亞太地區(qū)互聯互通、共治共榮局面的形成

  日前,印度尼西亞正式簽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籌建備忘錄,成為第22個創(chuàng)始成員國。

  作為全新的區(qū)域多邊開發(fā)機構和亞洲互聯互通平臺,亞投行的籌建工作目標明確、軌跡清晰、步伐穩(wěn)健、前景光明。中方認為,成立亞投行,就是要發(fā)揮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的拉動效應,通過財稅、金融、投資等領域的結構改革來創(chuàng)新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方式;就是要發(fā)揮引領作用、打破流通障礙,通過區(qū)域經濟新一輪大開放、大交流、大融合來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就是要建設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體系,通過提高新興市場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代表性和發(fā)言權來完善全球經濟治理。

  然而,有人認為,美國和日本一直主導亞洲開發(fā)銀行(以下簡稱亞行),因此擔心設立亞投行是中國對美、日主導的現行國際金融秩序發(fā)起挑戰(zhàn),有關國家因考慮到與美日的關系,或暫時放棄參加,或保持觀望態(tài)度。對此,一位媒體人評價得很到位:大國林立,小國眾多,歷史問題復雜,現實矛盾叢生,這似乎注定了亞太地區(qū)任何多邊組織和機構都被打上了政治色彩。事實上,一些國家由于一些技術性原因晚簽或尚未簽署籌建備忘錄不足為奇,關鍵是用事實說話、讓歷史證明。

  一方面,根據亞行自己測算,2010年—2020年,其32個成員所需基礎設施投資將達8.22萬億美元,每年亞洲僅城市基建資金缺口就約達600多億美元,亞洲基建正面臨融資難題。亞行行長中尾武彥近日曾對筆者表示,亞洲基礎設施融資需求僅靠亞行力有不逮,亞行并不反對亞投行的成立,原因是亞行的東盟基礎設施投資基金預計只能達到千億美元規(guī)模,而印尼一國就提出了1600億美元的融資需求,這就迫切需要有新的區(qū)域融資機構來彌補缺口。因總統選舉和政府換屆而錯過“頭班車”的印尼最近加快了參與籌建亞投行的步伐,新總統佐科明確表示“希望讓印尼在該行扮演重要角色”,印尼副總統卡拉則認為“加入亞投行并占股能使印尼受惠”。

  另一方面,中國有龐大的外匯儲備,與區(qū)域內的經濟體聯系密切,對外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經驗豐富。各國早已充分意識到了世界經濟重心轉向亞洲、自身經濟發(fā)展離不開中國這一基本現實,這也是為什么亞投行能得到那么多國家支持的原因。中國財政部早已多次明確表示,未來亞投行的成員并不僅限于簽署備忘錄的這些國家,凡在2015年亞投行章程簽署前進入的國家都將成為亞投行創(chuàng)始成員國。這說明,亞投行秉持的是公開、多元的理念。而有些人將亞投行的成立和未來發(fā)展方向,或無限政治化,或不恰當地加以解讀,均無助于新型國際經濟關系中良性競爭的健康發(fā)展,更無助于亞太地區(qū)互聯互通、共治共榮局面的形成。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仍面臨諸多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亞洲發(fā)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誠如習近平主席所言,一花不是春,孤雁難成行。只要亞洲各經濟體努力樹立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意識,通過亞投行的建設與發(fā)展,共建平等互信、包容和諧的伙伴關系,就能解決亞洲互聯互通建設面臨的融資瓶頸,就能破解區(qū)域經濟合作碎片化風險,就能在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找到新的增長動力,最終形成亞洲乃至世界各國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贏格局。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