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理論頻道科教天地-正文
選人方向出了問題 考試工具再完美也沒用
王海//agustinmoreno.com2014-07-01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更多

  

  每年夏天圍繞高考的任何話題一不小心都可能會成為社會新聞。今年能夠震動全國的,當屬發(fā)生在河南杞縣、通許的高考替考案件。

  由于央視的報道,從這個中原腹地農(nóng)業(yè)小縣引發(fā)的河南全省大審查,竟然一下子清查出了165名違紀,其中127名替考的大案,數(shù)十名相關工作人員被調(diào)查。新聞挖掘隨后從組織團伙、武漢替考大學生、被替學生和家長、主監(jiān)考老師、辦理證件和報名手續(xù)的地方工作人員等,牽扯出一連串的人物事件。不斷爆出的一些猛料,總能令人心驚肉跳。

  雖然目前案件還在調(diào)查之中,尚未結案,而社會輿論早已嘩然,各種批評充斥網(wǎng)絡。民眾從各個層面、不同角度表達了對其破壞高考公平乃至社會公平的憤怒和不安。作弊團伙和替考槍手膽敢以身試法,理應嚴懲不貸;但此案的關鍵是如果沒有內(nèi)部人員的串通參與,根本就不可能搞成。

  歷數(shù)近年來的幾次高考舞弊事件,如2009年吉林松原的高考舞弊案,2008年甘肅天水的高考替考案,2007年河南鄲城、安徽省碭山高考替考未遂案,以及再早些的2000年廣東嘉禾、電白的高考舞弊案,多數(shù)事件背后都有“內(nèi)鬼”作祟,都有錢權交易的影子。所謂考試腐敗,指的就是考試系統(tǒng)的管理人員以權謀私、破壞考試規(guī)則以幫助一些人不正當獲益的行為。這些年考試腐敗已成了教育腐敗中的重頭戲。

  考試腐敗當然不僅僅限于高考。近些年,各類大大小小的資格考試,幾乎是無一能夠幸免,都出過事兒。如此殘酷現(xiàn)實大體反映了當今的社會風氣和道德水準,也說明了我們的考試制度還有不少問題和漏洞。

  其實,考試與作弊的較量由來已久,古今中外皆然。中國是考試的故鄉(xiāng)。自從老祖宗發(fā)明了考試工具用以甄優(yōu)選才開始,就有作弊出現(xiàn)。科舉考試之后,考試管理逐步規(guī)范完善,作弊和反作弊的智慧較量也在不斷升級。懷挾、頂冒、換卷、暗傳、賄藏等作弊記錄多見于史書文獻。古人在考試管理制度上沒少下功夫,如清代的《欽定科場條例》,科舉考試管理制度之細密嚴謹幾乎到了風雨不透、水潑不進的地步。

  除此,清朝還建立有考試管理之外的“磨斟”制度,也就是從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外部復查和監(jiān)督機制。這些嚴管制度,看上去比我們現(xiàn)今的高考管理制度還要復雜嚴厲得多。但舞弊事件少了嗎?沒有!由此看來,光是靠管和堵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考試舞弊問題。

  持續(xù)了1300年的科舉考試帶給今天的教訓就是,考試內(nèi)容和導向才是更主要、更關鍵的因素。如果選拔人的方向出了問題,考試工具再完美也沒用。正如《欽定科場條例》的管理條款再細密嚴厲,八股試題設計得再精致公平,也無法避免科舉走向衰亡的道理一樣。

  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層出不窮、源源不斷的高考舞弊事件,還是要從改革大學招生錄取制度上想辦法。

  寫進了“教育規(guī)劃綱要”的高考改革方案醞釀已久,遲遲未出。無論最后選定怎樣的方案和路徑,其方向是大體可以確定的,就是要走招考分離、多元評價、多通道錄取和雙向選擇的道路。

  這幾天,遼寧女孩劉丁寧兩度奪取高考狀元的新聞引起熱議。其去年以全省文科第一名被香港大學高額獎學金錄取后,后因不適應而重返高中復讀,今年再考又是全省頭名。敬佩之余值得我們反思的問題是:為什么要讓孩子再回爐接受一年的煎熬,以及其家人和老師365天的陪綁?去年考試成績和名次難道不是已經(jīng)證明了其能力水平了嘛?!開學才一個月,為什么就不能直接申請轉學到北大?原因是我們的大學尚缺乏這樣的以人為本的通道設計,制度創(chuàng)新跟不上。

  面對河南杞縣舞弊案件的諸多教訓和反思,我們要不止于去亡羊補牢堵漏洞而是從根本上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那就是推動本質(zhì)意義上的高考制度改革。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