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蔡可
古人談讀書多有名言警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當然,讀書的最高目標是得道,“讀書好處心先覺,立雪深時道已傳”,至于“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那更是讓夫子都要喟然嘆服的境界。
這種閱讀理念延續(xù)到今天,學者多有認同,如“閱讀是一種人生方式”(曹文軒),“閱讀已經成為必要的日常生活,成為生命存在的標志”(陳平原)。在這種閱讀理念的引領下,讀書就是深識、深悟、深知。
這種閱讀理念與古典時代的氣質一脈相承,它代表著一種廣闊與自由的精神境界,體現了古典時代的典雅理想。一個人,通過閱讀凝神沉思,感知靈韻;閱讀的資源皆經典,閱讀的姿態(tài)智性而優(yōu)美。
但是,時代在變,似乎我們又很難用這種標準去衡量所有人、覆蓋所有情境,它略顯“高端大氣上檔次”,似乎不那么親民。一個開電梯的女工讀一本《故事會》,一群小學生一起評判同班同學的作文,一個IT宅男在眾多購物網站找到性價比最高的商品,一個困惑的母親在網絡中搜尋轉基因食品到底能不能食用的答案……他們都是現代社會的一分子,是正在或已經接受過義務教育的公民,他們此時此刻的行為,算不算閱讀?
2011年,教育部頒布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將閱讀視為“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經合組織(OECD)舉辦的國際學生評價則指出,提升閱讀素養(yǎng)是“為了實現個人發(fā)展目標,增長知識、發(fā)揮潛能并參與社會活動”。所謂素養(yǎng),更多的是指在具體任務情境中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只有掌握了這種能力,學生的閱讀才能更好地為學習其他知識服務,才能更好地讓他充滿興味地融入社會,滿足未來發(fā)展的需要。我們已經進入信息時代,其主要特征首先是信息的爆炸性增長,其次才是信息環(huán)境。知識早已在“云”端,“眾里尋他”,只需“百度”。此時,更重要的能力是發(fā)現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比獲得知識更為重要;此時,閱讀也不應只是讀懂文章、涵泳品味,還要看重提取、加工、傳遞信息的過程。能否在“大數據”中找到屬于“我”的數據,這是衡量一個人是否適應信息社會的重要標志。
然而,在目前各類語文試題中,例如高考,無論是課標卷還是各省自主命題,基本都延續(xù)著傳統(tǒng)文類閱讀的方法。就目前我國中小學使用的語文教材來看,選文的原則也不外乎經典性、文學性、民族性、時代性,課文編選過于偏重文本而忽略學生的自主實踐,語言文字應用的目標指向了文本,而不是構建學生自己的言語經驗。自1904年語文獨立設科以來,文選型教材一直居主導地位,文本就是學生模仿并需要達到的一個水平標桿。
2001年,教育部實施新課改,將教材的作用定位為“為學習者提供一種學習和建構的資源,為師生對話、共同創(chuàng)造生成性知識搭建平臺,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這種教材觀與之前相比無疑在深化,教材不是法典,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不是游離于學生經驗之外的純書本知識,也不能代替具體的人而獨自承擔起教學設計者與組織者的角色。借助這樣的教材觀念,學生的閱讀才能真正勾連起日常的語言生活,體現出作為一個人的成長。
不同的教材觀生成了不同的教學關系,優(yōu)秀的教師能夠對教材的絕對權威去魅,面對復雜多變的教育情境及時增刪、延展固有觀念,拓展課程資源,創(chuàng)造出一種師生對話的氛圍,設計出更多的活動方式,使我們的教學更加鮮活生動。這種專業(yè)自主不僅是課改賦予的權利,也是教師教學生活的內在追求。在這種觀念下,一些學校的閱讀活動方式也漸漸變得豐富多元。
在中小學領域,改革意識比較超前的學校,大多是對國家教材突破較大的學校,閱讀不只是“看書”,有的學校有專門的閱讀課程,有的學校已經突破了學科型課程的框架走向活動型課程。像過去常見的黑板報、課本劇、辯論賽、文學社團,以及現在漸漸流行的小科研論文撰寫、探究性學習、網絡協同學習等,不斷刷新著閱讀的觀念。但是,盡管一些學校在語文或是閱讀課程開發(fā)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作為全局領域的影響力卻未彰顯,既沒有機會為考試評價改革提供教學樣本,也很少能和各類民間組織舉辦的豐富的學生閱讀活動相呼應。
真正有效的閱讀教學不應該只關注提供哪些文本給學生,不是我們“想”讓他們學習哪些知識,學生閱讀的起點應是他們在成長中將要遇到和解決哪些問題。因此,閱讀必須打通生活,提升生活閱讀能力,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要求。按照學習科學的觀念,學習就是建立“連接”,學習者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分析自己的問題,在多元的對話中創(chuàng)生出新意義,進而選擇信息并解決問題。從這個角度思考閱讀,我們會發(fā)現,信息時代的閱讀必須創(chuàng)設合適的閱讀活動“形式”,將關注文本轉向關注學生,因此“形式”也將成為重要的內容。
。ㄗ髡呦凳锥紟煼洞髮W教育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