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要沾滿了銅臭氣;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于精神快樂。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于精神快樂;藝術家應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文化化人,藝術養(yǎng)心,重在引領,貴在自覺。重視文化軟實力,就是要重視文學藝術養(yǎng)心、怡情、悅性的重要作用。藝術是提高精神境界的,不能止于養(yǎng)眼;我們不反對養(yǎng)眼,但好的養(yǎng)眼作品應該從視聽快感升華為精神美感,進而養(yǎng)心。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tǒng)一的文藝作品,才是“有品”的佳作。
隨著商業(yè)社會的形成與新媒體的崛起,藝術創(chuàng)作、演出的“快餐化”與“消費化”日趨加重,宣示崇高理想、塑造高尚人格、弘揚偉大精神、展示美好心靈的審美創(chuàng)造,不但淪為蒼白的口號與空泛的形式,而且就連幽默中的清透、滑稽里的智性、俏皮中的警醒,也日益被娛樂時尚的追逐和聲光感官的刺激所代替。文藝界的一些人隨波逐流,以純“娛樂”的心理與姿態(tài)從事創(chuàng)演。當前文藝作品內容生產的段子化、雜;、拼貼化、感官化現(xiàn)象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迎合市場與討好受眾的商品化的文藝作品尤其是影視作品,每年的生產量大得驚人,但能夠公映面世的卻少得驚人;傳媒制造的畸形壟斷與播出審查的制度陳舊,進一步助長了當代文藝生態(tài)的惡化。國內文藝界把大量精力和財力投入到文化的市場化運營中去,事前、事中毫不吝惜傳媒造勢的鋪張,卻對文藝作品的內容生產草草應付;在內容生產上,專心于利潤的最大化甚至不惜大量地“惡插”廣告,卻對基于現(xiàn)實的精神現(xiàn)象熟視無睹,甚至以媚俗、低俗、惡俗為榮。
顯而易見,在經濟全球化日漸深入、高科技與現(xiàn)代傳媒的強強聯(lián)手下,國內文藝作品的喜劇性迅速被娛樂性和身體快感所裹挾,喜劇性噱頭滿天飛但喜劇精神基本淪喪。錢鐘書先生曾說,幽默當然用笑來發(fā)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著幽默。表層性的快樂常常充滿笑語喧嘩的情緒,而深層次的快感卻常常擁有默默無語的情感。美學思考的缺失、狂歡意識的扭曲、審美正義的虛位以及身體美學生理化、快感美學時尚化,完全取代了真正的喜劇精神;智性的幽默被熱鬧的忽悠所取代,喜劇的嚴肅能量被色情的粗俗段子所取代。毫不夸張地說,當前國內的文藝發(fā)展面臨整體的危機,文藝創(chuàng)演往往打著“觀眾的需求就是我們的追求”的民粹主義旗號,呈現(xiàn)出較普遍性的精神軟骨病與謀財瘋狂癥癥候?傊M主義沖擊下的文藝生態(tài)嚴重失衡、審美倫理深度失范,文化正義成為時代難題。低俗、媚俗、庸俗的品味和一些極不健康的文化內容,在市場至上、利潤第一的理念引導下,甚至已成為一些大眾傳播平臺的主動選擇。
“有品”的文藝,應該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在當下,比任何時候都要強調,文化要化人,不是化錢;藝術要養(yǎng)心,不光是養(yǎng)眼;鑒賞要引導,不是迎合。文藝批評是文藝創(chuàng)演的鏡子,是療治不良創(chuàng)作癥候的良藥,是引導文藝創(chuàng)演多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重要力量。繁榮文藝創(chuàng)作,離不開文藝批評的健康發(fā)展,文藝批評理應發(fā)揮文化引領作用。(作者系華東政法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