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理論頻道科教天地-正文
假如人類失去記憶
楊雪//agustinmoreno.com2014-06-23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更多

  

  近日因為中國將南京大屠殺和日軍強征“慰安婦”的相關文獻資料申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記憶遺產(chǎn),“世界記憶名錄”這一開始于上世紀末90年代的項目受到人們的關注。

  如果從概念上講,世界記憶工程應該是世界遺產(chǎn)目錄項目的延續(xù)。世界遺產(chǎn)關注的是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如具有歷史、美學、考古、科學或人類學研究價值的建筑物或遺址,而世界記憶工程關注的則是文獻遺產(chǎn),具體講就是手稿、圖書館和檔案館保存的任何介質(zhì)的珍貴文件,以及口述歷史的記錄等等。當時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起“世界記憶名錄”時,旨在喚起人們對世界范圍內(nèi)瀕危、散失或正在遭受厄運的文獻遺產(chǎn)的關注,而現(xiàn)在則成為一個包含了多種人類記憶的大項目。

  從無到有,積少成多,全世界目前已有240多項檔案文獻入選《世界記憶工程名錄》,由它們構(gòu)成的人類記憶無比豐富——比如埃及國家圖書館藏的馬穆魯克的古蘭經(jīng)抄本,黎巴嫩保存的最早的腓尼基字母,土耳其擁有的博阿茲柯伊赫梯楔形文字碑,印度的《梨俱吠陀》及14世紀末期的手抄本,俄羅斯的托爾斯泰私人圖書館及手稿、照片和電影收藏,法國的《人權(quán)和公民權(quán)宣言》原版,尼古拉·哥白尼的杰作《天體運行論》手稿等等。

  世界各國對于讓自己的重要歷史文獻成為“世界記憶”還是頗為重視的,以德國為例,我們只需看看他們已經(jīng)入選的多項名錄,就會明白,這些記憶幾乎是德國文化最堅實的基礎,也是世界文明不可或缺的元素。2013年德國與荷蘭共同的文獻遺產(chǎn)《共產(chǎn)黨宣言》起草手稿頁及《資本論》的初版和馬克思的自注本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在此之前,有路德維!し病へ惗喾业牡9號交響曲手稿、著名哲學家萊布尼茨手稿中提到的來往信件、受到全世界兒童喜愛的《格林童話》、42行羊皮紙古登堡圣經(jīng)及同時代背景紀錄、柏林墻的興建與倒塌及1990年《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奔馳1886年專利證書、中世紀歐洲英雄史詩《尼伯龍根之歌》、歌德和席勒檔案館的文學遺產(chǎn)等等。

  檔案文獻遺產(chǎn)是世界記憶的主要組成部分,但也是最容易遭到破壞的部分。由于自然和人為的原因,相當一部分世界文獻遺產(chǎn)已經(jīng)遭到破壞或消失。保護這一部分獨一無二的文獻遺產(chǎn)所需的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實施長期的保護計劃,同時還要注意它的可利用性,即根據(jù)本國檔案法可以開放的檔案文獻,就應該對任何人的利用要求一視同仁,包括外國公民。這就好比一枚硬幣的兩面,保護的目的是提供利用,而利用則是爭取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和獲取保護的最有效的手段。

  建立數(shù)據(jù)庫是保存記憶最好的方式。目前這個數(shù)據(jù)庫包含了三個子庫,一個是失去的記憶,力圖恢復由于災害而損失的無法替代的檔案文獻,比如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被毀或嚴重受損的成千上萬個檔案館和圖書館的資料;第二個子庫是瀕危的記憶,主要指正在遭受損失的那些檔案文獻。第三個子庫就是目前正在生成的各種記憶。

  中國目前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主要有中國傳統(tǒng)音樂錄音檔案(主要是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收藏的中國50多個民族的傳統(tǒng)音樂與民間音樂錄音檔案,長達7000小時。其中包括家喻戶曉的民間藝人阿炳創(chuàng)作的傳世名曲)、清代內(nèi)閣秘本檔(主要有關17世紀在華西洋傳教士活動的檔案,完整地反映了西洋傳教士在華活動的情況)、東巴古籍文獻(納西族的東巴教祭司使用的宗教典籍《東巴經(jīng)》,世代傳承下來的尚存2萬余卷,分別收藏于我國的麗江、昆明、北京、南京、臺灣,以及美國、德國、西班牙等十多個國家,被國內(nèi)外學術(shù)界譽為“古代納西族的百科全書”)。還有具有中國特色的清代科舉大金榜、“樣式雷”建筑圖檔、《本草綱目》《黃帝內(nèi)經(jīng)》、僑批檔案、元代西藏官方檔案等。

  目前中國各級各類檔案館的館藏達3.6億卷之巨,其中全國重點檔案有1200萬卷以上,但一些更有意義的檔案還藏在深閨不為世界所識。比如我們的甲骨文,由它衍生出的文字體系在全世界獨一無二。在河南安陽的殷墟,1936年中研院在進行第13次發(fā)掘時,考古隊員在一處窖穴中發(fā)現(xiàn)了形狀規(guī)整、數(shù)量龐大、積疊有序的上萬片甲骨,這是殷墟歷次科學發(fā)掘以來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學界將這批甲骨看作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檔案文獻,它為殷商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寶貴的材料。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必然會成為世界記憶名錄的成員。還有我們的簡牘,僅湖南一地,除當年馬王堆的大墓出土的簡牘外,后來又在里耶古城一號古井中出土了大量的秦簡、在長沙走馬樓古井中出土了大量的三國吳簡,2013年考古學家又在湖南益陽兔子山遺址中發(fā)現(xiàn)古井14口,從中出土的簡牘總數(shù)約為5000枚,年代從戰(zhàn)國、秦、漢一直延續(xù)到三國孫吳時期。這些寫在木與竹上的文字不僅記錄了當時帝王將相的生活,而且還記錄了平民百姓的喜怒哀樂,是另一種記憶。

  1992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jīng)以“假如人類失去記憶”的議題設置,來宣傳推廣“世界記憶名錄”。是啊,人類若失去記憶,我們將如何安放自己不羈的靈魂?這或者也是它獲得廣泛支持的原因吧。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quán)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quán)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