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華倩朔
華倩朔是錢穆讀初級小學時的唱歌老師,并兼任國文老師。據(jù)錢穆在《師友雜憶》中回憶,華倩朔在當時得到了“神仙”一樣的敬重。為了獎掖后進,他曾特地送給錢穆一部《太平天國野史》,對錢穆影響很大。錢穆稱:“余生平愛讀史書,竟體自首至尾通讀者,此書其首也!
錢穆在《師友雜憶》中曾記載這樣一件往事:“倩朔師在最后一年,亦赴蘇州城一中學兼課,每周往返。當其歸舟在鎮(zhèn)南端新橋進口,到黃石衖停泊,幾駛過全鎮(zhèn)。是日下午四五時,鎮(zhèn)人沿岸觀視,儼如神仙之自天而降!比A倩朔為什么能得到像神仙一樣的敬重?除了他的才華,更重要的還是他的師德與人品。
獎掖后進施以援手
華倩朔是錢穆讀初級小學時的唱歌老師,并兼任國文老師。他是無錫蕩口鎮(zhèn)人,極有風度,年輕時曾游學日本,擅長音樂、書法、繪畫,且能吟詩填詞。后來,他曾編寫唱歌教科書,由上海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發(fā)行,暢銷全國,歷經(jīng)一二十年不衰。更可貴的是,書中歌詞全部由他本人撰寫,尤其是他所寫的西湖十景歌,歌詞淺顯,意境深遠,全國傳誦,其才華之高可想而知。本來,當時社會就普遍尊敬老師,更何況華倩朔這樣的名師,他所受到的崇敬簡直無與倫比。
他是位非常惜才愛才的好老師。錢穆一輩子都忘不了:一個星期六的下午,華倩朔以“鷸蚌相爭”為題,讓學生們作文。等到星期一上學的時候,小學生錢穆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所交的作文已被作為范文張貼在教室外墻上,引來同學們的圍觀。范文旁邊還有華倩朔老師的評語,稱:“此故事本在戰(zhàn)國時,蘇代以此諷喻東方諸國。惟教科書中未言明出處。今該生即能以戰(zhàn)國事作比,可謂妙得題旨。”對于錢穆文中的結(jié)論:“若鷸不啄蚌,蚌已不鉗鷸。故罪在鷸,而不在蚌。”華老師大加贊賞,寫評語:“結(jié)語猶如老吏斷獄!卞X穆得到很大的鼓勵,他還因此升一級上課。
同時,為了獎掖后進,華倩朔特地送錢穆一部《太平天國野史》,對錢穆影響更大。錢穆稱:“余生平愛讀史書,竟體自首至尾通讀者,此書其首也!
華倩朔不僅關(guān)心和愛護自己的學生,而且力所能及地對周圍困難的人施以援手。錢偉長是錢穆的侄子,他在《八十自述》中稱:“進入蘇州高中才一個月,傳來父親中年39歲早逝的噩耗,全家遭到極大的困難,遺有一弟二妹,三個月后,母親又生下了遺腹七妹,一家六口,無隔日之糧,父親又無積蓄,除一柜中國書外別無長物。幸有父叔老師華倩朔先生慷慨允住進黃石弄宅余房,免租十年……四叔(錢穆)除每月供給母親六元家用補助外,并全力資助我上完高中。這樣使我一生中度過了第一個生活難關(guān)!
勉勵上進德藝雙馨
有一位名叫李成榮的戰(zhàn)士,解放前隨大軍南下來到蕩口鎮(zhèn),結(jié)識了華倩朔。李成榮很喜歡雕刻,華倩朔愛才心切,將一枚珍貴的金石方印贈送給李成榮,勉勵他繼續(xù)上進。
除了華倩朔之外,錢伯圭、華山、顧子重、華紫翔等果育小學的老師,無不德藝雙馨,由于他們的教育,使錢穆在小學時就有了大學問家的雛形,而這些老師,他們不僅培養(yǎng)了錢穆這樣的國學大師,更重要的是,他們將師德普化于學校內(nèi)外,凈化著社會風氣,亦受到社會的極大尊重。70年后,錢穆回憶小學四年的學習經(jīng)歷,十分感慨,說:“回憶七十年前,離縣城四十里外小市鎮(zhèn)上之一小學校中,能網(wǎng)羅如許良師,皆于舊學有深厚基礎(chǔ),于新學能接受融會。此誠一歷史文化行將轉(zhuǎn)變之大時代,惜乎后起者未能趁此機運,善為倡導,雖亦掀翻天地,震動一世,而卒未得大道之所當歸。禍亂相尋,人才日趨凋零,今欲在一鄉(xiāng)村再求如此一學校,恐渺茫不可復(fù)得矣!
于今,距錢穆先生說此言又過去4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