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理論頻道科教天地-正文
中國政治學研究新時代的到來
//agustinmoreno.com2014-06-30來源:文匯報
分享到:更多

  

  □劉世軍

  社會科學的每一次跳躍都是社會實踐進步在理論上的提煉和升華。中國政治實踐的發(fā)展進步,也必將推動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獲得新的繁榮發(fā)展。今年2月17日,習近平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發(fā)表的關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講話(以下簡稱《二月講話》),闡發(fā)了社會主義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若干重大問題。這篇講話對中國政治學理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具有重要的開啟性意義,以《二月講話》的發(fā)表為標志,一個政治學研究的新時代已經(jīng)到來。

  新綜合時代

  在以往的馬克思主義論著中,社會主義社會的國家治理體系應該如何建構、治理能力應該如何提升,并沒有成為獨立的重大主題來專門探討,這種理論上的薄弱乃至空白,給社會主義的發(fā)展帶來極大損失和沉痛教訓。且不說巴黎公社的曇花一現(xiàn),即便是曾經(jīng)被社會主義國家看作模式的蘇聯(lián)也在無奈中解體。

  從歷史和實踐中汲取思想的靈感,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獲得進步的重要途徑;赝袊R克思主義發(fā)展的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用廣闊的世界歷史眼光來審視國家治理問題,是其最鮮明的特色!抖轮v話》指出,“縱觀社會主義從誕生到現(xiàn)在的歷史過程,怎樣治理社會主義社會這樣的全新社會,在以往的世界社會主義實踐中沒有解決得很好”,“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有多方面原因,沒有形成有效的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進而提出,“古往今來,大多數(shù)社會動蕩、政權更迭,原因最終可以歸結為沒有形成有效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顯然,這里是把國家治理問題放到社會主義500年發(fā)展史乃至人類社會政治興衰的長時段來認識和分析。自從國家誕生以來,國家治理就是一個永恒主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治理當然是一個包含著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生態(tài)、安全等多項內容的綜合概念,不過國家治理首先應該屬于政治學研究的領地,這一點無可置疑。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學研究的成果可謂汗牛充棟,近年來單就治理問題的研究著述可謂洋洋大觀,但還沒有人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戰(zhàn)略意義強調得如此重大,也沒有人把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論述得如此清晰,更沒有人把兩者作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總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深入闡發(fā)。以習近平同志的這篇講話為發(fā)端,中國的政治學研究必將有一個新的開啟和新的轉向,這個轉向最集中的體現(xiàn)或許就是政治學研究新的綜合時代的到來,這就意味著,中國的政治學研究應毫不遲疑地把政治體制改革的研究放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完善、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中來推進。同樣可以預見的是,政治學的封閉狀態(tài)必將因此而被打破,政治學與經(jīng)濟學、法學、社會學、管理學、哲學、歷史學等學科會發(fā)生新的聯(lián)姻,政治學新綜合研究時代即將到來。

  新主題新方向

  伴隨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中國政治學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蔚為壯觀的學術景致。1980年8月18日,鄧小平同志發(fā)表了著名的關于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的重要講話,以這篇講話為發(fā)端,政治學研究迎來自己的輝煌日出。從“起步”、“補課”到奮起直追,從譯介消化國外成果到創(chuàng)新發(fā)展我們自己的理論,這門年輕學科的青春和朝氣被改革實踐激活。深入研究政治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價值取向、目標設計、路徑選擇,深入研究黨政關系、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民主與法制的關系、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關系,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的關系,深入研究政府與企業(yè)的關系、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為政治體制改革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成為政治學30多年發(fā)展的主題和特色,政治學由此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大廈中,取得了應有的一席之地。但是,隨著全面深化改革時代的到來,政治學的已有成績和研究狀況遠遠不能適應時代和實踐的發(fā)展要求,本土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因缺乏應有的豐富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令人倦怠,良莠不齊的西方政治學理論因缺乏應有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不接地氣而變得味同嚼蠟,政治學研究日漸陷入到概念貧困、方法貧困和議題貧困的尷尬境地。

  峰回路轉總是出現(xiàn)在山窮水盡之際。習近平同志的《二月講話》為當下政治學研究的主題轉向找到了新的路標,這個路標的指向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對于任何一門社會科學而言,找到新的研究主題,開辟新的研究領域,最為值得慶幸。《二月講話》發(fā)表至今短短幾個月,它的思想解放意義已得到充分顯現(xiàn)。政治學研究者已行動了起來,一種思想上的豁然開朗使學術研究的空氣又活躍了起來,研究的課題和內容迅速豐富了起來,該主題相關的各種討論會又熱烈地開了起來,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狀況正在出現(xiàn),其主題之集中、內容之豐富、參與之廣泛,都是值得慶賀的。

  圍繞著國家治理體系的結構與功能,治理體系的完善與治理能力之提升,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不同時代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之比較,國家治理體系與國家歷史傳承、文化傳統(tǒng)、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之關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之目標模式與道路選擇,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政黨治理體系、政府治理體系、軍隊治理體系、民族區(qū)域治理體系、司法治理體系、社會治理體系、網(wǎng)絡治理體系的構建,民主治理理念、多元治理理念、依法治理理念、以德治理等現(xiàn)代國家治理理念的確立,多層治理、區(qū)隔治理、協(xié)同治理、網(wǎng)絡治理、綜合治理的運用,國家政治治理能力、經(jīng)濟治理能力、文化治理能力、社會治理能力、生態(tài)治理能力以及政黨、軍隊、國防安全、意識形態(tài)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等等新課題、新領域、新范疇、新體系、新內容的研究成果時有出現(xiàn),我們完全可以預見的是,主題的轉向與新主題的確立,必然會帶來研究內容的聚焦和水平的大踏步前進,我們必將迎來“有世界關懷與中國價值觀”的政治學研究和“實踐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研究的再度興起與輝煌。

  本土立場與對話原則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本土立場與國際對話,從來都是不可回避的重大課題,政治學研究當然不例外!笆逞蟛换、唯西是從”與“拒斥外來、封閉僵化”這兩種取向一度表現(xiàn)在政治學研究中,有時甚至勢若冰炭。在社會科學研究的任何一個領域,情緒的表達不能代替理性的分析,就像西式咖啡不能代替中國茶葉一樣,把西方政治模式簡單移植于中國大地,總將因為開不出美麗的花朵、結不出豐碩的果實和水土不服而枯萎凋零。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為主題的中國政治學研究,只有將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與吸收人類政治文明優(yōu)秀成果有機結合,才能從根本上處理好政治學研究本土立場與國際對話的關系。

  習近平同志的《二月講話》中所闡發(fā)的根本立場和基本觀點,以及方法論原則,為我們提供了根本遵循!皣抑卫眢w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的制度和制度執(zhí)行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兩者相輔相成。治理國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作用的。然而,沒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難以發(fā)揮作用”,“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tǒng)、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水平?jīng)Q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看待政治制度模式,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立場。馬克思主義政治立場,首先就是階級立場,進行階級分析”,“我們治國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絕不是西方化、資本主義化”,“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張、自己來處理。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具體發(fā)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fā)展道路。歷史條件的多樣性,決定了各國選擇發(fā)展道路的多樣性”,“中華民族是一個兼容并蓄、海納百川的民族,不斷學習他人的好東西,把他人的好東西化成我們自己的東西,但絕不做別人的附庸”,“在人權問題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論發(fā)展到什么階段,我們的人權事業(yè)都要按照我國國情和人民要求來發(fā)展”,“我們有我們的選舉制度,需要不斷完善,但不是說將來就要搞成西方那樣的選舉制度”,“我國人民民主與西方所謂的'憲政'本質上是不同的。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在政治制度模式上,我們就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自由、民主、人權、公平、正義等這些價值觀念都不是抽象的,都是有具體的社會政治內容的,也是隨著經(jīng)濟社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一個民族、一個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道德價值。如果我們的人民不能堅持在我國大地上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道德價值……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獨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獨立性就會被釜底抽薪”,“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是中華文化的生命稟賦和生存耐性”,“要理直氣壯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對先人傳承下來的文化和道德規(guī)范,要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基礎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態(tài)度,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方法,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對各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我們當然要學習借鑒,而且要認真學習借鑒,中華文化就是在不斷汲取各種文明養(yǎng)分中豐富和發(fā)展起來的”……學習以上這些重大判斷和重要觀點,足以讓我們明確什么是中國政治學研究的本土立場,什么是政治學研究國際對話的基本原則。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革故鼎新、與時俱進,是中華5000年文明歷久彌新的文化密碼,它體現(xiàn)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國家治理的一切領域,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中國人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理論和實踐領域,一定會作出應有的更大貢獻。我們相信,在這樣的偉大歷史進程中,《二月講話》會始終發(fā)出燦爛的光輝!

  (作者為上海市社聯(lián)專職副主席,東方青年學社常務副理事長)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