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文史縱橫-正文
文化軟實力研究需尋求共識的幾個問題
張國祚//agustinmoreno.com2014-11-19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更多

  

  談到中國文化軟實力發(fā)展與研究,人們首先會問:什么是“文化軟實力”?為什么要強調“中國文化軟實力”?中國文化軟實力同美國人所講的軟實力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下力氣發(fā)展和研究文化軟實力?為什么要加強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等等。迄今為止,學界對上述問題的回答往往是見仁見智。本文想針對上述一些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以尋求更大的共識。

  “軟實力”是指一切無形的、難以量化的、表現為精神思想文化影響的力量。“軟實力”是相對于“硬實力”而言的:“硬實力”是指一切有形的、可以計量的、表現為物質力量的實力。“軟實力”這個概念是美國學者約瑟夫·奈最先提出的。上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保羅·肯尼迪在自己的名著《大國的興衰》中認為,美國將因迷信武力、經濟過度負載而走向衰落。約瑟夫·奈不同意這種觀點,他認為美國除軍事和經濟等硬實力外,還有文化、價值觀、制度等軟實力優(yōu)勢,將會繼續(xù)稱霸世界。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兩極格局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跌落谷底,而美國則一霸獨強。在約瑟夫·奈看來,這一世界格局的形成,也得益于美國的軟實力。他把軟實力界定為文化的吸引力、制度的吸引力和掌握國際話語權的能力,認為美國就是通過軟實力使別的國家跟著美國走;美國的軟實力使美國“注定領導世界”。但是,對于什么是軟實力,約瑟夫·奈僅僅從國際戰(zhàn)略的角度加以闡釋,并沒有給出清晰明確的定義。

  “文化軟實力”凸顯“軟實力”的本質屬性,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概括。在我們看來,硬實力與物質實體密切相關,軟實力則與精神文化密切相關。因此,我們不是一般地談論“軟實力”,而是強調“文化軟實力”。黨的十七大明確指出:“文化軟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边@樣強調的意義主要有兩點:一是突出了“文化”在軟實力中的核心地位,文化在軟實力中處于“靈魂”和“經緯”的地位,而不是像約瑟夫·奈那樣把文化僅僅看成是軟實力中的一個方面;二是突出了“軟實力”在綜合國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涵蓋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與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而不是像約瑟夫·奈那樣僅僅把軟實力作為外交戰(zhàn)略和國際權謀的手段。

  文化軟實力一旦衰落就會有亡黨亡國的危險。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越來越多的國家,特別是大國,在大力發(fā)展物質硬實力的同時,無不越來越重視文化軟實力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將其納入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顏色革命”等事例證明,文化軟實力關乎民族興衰、國家強弱、政黨存亡、人民安危。而文化軟實力中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尤其重要。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意識形態(tài)工作,關系黨的前途命運,關系國家長治久安,關系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果依然認為“文化軟實力發(fā)展的研究應立足我國文化理論體系的構建”,那多少有點書生氣。

  對文化軟實力現狀,重在研究發(fā)展態(tài)勢及其成因與對策?疾煳幕泴嵙ρ芯浚到y梳理以往關于文化軟實力的研究狀況,概括成果、分析進展、查找不足、提出深化拓展研究的對策建議。關于文化軟實力發(fā)展現狀的研究,難度是比較大的。因為以往的研究基礎很薄弱,無論哪個領域,都缺少現成的數據。特別是由于文化軟實力的“無形”“難以計量”和見仁見智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對文化軟實力發(fā)展現狀進行定量研究和評價也非常困難,甚至在可預見的將來,我們都難于對我國文化軟實力做出全方位的精確評價。有鑒于此,我們只能先對影響我國當代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綜合國力提升的若干重要文化軟實力領域進行比較深入的調查研究,以便于總結經驗、發(fā)現問題、提出對策、推動發(fā)展,為未來向更多文化軟實力領域延伸打下基礎。

  雖然事關中國文化軟實力發(fā)展的相關工作早已有之,但從軟實力的角度進行研究則剛剛起步,要循序漸進,不可能一蹴而就。無論是決策部門,還是研究單位,其實證性調研資料都十分缺乏,絕大多數部門和單位的相關信息儲備都是空白。即便抓主要矛盾,選重點領域做考察、評價的研究選項,也不可能大范圍鋪開、全面評價,只能循序漸進、逐步積累。一旦開始研究,就應該以準確為前提,從易做起,由點到面,由局部到總體,由靜態(tài)到動態(tài),認認真真,踏踏實實,進行追蹤研究,逐步推進。經過若干年的努力,建立起中國文化軟實力系統、完備、滾動、開放的數據庫,為各有關研究單位提供權威可靠的研究數據,并在此基礎上為各級政府提供推動文化軟實力發(fā)展的決策咨詢報告。這方面的實證研究的工作量非常大,涉及領域之寬、部門之多、問題之復雜、評價標準之難定都是前所未有的。

  文化軟實力研究與評價要堅持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原則。由于文化軟實力的“無形”和“難以計量”,且具有復雜的內涵,所以完全量化研究,既不可取,也不可能。但是,必須看到,定量與定性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一門學科只有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能在研究的質上產生飛躍。對于定量研究,什么是“成功使用”?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發(fā)展的概念。概括地說,就是在現有的認識水平上,當用則用,而且用得合理,恰到好處,可以使復雜的推理論證變得簡潔明快、一目了然,令人信服。因此,為了科學考察中國文化軟實力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在進行深入的定性研究的同時,也要探索構造相應的數學評價模型,使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得益彰。(作者系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本文系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報告建設項目“中國文化軟實力發(fā)展報告”[項目批準號:11JBG01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