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理論頻道社會關注-正文
價值哲學研究的問題域
晏輝//agustinmoreno.com2014-04-16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更多

  

  包括西方在內(nèi),價值哲學是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建構而逐漸發(fā)展和完善起來的,它是對人類如何創(chuàng)造價值、享用價值,怎樣進行價值思維的哲學沉思。這種沉思本身,是對價值哲學研究什么的確定和確證。只有勘定價值哲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邊界,價值哲學才會獲得合法性和合理性。

  價值哲學的使命和命運注定要和現(xiàn)代性問題糾結在一起。筆者以為,在現(xiàn)代性語境下,對價值哲學而言,有兩個基礎問題、五個核心問題是價值哲學研究務必關注的問題,因為它們呈現(xiàn)了現(xiàn)代性最為本質(zhì)的方面。

  基礎問題。(1)資本的世界運行邏輯及其人類后果。馬克思說,資本是集體的產(chǎn)物,它只有通過社會許多成員的共同活動,而且歸根到底只有通過全體成員的共同活動,才能被運用起來。對資本運行邏輯的哲學沉思是價值哲學把握現(xiàn)代性的方式之一。資本是人類能夠找到的借以創(chuàng)造價值和享用價值的方式,作為一種流動的貨幣,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設置,資本乃是悖論式的存在,其在給人類帶來極大財富,從根本上拓展了人們的交往領域和生活空間的同時,又造成了諸多價值問題。資本的宿命就是增值,就是追求收益最大化,于是一種物質(zhì)主義、效用主義、后果主義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滲透到政策、制度以及日常行為中。唯其資本是超越于物之上的一般等價物,才可以打破地域限制,沖破民族藩籬,在世界范圍內(nèi)通行有效。然而,資本可以分解一切又可以合成一切的神奇功效,可以抹平文化差異的特異功能,極有可能使現(xiàn)代化的上游國家對后發(fā)和不發(fā)達國家進行經(jīng)濟操控、政治同化和文化殖民。而這一切通常是在自愿和半自愿的經(jīng)濟合作與政治互信中完成的。(2)社會正義問題。資本的運行邏輯為每一個有理性存在者提供了自由進入市場的條件和機會,但事實上,只有那些預先擁有資本的人群才可以自由進入。當原始資本的積累和資本的原始積累基本完成以后,一種非對等的雙向流動就開始了。一種是社會資源快速流向資本擁有者,而被積累起來的資本又使得資本擁有者獲得為其他社會成員所不具有的優(yōu)先性和優(yōu)益性。另一種是風險與代價向邊緣和弱勢群體流動。除了那些不得不共同承擔的風險如環(huán)境污染、草原沙化、耕地退化等之外,資本擁有者還會轉移、轉嫁風險于他者。于是,一種全面的不正義就會在世界范圍內(nèi)展開。

  如果說,資本的運行邏輯所造成的不公正構成了現(xiàn)代性的基礎性問題,那么根本性的問題則是關涉于人的哲學問題,它們共同構成了價值哲學的問題域。

  核心問題。(1)在“自我”與“他者”之間。黑格爾說,如果稍微更仔細地考察精神,那我們就發(fā)現(xiàn)精神的最初和最簡單的規(guī)定就是:精神是自我。自我是一個完全簡單的東西,普遍的東西。當我們說自我時,我們想到的大致是一個個別的東西;但因為每個人都是自我,所以我們只是說出了某種完全普遍的東西。自我意識的生成與強化,使得每個人在價值論上都視自己為最重要。然而,這種存在論、觀念論與價值論三位一體意義上的“自我”,僅是向“我”而言、向“我”而行的事情,尚未得到他者的確證和認同,尚未在各種“自我”間性中得到認可,因此此時的“自我”必定是主觀的、孤獨的,甚至是任性的。然而,每個人如欲生活得好,就必須消滅任性,走出孤獨,被普遍性約束了的個別性才是合理的。(2)在“自律”與“他律”之間。在道德哲學的意義上,按照康德的理解,以追求行為的正當性為直接目的的行為才是道德的,是定言命令;把行為作為達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則是非道德的,是假言命令。而在我們的日常理解中,“自律”是行動者自愿做應當做的事情,而“他律”則是出于對外在的譴責和懲戒的恐懼才去做或不做。對每個人和社會而言重要的是,行動者只有出于對先天實踐法則的意識,在善良意志的促發(fā)下,在實踐理性的支撐下,一種“應當”的行為才是可能的,也才可能是必然的。(3)在“德性之美”與“城邦之善”之間。每個人的德性構成良序社會的必要條件,由無德之人構成的社會一定是失序或無序的,但由有德之人卻未必構成一個良序的社會。從“德性之美”到“城邦之善”,尚需諸多環(huán)節(jié),其中最為重要的則是合理的制度與體制,以及對制度的操行。(4)在“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之間。任一社會的發(fā)展與完善都必須以正確的社會理論和社會觀念為指導。理論理性的使命即在于構建一個自足、自恰的理論體系,而這個思想邏輯必須是歷史邏輯的哲學把握方式。理論理性作為沉思,指明給人們的是一個事物“是其所是”的東西。亞里士多德指出,就其自身的思想,是關于就其自身為最善的東西而思想,最高層次的思想,是以至善為對象的思想。理論理性的目的即在于澄明這種至善并指明給人們看。然而把這種澄明和指明變成現(xiàn)實的運動,必須依靠實踐理性。實踐理性所能做的,即是那種因我們的行動而成的事情。如果說理論理性的旨趣在于追問,那么實踐理性的使命則在于追求,追求一種整體上的好生活。(5)在“心靈秩序”與“好生活”之間。一種整體上的好生活既相關于一個良序的社會,更相關于個人的健康人格和價值追求。健康人格由兩個和諧的組合構成。從元素說,健康人格由信、知、情、意四個元素組成;從要素說,健康人格表現(xiàn)為靈魂的和諧。而在生活實踐的意義上,一種整體上的好生活乃是擁有健康人格的人能夠正確處理如下幾種關系:三種善之間的關系——身體之善是基礎,外在之善是條件,靈魂之善是根本。財富與幸福的關系,創(chuàng)造財富是能力,體驗幸福更是能力。為己與利他的關系,只有有益于他人和社會的人才是完整的人。幸福是合于德性的實現(xiàn)活動。只有每個人身心和諧,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才有可能。

  中國價值哲學的學科使命和歷史責任決定了它要起于基礎問題、中介于核心問題的探究而達于促進社會進步和人的發(fā)展的價值訴求。這個訴求在于通過對轉型中國的重大價值問題的討論,提供中國改革的世界經(jīng)驗。

 。ㄗ髡邌挝唬罕本⿴煼洞髮W哲學與社會學學院)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