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本期主題
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把我們帶入了微交往、微傳播和信息微循環(huán)的時代,為“微文化”插上了飛速發(fā)展的翅膀。日前,首都師范大學文化研究院與民進中央文化藝術委員會共同主辦的“微時代微文化”學術研討會召開,2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研討會,就“微文化”與生活方式、文化消費、社會治理、知識傳承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與會學者認為,中國社會正在經(jīng)歷深刻轉(zhuǎn)型,信息生產(chǎn)和傳播方式的變化給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研究“微文化”現(xiàn)象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也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本期《論苑》摘登部分專家發(fā)言,期待更多的人共同關注思考“微時代微文化”。
泛傳播時代的微文化
在數(shù)字化、互聯(lián)網(wǎng)、泛傳播的大背景下,微博、微信、微視頻、微電影風行。從微傳播影響到微信息,微信息影響到微文化,微文化影響到微生活,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信息對我們的生活改變?nèi)绱司薮蟆=衲?1月11日所謂的“雙十一”光棍節(jié),淘寶僅僅用24小時創(chuàng)造了350.19億的交易額。這僅僅是微經(jīng)濟的一個例子,微文化的影響實際上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微”文化和傳播的出現(xiàn)都是基于一項基本技術——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這個改變了過去傳播形態(tài)的技術,由過去的點對面的線性傳播方式轉(zhuǎn)換為點對點的網(wǎng)狀傳播方式。點對點的網(wǎng)狀傳播方式兼具信息的集聚和放大、過濾和整理、傳播和接受的功能,深刻地改變了信息傳播的規(guī)律,促成了通訊和媒體的社會化或者說社交化。每一個人都是信息的傳播者和接受者,并通過各自的社會化圈子進行網(wǎng)狀擴散,微信息也因而可以創(chuàng)造出信息沖擊波。一曲“江南style”刮起全球風就是典型案例。
媒介與生活的合二為一使微信息深深地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我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來沒有任何時代像現(xiàn)在這樣,媒介影響和決定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我們稱之為“泛傳播”的時代特點,帶來了微文化的三個值得重視的現(xiàn)象。
第一,去中心性的社交化和文化的“部落化”。所有的微文化都有社交的特點,通過社交才能傳播和流行,比如微信、微博等。社交化促使新的超越地理空間的虛擬部落的形成。這些部落有較強信息共享性和認同緊密性,他們可能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沒有共同的空間位置,只因玩同一款游戲,或從小看同一部動畫片而成為這個部落的成員。這樣就帶來了社會的多元與分化,這種多元與分化使得我們在對青少年進行教育和社會化認同建構的時候,面臨著新的值得研究的課題。虛擬世界與現(xiàn)實生活的關聯(lián)變得日益緊密。
第二,文化的民主化和草根化。微文化脫離了文化的精英性,削平了文化的專業(yè)門檻,幾乎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傳播者。這種草根化往往會呈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反智化傾向,從而對知識的傳承和文明體系構成極大的挑戰(zhàn)。一方面,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話語表達空間和能力,但另一方面,這些知識的體系性和理性化程度都會降低,這使得我們通過傳統(tǒng)知識體整合社會時將會面臨極大困難。微文化填滿了年輕人的生活,占去了年輕人系統(tǒng)讀書和求知的時間。反智化傾向?qū)χR的傳承、理性精神的建構、群落對立的協(xié)商提出了新的考驗。
第三,文化的碎片化和快餐化。喜劇、段子、圖片、動漫、140字以內(nèi)的短文、心靈雞湯、名言警句,這些微文化的“微”體現(xiàn),的確消解著文化的整體性、厚重性,甚至嚴肅性,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文化知識的累積和傳承。將來的年輕人如何學習,我們?nèi)绾卧u價年輕人的能力,我們?nèi)绾谓鉀Q傳承與創(chuàng)新之間的關系,都是需要重新思考的問題。
微文化改變著文化生態(tài),而且這種改變?nèi)绱蒜Р患胺。一方面,我們不必對微文化的出現(xiàn)痛心疾首或不屑一顧;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嚴肅研究分析微文化對社會整合、教育傳承、知識創(chuàng)新可能帶來的影響。也許,我們現(xiàn)在還很難對微文化現(xiàn)象做結論性的解釋,但我們理應對這一文化現(xiàn)象的流行給予更多的關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尹 鴻)
微文化及其二重性
我想從與“微”有關的兩件事開始我的討論。第一個“微”事件發(fā)生在2005年底至2006年初,武漢青年胡戈以自創(chuàng)的微電影《一個饅頭引發(fā)的血案》對大導演陳凱歌執(zhí)導的《無極》展開了無情的嘲諷,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的傳播而導致《無極》的公映變得有些狼狽。這是微電影成功抗擊大電影的一個有名實例。
第二個“微”事件發(fā)生在今年年中,電影《天機:富春山居圖》一公映,很快受到潮水般涌來的網(wǎng)絡微影評的重創(chuàng):“這真的叫電影嗎?”“電影院里吐槽聲一浪高過一浪,鄰座都成了好朋友,大家都樂壞了!薄皭鬯,就帶她去看《天機·富春山居圖》,恨她,更應該帶她去看《富春山居圖》!本W(wǎng)友們表達了他們觀影后的各種不滿情緒。
這兩個“微”事件都有個共同點:以微作品抗擊或打敗大作品。這不禁讓我由微作品想到了微文化。微文化之微,本意為隱行,就是隱秘地行走,帶有細小、衰落、精妙、隱匿等意思。
在我看來,微文化在當前具有明顯的二重性特征。這里的二重性,是指微文化具有輔助性與主導性兼?zhèn)涞奶匦,而這兩種特性恰好又是相互對立的。輔助性,是說微文化一詞首先是以文化或大文化的存在為前提的,是依賴于文化的存在才存在的。微文化終究是一個輔助性概念,無法獨撐文化領域。
但是,另一方面,從微文化概念的社會普及面及其影響力來看,它似乎又顯露出以小搏大、以微為大的強勁沖擊力,從而大有成為主導性文化的趨向。比如前面提及的兩個微事件。這樣一來,微文化也會顯示出某些主導性來。
于是,可以看到微文化中存在的相互對立的二重性特點,既以輔助性文化的方式存在,又能釋放出主導文化的沖擊力,這兩者常常相互交融。如果你認為它只是輔助性文化,那么很可能會導致你無視它對主導文化的強大沖擊力;而如果你直接用它去取代主導文化,那么它很可能又會無法承受主導文化職責之重量。
如此看來,并非所有的微文化都是有價值的,正像并非所有的大文化都有價值一樣。微文化不應微而淺薄,而應指向微而深厚,或者指向?qū)ι詈竦奈幕瘍r值的探索與認同。大文化也不應大而空、大而無當,而應當大而實、大而真。在這個意義上,微文化的存在對于大文化的健康發(fā)展總是一種必要的平衡力量、警示力量。(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王一川)
微電影傳播與青年文化建構
作為一種獨立藝術形態(tài)的微電影誕生于2010年下半年,在2011年到2012年之間,有關微電影的一些最早的學理概念界定開始出現(xiàn)。
這些界定一般提出,微電影具有“三微”特征:包括“微播出時長”“微制作周期”和“微投資規(guī)!。但實質(zhì)上,真正能夠賦予微電影以劃時代意義的,卻恰恰是“第四微”——“微平臺傳播”。這種“微平臺傳播”的特征,可以概括為“傳播內(nèi)容的碎片化,傳播行為的去中心化,傳播頻率的幾何級數(shù)化,傳播架構的超級鏈接化”。
正是“微平臺傳播”的這一特質(zhì),賦予了微電影代表全球化時代文化精神的能量,也賦予了微電影彰顯人類社會文化傳播范式重要變革的價值。
據(jù)了解,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國網(wǎng)絡視頻用戶的數(shù)量已經(jīng)增至3.72億,年增長率達14.5%,尤其是手機視頻用戶已經(jīng)達到1.34億,環(huán)比增幅達到42%。所以,也許從今天來看,微電影剛剛誕生,美學上還很幼稚,市場上還很弱小,但由于它高度契合了“互動視頻時代”,它將會擁有非常廣闊的未來。
21世紀初的幾部微視頻作品,如《一個饅頭引發(fā)的血案》《春運帝國》等,表達了“80后”一代在文化上的獨立愿望——包括對中國社會獨特而鮮活的感知,以及建立新生代文化身份的強烈訴求等。
那么,微電影在當下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引導和建構當代青年文化的途徑。所以我們應該在大學生,甚至在高中生中間推廣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傳媒藝術實踐課程。
首先,微電影與當代年輕人有著天然的親近性。在藝術話語上,它的短小精悍十分適應“80后”“90后”乃至“00后”的心理節(jié)奏,它的偏重后現(xiàn)代美學的風格也十分適合年輕人的審美趣味。如以北京為代表的中國大城市進入“微時代”的時間與其他世界城市是沒有差距的,所以微電影在傳播當代中國文化方面具有巨大潛力——有利于塑造中國青春、時尚、富有活力和親和力的形象,有利于在世界范圍內(nèi)培養(yǎng)熱愛中國文化的青年受眾。
所以,微電影不僅是一種自足的藝術形態(tài),它更應該被發(fā)展成為一個參與性事件,一種對外傳播途徑,一個世界性的公共領域。微電影應該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當代青年中傳承的一種重要手段。
從政策方面,政府不僅應給予青年微電影創(chuàng)作以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包括設立專項基金、支持嚴肅賽事、避免過度商業(yè)化、鼓勵國際交流等等,而且更應從設立專門試點入手,將微電影當做“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一種重要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微電影創(chuàng)作與傳播過程中體驗當代傳媒藝術的美學特色、文化特色、制作流程和傳播途徑,從而更好地理解大眾傳媒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關系,更好地理解新媒體環(huán)境條件下世界圖景的生產(chǎn)過程。(首都師范大學文化研究院 蓋 琪)
理解微時代的微文化
今天,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微時代”。微博、微信、微電影、微小說、微媒體、微廣告、微支付、微信用、微管理、微投資、微生活……所有這些以去中心化、動態(tài)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時化為特征的新興的傳播方式、文化形態(tài)乃至經(jīng)濟活動形態(tài)、日常生活形態(tài),已經(jīng)在潛移默化間深刻影響了我們的時代。
首先,“微”已成為時代文化關鍵詞。
曾幾何時,我們的文化是以大為特征、以大相標榜的。我們創(chuàng)造了大城市、大工廠、大煙囪、大流水線、大廣場、大廈……可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忍受大污染、大擁堵等等?梢哉f,對于“大”的迷戀在很大程度上是現(xiàn)代問題的癥結所在。
與此同時,信息社會的來臨卻讓我們發(fā)現(xiàn)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首先是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把我們帶入了微交往、微傳播和信息微循環(huán)時代,為微文化插上了飛速發(fā)展的翅膀。隨著這種技術向社會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其他領域的滲透,我們逐漸體會到,“微”和“小”其實是一種更親切、隨和、靈活、更個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樣態(tài)和文化風格。
其次,“微文化”透露轉(zhuǎn)型信息。站在這個從現(xiàn)代性到后現(xiàn)代性的歷史性轉(zhuǎn)型的高度看,“微”不僅是一種傳播技術和傳播方式,也是一種文化理想和審美理想,更標志著我們這個時代的轉(zhuǎn)型。
在微時代,權利更加分散,微技術使得真正的“草根”更加便捷地參與社會。微時代的經(jīng)濟更加尊重每一個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它提供的服務更加體貼入微。
“微時代的文化”眾聲喧嘩,張揚個性,它是一種平民文化、草根文化,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由于低門檻和便捷所帶來的信息生產(chǎn)和傳播的自主性。同時,它還打破了傳統(tǒng)廣播、電視等信息單向流動的特點,打破了信息的傳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實現(xiàn)了信息的充分交流、互動和對話,建構了一個新型的公共空間。
微文化也是一種充滿青春朝氣的生動活潑的文化。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產(chǎn)和傳播方式日新月異的時代,微文化已經(jīng)成為青年的天堂,青年成為微文化的主力軍。
再次,微時代面臨著機遇和挑戰(zhàn)。
當然,微時代并不是一個新的烏托邦,微文化也絕非完美無缺。微技術在方便信息發(fā)布的同時,也制造出大量的信息垃圾、瞬間信息,并使謠言的傳播更加容易。它在擴大信息交流、拒絕信息自上而下灌輸?shù)耐瑫r,也造成了人際交往的部落化、江湖化和小圈子化,使得大規(guī)模的社會整合、大規(guī)模的社會共識的達成變得更加困難。最后,被消費主義裹挾的微生活可能使我們過度迷戀私人生活中的“小物件”“小玩意”,從而喪失了現(xiàn)代公民所應該具備的責任、理想、視野和胸懷。
所有由“微”帶來的這一切,都為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門提供了新的機遇,也使他們面臨新的挑戰(zhàn)。只有充分認識微時代微文化的特征,充分肯定它們的積極意義,同時充分警惕其消極后果,我們的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才能更加有效,我們的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研究才能與時俱進。(首都師范大學文化研究院 陶東風)
微文化的四個趨勢
首先,生產(chǎn)工具趨于“微小”。具體而言,微文化是以手機和電腦為基礎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文化。
電腦不僅吞沒和席卷其他的通訊和娛樂機器,同時,它也改變了自己的物質(zhì)形態(tài)。剛開始,一個顯示器和一個笨重的主機盒子組裝的電腦,它和人保持著距離,成為人的一個客體;接下來是可攜帶的移動電腦,它是人的一個親密伴侶;現(xiàn)在有手掌中的手機電腦,它是人的一個新“器官”,這是電腦最新的進化,一個打破了手機和電腦界限的奇妙機器。作為微文化的載體的機器,本身也越來越小。
其次,信息趨于“微小”。如今,一切都被信息化了。所有的東西都獲得了信息的地位。再微不足道的東西都可以轉(zhuǎn)換成一個信息。電腦(手機)作為機器,生產(chǎn)和消費的都是信息。盡管信息的生產(chǎn)和消費由來已久,但是,電腦的信息概念則完全不同。
對于電腦而言,信息可以被所有人生產(chǎn),也可以被所有人消費。最主要的是,使用電腦意味著一切都可以被信息化,連隱私也可以被信息化。人們可以將一切,不僅是外部世界的一切,也可以是自我的一切,以電腦的方式信息化,并且將信息“微小”化。
所有發(fā)生之事、所有瑣碎之事、所有現(xiàn)存之物都可以被電腦轉(zhuǎn)化為信息;相對的,所有未發(fā)生之事、所有可以想象之物、所有虛構之物,同樣可以借助電腦轉(zhuǎn)化為信息。電腦可以將一切,將可見的和不可見的,將現(xiàn)實的和非現(xiàn)實的,進行信息化的處理,它將整個世界進行了非物質(zhì)化的生產(chǎn),它將世界生產(chǎn)為信息。
再次,使用者趨于“微小”。機器以前是成年人的使用對象,現(xiàn)在,孩童們開始大規(guī)模地使用和消費機器了。機器是一種新的玩具,幾乎所有的孩子對這些玩具機器都能無師自通,并且還可以作為父母的教師。從孩提時代開始就和機器打交道,人的一生終將和機器形成一個裝置。
最重要的是,孩子們的玩具開始發(fā)生了一個重大的變化。最初的孩子的玩具對象是泥土,接下來的對象是各種擬人化的娃娃或者汽車。現(xiàn)在,重要的玩具對象都是ipad。成年人的玩具和孩童的玩具一體化了,人們會發(fā)現(xiàn),父母和孩子爭搶ipad或者手機的情況并不少見。
最后,生活趨于碎片化。人們的日常生活被切成了微小的碎片。碎片并不是現(xiàn)在發(fā)生的,大機器的時代已經(jīng)導致了碎片化的生活。但是,今天的碎片化生活有不同的形式。以前人們被大的工廠機器所控制,人們是車間流水線上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機器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人們被機器撕成了碎片;現(xiàn)在,人們是無限信息流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人們被各種各樣的信息撕成碎片。一旦成為碎片,一旦沉浸在娛樂之中,一旦過于沉浸在當下的枝節(jié)和瑣細之中,人們就會缺少總體性的視野,缺乏超越性的懷疑精神。或許,這正是目前全球范圍內(nèi)大師匱乏的一個重要原因。(首都師范大學文化研究院 汪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