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文淵閣外景
魯 穎
2013年5月,故宮的文淵閣首次對外開放,這座乾隆時期著名的皇家藏書樓得以展現(xiàn)于公眾。文淵閣作為七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保存完好,地處深宮禁地,第一份完成的《四庫全書》曾庋藏于此。文淵閣是乾隆皇帝仿照江南著名藏書樓天一閣,以“天一生水”為理念進行建造的,外觀色彩風格與宮中的其他建筑有很大差別,由于每年春秋的經(jīng)筵賜茶舉行于此,因此文淵閣的內部裝修與陳設也具有獨特的風格,是乾隆時期官方建筑的典范之作。
文淵閣之名始于明代,其閣亦始建于明代,系中秘藏書之所,從文獻記載來看,南京、北京宮中均建有文淵閣,在左順門外的東南角,位于宮城巽隅?上暇┖捅本┑奈臏Y閣均毀于火災,所藏之書幾為灰燼。
清承明制,清代也設三殿三閣大學士,但是其中的文淵閣卻有名無實,乾隆皇帝擬在內廷存放第一份告成的四庫全書,沿襲明代文淵閣的舊名,認為“內閣大學士之兼殿閣銜者尚存其名,茲以貯書所為,名實適相副”。在地點的選擇上,建在文華殿區(qū)域的主敬殿后明圣濟殿(祀先醫(yī)之所)舊址,文華殿為經(jīng)筵召對之所,文淵閣的修建,加強了文華殿區(qū)域的文化功能,與西面修書刻書處武英殿遙相對應,在外朝東西形成國力強盛、盛世文治之景象。
文淵閣的修建是以江南著名的藏書樓——天一閣為模本。天一閣肇始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由當時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帝下詔開設“四庫全書館”時,已有200余年歷史。其被清廷所關注,是在乾隆皇帝下詔訪書之時,乾隆三十八年三月十九日上諭:“聞東南從前藏書最富之家,如昆山徐氏之傳是樓,常熟錢氏之述古堂,嘉興項氏之天籟閣,朱氏之曝書亭,杭州趙氏之小山堂,寧波范氏之天一閣,皆著名者! 由于天一閣在應詔獻書時積極響應,所獻書量多質精,被賜予《古今圖書集成》一部。聽聞天一閣建造純用磚甃,不畏火燭,自前明相傳至今,并無損壞,對于承載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宏偉目標的藏書樓,乾隆皇帝自然希望垂范永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六月,乾隆皇帝委派杭州織造寅著前往寧波親自詢查,燙成準樣,開明尺丈呈覽。寅著的覆奏及圖紙,清晰明白地向乾隆皇帝傳遞了天一閣的建筑風格和理念,天一閣的修建理念源自《周易·系辭》鄭玄的注,“天一生水于北,地六成水于北”。
天一閣是一座重檐硬山頂、磚木結構、六開間的二層小樓。樓下六間一字排開, 分別加以隔斷; 樓上西側為樓梯間, 東側一小間空置不用, 居中三大間合而為一。實際上是以樓下隔斷為六間,樓上通為一大間的建筑格局, 來體現(xiàn)“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 的寓意。外觀裝飾具有南方民間建筑的特點,柱子漆成黑色,還有大量的厭勝手法,特別在閣頂及梁柱上飾以青、綠二色的水錦紋和水云帶,整體裝飾以冷色調為主,十分素雅。閣前鑿池蓄水, 以防不測。從觀念和實際的操作中時刻貫穿防火的理念。同時制定嚴密的制度并以“不與祭”的族規(guī)形式使后代得以恪守,種種措施使得天一閣及藏書歷經(jīng)數(shù)代至乾隆擬建四庫藏書樓時,未有火患。
歷代的書厄中最大莫過于火災,為了避免重蹈前朝文淵閣的命運,“天一生水”的理念深深地吸引了乾隆皇帝,紫禁城的修建是以《周易》為主旨思想,而天一閣的建筑理念也是《周易》“天一生水”的體現(xiàn)。在北方四閣的修建中,按照乾隆皇帝的諭旨,均仿天一閣之制,即“書樓四庫法天一”。文淵閣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始建, 在北方四閣中是第三個開工建造的,翌年即建成,坐北朝南,在建筑規(guī)制、建筑功能和理念上,均效仿天一閣,在外觀上也分上下兩層,面寬34.7米,進深14.7米,下層于臺基上,前后均建走廊腰檐,上有檻窗一列。閣的基層用大城磚疊砌,鋪以條石,樸實無華。閣上下俱面闊六間,與紫禁城宮殿建筑面闊以奇數(shù)開間、形成以明間為中心的對稱布局形式截然不同,成為宮中唯一按偶數(shù)設計的建筑特例。但是為了和前面的文華殿保持在同一中軸線上,文淵閣仍采取以明間為主,面闊最大,次間、稍間依次縮減的方法,并在五間主房的西側設計面闊僅為2.1米的樓梯間,從而形成了面闊六間的格局,使文淵閣的中心向西偏離文華殿、主敬殿中軸線1.05米,由于樓梯間面闊很小,不足稍間的1/2,明顯處于附屬地位。這樣整個建筑的布局還以明間為中心,既符合封建社會居中為尊的思想,滿足了宮廷建筑規(guī)制的要求,又不違背仿天一閣閣制的圣諭,同時又很好地解決了上下樓的垂直交通問題,從而形成了宮殿建筑群中別具一格的平面布局形式。
在外觀上,為符合藏書樓的禮制功能,文淵閣一改宮中黃瓦紅柱之風格,大量采用厭勝的手法,以冷色調為主,是其突出的特點。以灰色水磨澄泥磚墻代替紅墻,屋頂一改皇家建筑的黃琉璃瓦,采以黑色琉璃瓦,綠色琉璃檐頭,建筑術語叫“綠剪邊”,閣頂正脊上飾以紫色云龍紋雕飾,再鑲以白色線條的花琉璃。柱身改為深綠色,槅扇、檻窗為褐黑色,外檐額枋的彩畫一改傳統(tǒng)的金龍,而采用清新的蘇畫,為了顯示建筑的功能,圖案繪河馬負書和翰墨卷帙,并以波濤流云為點綴,山墻漢白玉石券門琉璃門罩的正脊上亦雕刻有四冊線裝古書,寓意四庫全書。
閣前是一橫向庭院,鑿一方池,引金水河水流入,池上跨一南北向石拱橋,玉石欄桿,石橋和池子四周欄板都雕有水生動物圖案,靈秀精美。院中遍植松柏,呈現(xiàn)出一派幽雅深邃的園林氣氛。閣后及西側,取太湖秀石疊堆成一小山,在尋史之地,山巒既深壑平遠,又玲瓏翠秀,別有一番景致。山后垣墻辟門,以通內外。門外稍東舊有直房數(shù)間,為直閣諸臣所處,今無存。
閣東側建有一座碑亭,四脊攢尖,翼角反翹,盔頂黃琉璃瓦,造型獨特,這是宮中唯一的南式建筑,也是宮中唯一的一處碑亭。亭內立有石碑,高5.5米,寬1.38米,正面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高宗御制《文淵閣記》,背面刻賜宴御制詩。亭內上有玉做雙夔龍壽字天花彩畫,為乾隆時期彩畫的典范之作。御碑亭的設置是文淵閣與天一閣的重大區(qū)別之一,七閣中也僅有北四閣建有碑亭,反映了古代社會嚴格的等級差別。碑亭的修建要晚于閣至少6年以上,碑陰所刻的御制詩為乾隆四十七年為慶祝第一份《四庫全書》抄錄告竣設宴賞賜而作,因此碑亭的整體設計與色彩風格都與文淵閣主體建筑相距甚遠。
文淵閣在宮禁一片金碧輝煌中,古樸典雅、寧靜肅穆,作為宮中唯一一座藏書樓,在乾隆皇帝的直接授意下,因地取景,在紫禁城中獨樹一幟,呈現(xiàn)典雅靜謐的園林景象。
文淵閣地處紫禁城中,要遵守官式做法和體現(xiàn)皇帝的權威,也為了和周圍的建筑風格相統(tǒng)一,因此改為歇山頂,像是文津、文源、文溯,因地處行宮或休閑之所,相對較為輕松,就仍采用民間的硬山式。文淵閣以宮式做法為基礎,并做了創(chuàng)造性的改變,但南面的腰檐依九檁樓房式樣,前后兩面廊墻,砌有墀頭抱廈式的排山博縫。廊東西兩頭,各有券門,可以出入。閣的側立面,外形下豐上銳,顯得歇山式屋頂既玲瓏又穩(wěn)重,整個造型優(yōu)美、典雅。
除了在外觀的一些改進外,文淵閣和天一閣最大的差異在于內部構造的改進,主要是考慮到書籍的儲藏量的增加。建筑之前,設計者首先對藏書數(shù)量和建筑面積的對應關系進行了周詳?shù)目紤]!端膸烊珪访坎糠盅b3.6萬余冊,納為6144函,加上《古今圖書集成》和《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考證》等書,總共多至6700余函,比天一閣藏書多出一倍以上。因此設計者為了沿襲了天一閣上下六間、各通為一間,暗合六之成數(shù)的作法,而對內部結構予以很大改進,采取了明兩層、暗三層的“偷工造”法,即外觀重檐兩層,實際上卻利用上、下樓板之間通常被浪費的腰部空間暗中多造了一個夾層,全閣上、中、下三層都能用來貯藏書籍。下層中間留出廣廳,高貫兩層,正殿兩側儲藏《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考證》和《古今圖書集成》,左右稍間儲藏《四庫全書》的經(jīng)部20架;中間一層儲藏史部33架;上層儲藏子部22架和集部28架。既充分利用了空間,又節(jié)省工料,體現(xiàn)了清代宮廷建筑師們在工程設計和建造藝術上的深厚造詣和高超技巧。不僅符合 “天一生水”的修建理念,功能上又增加了內部的儲書量,二者很好地達到了統(tǒng)一。但是由于夾層沒有采光,遇有天氣不好時,不借助燭火,寸步難行,且大廳上方的走廊非常狹窄,書架又較高,很難取閱,僅適合存儲。
為了嘉惠藝林,彰顯“一代收藏”之重責,乾隆帝除了修建北方內廷四閣之后,又下令在人文淵藪聚集的江浙地區(qū)建立文匯閣、文宗閣、文瀾閣,可以說七閣的建成標志著乾隆時期的文化基業(yè)達到了頂峰。文淵閣由于地處宮禁,而其所藏之四庫本?弊罹,因此一直被認為是清代官方藏書樓的典范。其余幾個閣有的毀于戰(zhàn)火,有的重新翻修,失去了原來的面貌,文淵閣依舊保持著當初的建筑風格,它精妙的建筑構思、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為我們重現(xiàn)了乾隆盛世的景象。
(作者單位:故宮博物院書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