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最早馴化地可能在中亞
在美國卡洛斯集團編著的《自由的馬》一書中寫到,美國卡耐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考古學家桑德拉·奧爾森博士,長期以來致力于發(fā)現馬馴化的歷史。她和她的同事們在哈薩克斯坦北部尋找到了野馬被馴養(yǎng)的最早證據。
奧爾森的團隊在銅器時代的波泰文化中發(fā)掘了三處有著5500年歷史的人類定居地。通過研究這些村子里的垃圾堆,他們發(fā)現其中90%至99%的動物骨骼都是馬的骨骼。“他們主要吃馬肉,”奧爾森說,“他們一直在狩獵馬匹,之后才定居下來,并開始飼養(yǎng)它們,就像我們養(yǎng)牛一樣!
遺址柱坑的排列暗示曾經有養(yǎng)馬的畜欄存在。研究團隊在這些圍場的里里外外取樣,通過檢測,在這些被圈起來的區(qū)域里發(fā)現了相當多的磷酸鹽,這表明這里曾有馬糞和馬尿存放——這是一個證明波泰人曾馴養(yǎng)馬匹的有力證據。然而這對整個考古界來說,說服力還是不夠。
研究人員仔細察看了他們挖掘出來的馬骨,在下頜骨上發(fā)現了一排很特別的磨損痕跡!斑@是由于戴著一條皮質馬韁繩導致的!眾W爾森這樣解釋。然而對很多考古學家來說,這一證據仍然不足為憑。
奧爾森和她的同事們又有了一個主意。他們在垃圾堆里發(fā)現了一些陶器的碎片。陶器能從食物中吸收脂肪。如果研究人員能在這些陶器碎片中找到馬奶的脂肪,那他們就能夠確定馬匹是被馴服了的!罢l也不會去擠一匹野馬的奶!眾W爾森指出。后來他們找到了一種區(qū)分馬肉脂肪和馬奶脂肪的方法,發(fā)現陶器里面的脂肪有一些確實來自馬奶。
終于,科學界被說服了,他們相信了馴養(yǎng)馬匹發(fā)生在至少5500年以前。
然而,奧爾森博士認為,這只是目前為止我們發(fā)現的最早的證據!拔也⒉徽J為是波泰人率先馴養(yǎng)了野馬,因為要達到當時的水準——駕馭馬匹和擠馬奶等,那么最早馴養(yǎng)馬匹的時間肯定要比這早幾個世紀。很可能在6000年以前就發(fā)生了。我認為可能發(fā)生在西邊的烏克蘭或者俄羅斯!
馬在馴養(yǎng)六畜中名列首位
大約6000年前的一天,在廣袤的歐亞草原上,一匹小野馬克服了自己的恐懼,乖乖地讓人給它套上了籠頭。這是人類第一次試著馴服馬,也是人類與馬之間偉大友誼的開始。
馬是聰明、勇毅、忠誠、耐勞的動物,自從成為家畜之后,人類便把它看成是可靠的朋友,得力的伙伴。的確,馬在農耕、狩獵、運輸和交通方面,立下過無法勝數的功勞,因此人類都深愛著馬。我國的《三字經》中說,“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瘪R列在六畜之首,正體現了我們這些以農立國的人民對馬的深厚感情。
盡管和人類有著密切的聯系,被馴化的馬仍然保留著它們祖先的本能和行為方式。它們會像野馬那樣保衛(wèi)自己的領地、養(yǎng)育自己的馬駒,并且它們總是需要陪伴和友情。馬是重感情的動物,很容易和主人建立起感情,對主人絕對忠誠。
在動物世界里,馬是最有組織性和紀律性的動物之一。軍馬聽到主人的口令之后,能立即做出各種正確的動作;游散遠處吃草的軍馬,一聽到集合的軍號聲,便會迅速跑來列隊。在古戰(zhàn)場上,軍馬隨從將領在刀槍之中奮勇作戰(zhàn),絲毫沒有膽怯、畏懼、退縮的念頭。在現代戰(zhàn)場上,盡管槍林彈雨、炮火連天,軍馬絕對隨從主人的意志前進或后退。
關于“義馬救主”的故事在世界各地都有流傳。前蘇聯曾有過這樣一條消息:1979年,在一個小村莊里,有個叫奧克米德·艾哈邁多夫的村民,騎馬穿過森林的時候,突然背上受到沉重一擊,從馬背上摔了下來,一只兇猛的大熊撲了上來,以全身的重量把他壓在地上。在這生命危急的緊要關頭,他的馬呼地沖了過去,用蹄子猛踢熊背,終于使熊放棄了它的捕獲物,溜進了森林。此時,艾哈邁多夫已因流血過多站不起來,又是忠誠的馬跪下雙蹄,讓主人爬上自己的背回到了村莊。死里逃生的艾哈邁多夫深有感觸地說:“有時候人的最好朋友,可能就是他的馬!
馬與人類合作故事沒有終結
在幾千年漫長的歲月中,馬曾幫助人類征服世界。然而,隨著工業(yè)革命的產生,各種化石能源的采用和機械裝置的發(fā)明,馬兒也漸漸失去了自己的優(yōu)勢。在農田和運輸方面,卡車、拖拉機和汽車取代了馬;工廠也不再需要畜力;戰(zhàn)場上不再需要騎兵而用起了坦克、導彈;快馬郵遞也成了歷史。人類已不再像過去那樣需要馬。
從1900年開始,世界上馬的數量開始銳減。由于對馬的需求減少,人類擁有和使用的馬的數量也在下降。從1910年到1920年這10年的時間里,全世界大約有11億匹用于馱運貨物的馱馬和用于騎乘的馴馬。到了1976年,這一數字下降到6400萬——約是原來的5.8%。盡管這些數據令人沮喪,但事情還有令人欣喜的另一面。
如今人們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需要馬了,也無須依賴馬的力量或是馬的速度。但人們依然喜愛馬,這是因為馬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可以做人類的朋友。幾千年來,馬給予了人類無限的愛和付出,而人類也對其非常喜愛。亞歷山大曾用自己的馬為城市命名;英國的威靈頓公爵曾用軍方禮儀埋葬了自己的戰(zhàn)馬。如今人們用一種特殊的方法表達對馬的喜愛,那就是竭盡所能來保障馬可以繼續(xù)生存下去。
從1980年起,美國邊境巡邏再次用上了馬。他們開始用騎兵在美國墨西哥邊境巡邏,這是因為經驗表明在穿越這一崎嶇的邊境時,馬要比巡警車實用得多。警察局局長們也開始重新把馬放入了執(zhí)勤的名單里,研究發(fā)現,騎馬的警察比起開車或步行的警察來說,更能有效巡邏和控制人群的行為。因此,在歐美一些城市的街道上,騎警再次出現了。
未來,也許人類不再需要馬來工作,但仍舊會需要馬來娛樂。人類對賽馬運動的關注開始增加。從1960年起,專門用于賽馬的馬開始增加。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由于很多人購買了用于自己娛樂的馬,馬的數量也因此大大增加。
馬和人類合作的歷史還遠遠沒有結束,新的章節(jié)仍在續(xù)寫。
。ū景娌糠謭D片來自昵圖網)
馬科辭典
馬大體分三類
馬的品種可按發(fā)源地、主要用途及體型大小,大體分以下三類:
輕型馬 包括阿拉伯馬、純血馬、亞洲馬、盎格魯-阿拉伯馬等;
重型馬 用于農耕及運輸。包括英國的夏爾重挽馬和克萊茲代爾馬、法國的潑雪龍馬、比利時馬等;
小型馬 用于拉車、負重及供兒童騎乘,包括威爾士、達特穆爾、新林等。
壽命通常20多年
小馬駒在媽媽肚子里生長約11個月后出生。通常生馬駒時先出來的是前腿。馬駒出生后,母馬會把它全身舔個遍,用這種方式把馬駒清理干凈。
通常馬能活20到25年。目前記載的年齡最大的馬叫老比利(old Billy),生活在英國,它活到了62歲的高齡。
馬的牙齒能反映它們的年齡情況。直到馬5歲的時候你都可以通過它口腔里的乳牙數判斷它的實際年齡。5歲以后的馬,專家可以通過它們的牙齒磨損形態(tài)來判斷其年齡。10歲左右的馬在上切牙位置還有一條指示線。
感官非常靈敏
我們要看側后方的東西,得扭過頭才能看到,但是馬不用。馬的雙眼長在頭的兩側,這能幫助它觀察多個方向。由于眼底視網膜外層有一層照膜,馬的感光力強,在夜間也能看到周圍的物體。馬識別顏色的能力不是很強,它最能辨認的是黃色。由于兩眼距離大,視野重疊部分僅有30%,因而對距離判斷力差;同時眼的焦距調節(jié)力弱,對500米以外的物體只能形成模糊圖像。
馬的聽覺和嗅覺比人類還要發(fā)達。馬轉動耳朵能夠分辨聲音的來源。它們還能聽到人所聽不到的高低音。馬通過嗅覺認出彼此,兩匹馬第一次碰面時,它們會往對方的鼻子里吹氣。
馬的膽子很小,隨時保持警戒狀態(tài)。馬很容易被突然的聲音(像鞭炮)嚇到,很怕飄忽不定的東西,如氣球、旗幟等,也很怕細長的東西,如竹竿、雨傘等。
表達情感很豐富
馬也像人類一樣有肢體語言。馬耳向后收,表明它很憤怒或者很害怕;馬耳向前指,表示它對周圍的環(huán)境很感興趣;一只耳朵向前,一只耳朵向后,表示它對目前的情況不確定。
馬也能通過尾巴表露情感。尾巴翹得老高,說明馬很興奮、高興,且精力充沛;尾巴下垂,表示不高興了或者累了;馬生氣的時候,可能用力地把尾巴從一邊甩向另一邊。不過有些時候,它那樣做只是為了驅趕蚊蟲。
習慣站著睡覺
馬睡覺不一定非在晚上,更不是一覺睡到大天亮。要是沒人打攪它,它可以隨時隨地睡覺,站著、臥著、躺著都能睡覺。大馬一天能睡八九次,加起來差不多有6個小時。天亮以前的兩個小時,馬睡得最香。
馬站著睡覺是繼承了野馬的生活習性。野馬生活在一望無際的沙漠草原地區(qū),在遠古時期既是人類的狩獵對象,又是豺、狼等肉食動物的美味佳肴。它不像牛羊可以用角與敵害做斗爭,唯一的辦法,只能靠奔跑來逃避敵害。而豺、狼等食肉動物都是夜行的,野馬為了迅速而及時地逃避敵害,在夜間不敢高枕無憂地臥地而睡。即使在白天,它也只好站著打盹,保持高度警惕,以防不測。家養(yǎng)的馬都是由野馬馴化而來的,站著睡覺繼承了野馬的生活習性。
如果馬預先知道沒有什么危險,那么它就把頭搭在背上睡覺。和母馬在一起的小馬駒以及群體生活的馬,就是用這個姿勢安心入睡的。
世界上最后的野馬
普氏野馬,是世界上僅存的野馬。它并不是現代家馬的祖先。普氏野馬有66個染色體,而現代家馬只有64個染色體。
1878年,沙俄軍官普熱瓦爾斯基率領探險隊先后3次進入準噶爾盆地奇臺至巴里坤的丘沙河、滴水泉一帶捕獲、采集野馬標本,并于1881年由沙俄學者波利亞科夫正式定名為“普氏野馬”。
由于普氏野馬生活于極其艱苦的荒漠戈壁,缺乏食物,水源不足,還有低溫和暴風雪的侵襲,而人類的捕殺和對其棲息地的破壞,更加速了它消亡的進程。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野馬的分布區(qū)急劇縮小,數量銳減。
現在大多數人認為,如果自然界還有殘存的野馬,其數量也少到不能形成種群,因而不足以保證一個物種的生存,所以野生的普氏野馬很可能已經在自然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