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時政擷英-正文
制度落實貴在拒絕隨意變通
//agustinmoreno.com2013-12-04來源:河南日報
分享到:更多

  

  一段時間以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如火如荼的深入開展,目前已進入建章立制階段。制度是治國的利器,正如打掃房間需要一把稱手的笤帚,治理國家也需要一套有效的制度,F(xiàn)代管理學認為,制度由制度目標確定、制度設計和制度執(zhí)行三要素組成,而就總體貢獻率看,制度目標的確定和設計在整個活動中總共只占到20%,其余的80%都出自制度的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正所謂知易行難,一打綱領頂不過一次行動。

  但曾幾何時,面對既定的各類規(guī)章制度,在部分人群中盛行著一種鄉(xiāng)愿思想,就是以“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為口頭禪,根據(jù)自身需求隨意變通既成規(guī)定。孔子曾說:“鄉(xiāng)愿,德之賊也!敝赋鲞@些看似忠厚實際沒有一點道德原則,只知道媚俗趨時、不分是非的老好人,是道德的破壞者。這些人往往把任意變通制度精神作為頭腦靈活,把為個體對象牟利稱為人文關懷,把僥幸投機作為政治智慧,把突破底線作為膽識魄力。在運用制度解決實際問題時,存在著見個人不見集體、見利益不見法度、見機會不見原則、見庸俗的關系不見黨的宗旨信仰的傾向。這種風氣導致頂層設計的初衷很難與基礎目標有效接軌,導致決策不能有效推進,形成各種所謂的政令梗阻,或被稱為“政令堰塞湖”現(xiàn)象。

  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飽受詬病的“潛規(guī)則”一詞就是這樣滋生的。這種做法的實質是,制度執(zhí)行者把保護大多數(shù)人利益的公權力,作為“私恩”在個別范圍內私相授受,以個人受益損毀國家大義,最終導致制度的公信力和約束力受損。這種鄉(xiāng)愿意識,直接導致整體制度執(zhí)行大打折扣,它會深深傷害公權力對整個群體訴求的回應,深深傷害改革的號召力,嚴重考驗著我們黨的執(zhí)政能力,貽害深遠。

  實踐證明,無論是修身齊家還是治國理政,正確的決策只有加上有效的執(zhí)行才形成正能量。沒有執(zhí)行或者執(zhí)行力,多好的目標也不可能實現(xiàn)。放眼當今世界,無論是歐美諸強還是亞洲四小龍,他們的繁榮之旅,無不是依靠確立先進制度后的

  嚴刑峻法?v觀我國幾千年文明史,綱紀廢弛的時代皆為衰世,而綱紀整肅的王朝多創(chuàng)造了歷史的輝煌。最典型的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時,變法圖強的思想已不是什么國之秘寶。但在一些諸侯國,新思想、新制度不能有效執(zhí)行而積弊難返,最終難以擺脫被征服的命運。相反,那些能夠把既定方針貫徹到底的君主則積善成德、國運昌隆。春秋五霸、戰(zhàn)國七雄,概莫能外。尤其突出的是秦國商鞅,由于他對既定制度采取了近于嚴苛的執(zhí)行,最終奠定了秦王嬴政并吞六合統(tǒng)一天下的基礎。

  回顧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民族解放和革命建設的偉大歷程,也都是在確定了先進制度之后,把紀律嚴明作為攻堅克難的法寶。著名的延安整風、著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包括當前中央倡導的“八項規(guī)定”和反對四風的正風肅紀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等等,都是彪炳史冊的光輝案例。

  先秦道家經典《陰符經》談治國之術有一句名言,叫“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說的是,天道的運行不對一個具體的個體有私恩,但這種表面的無情卻是對凡天下之物的最大愛護。這是一種很高的智慧。我們共產黨人是民族的先鋒隊,我們運用科學的制度管理國家,是沒有一點私利的。我們在進行制度設計的時候,講的是天下為公,是為了給全體民眾謀福利,而不是為了與個別少數(shù)對象授受私恩。人民和歷史把國家重器授予我們,我們唯有從全體人民整體利益著眼、從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出發(fā)、從彰顯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水平出發(fā)、從體現(xiàn)我們黨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出發(fā),本著天下為公的精神,自覺抵制政令執(zhí)行的“堰塞湖”,杜絕私恩意識,堅決抵制出自各種借口的政令變通,才能保證改革開放的偉大工程沿著正確的方向順利推進。而這種天下為公和杜絕私恩的意識,不僅是目前制度建設中應該突出強調的價值要素,更是關乎黨心民心、關乎國運興衰關鍵的精神取向,深刻的決定著中國夢能否早日實現(xiàn)!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