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治胃病,卻在腿上扎針;扎手部的虎口穴卻能治療牙疼或者緩解暈車……中醫(yī)的針灸方法往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身體部位,卻有某種不為我們所知的牽連。中醫(yī)認為,連接身體部位的路線叫作經脈,針灸就是刺激穴位后沿經脈路線出現酸、麻、脹、熱等針感的移動,而這種現象就被叫作“循經感傳”現象,在中醫(yī)經典里被稱為“針游于巷”。那么,人體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其中的科學原理又是什么?中瑞科學家聯(lián)手,試圖運用現代醫(yī)學理論解釋這一神奇的現象。
真實存在的循經感傳
上世紀50年代,日本學者長濱善夫首次對一例針灸門診病人的循經感傳現象進行了描述,并出版了《經絡的研究》一書,雖然該現象用當時的生理學知識難以解釋,但它說明中醫(yī)所講的經絡并非是空穴來風。
上世紀70年代,我國的科學家開始對循經感傳現象進行大規(guī)模的調查,發(fā)現出現循經感傳的人的數量大致為18%,這些人因此被稱為“經絡敏感人”,通常他們接受針灸治療的效果會更好一些,這個特點在中醫(yī)經典里叫作“氣至而有效”,也就是說當針感(中醫(yī)的“氣”)沿著經脈到達患病的部位時,治療就有效了。進一步研究發(fā)現,當電刺激一條經脈的端點,中醫(yī)稱為“井穴”的部位,再用小錘叩擊這條經脈,93%以上的人都會感到敲到經脈線時有麻、串等感覺,這種現象叫作“隱性循經感傳”現象,另外,經脈路線上還有低電阻和聲音振動傳導較好等物理特性,說明經絡現象在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只不過有人敏感一些,有人遲鈍一點。
50多年來,中外學者對循經感傳現象進行了大量研究,發(fā)現循經感傳的運動可以跨越軀體上橫向分布的多個神經節(jié)段,進行長途奔襲,更奇怪的是,它的移動速度比神經和血流的要慢得多,每秒才移動幾厘米甚至幾毫米;最不可思議的是,只要在經脈路線上稍微用力按壓,感覺就停在按壓的地方了,而且在感覺過來的路線上,通道變粗了,這種感覺就好像水被水壩攔住后向兩邊漫出。當某處有病時,感覺還會偏離原來的傳導部位,改向病灶的方向移動。上述這些特性被稱為循經感傳的循經性、慢速性、可阻斷性和趨病性,但這些特性很難用現有的生物學知識進行解釋。
關于循經感傳的幾種假說
圍繞著循經感傳現象的產生機制,我國學者提出了多種假說,其中西安醫(yī)學院的張保真教授在1984年提出了軸突反射接力說。簡單地說,他認為針刺可通過神經反射在末梢釋放P物質,它在組織中移動一段距離后,可作用于附近的肥大細胞,使之釋放組織胺,組織胺進一步擴散后可作用于下一個神經末梢,形成新的神經興奮和軸突反射,再釋放新的P物質和組織胺并進一步擴散,從而構成刺激信號的接力性傳遞,將刺激后的感覺和針刺效應傳向循經的遠隔部位,產生循經感傳和循經的針刺效應。
上世紀90年代以來,西安交大醫(yī)學院的趙晏教授等人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沿著該思路對外周神經末梢之間傳遞的遞質和受體類型進行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證明除了P物質和組織胺之外,還有多種遞質參與了針刺信號的循經傳遞,這種傳遞發(fā)生在突觸之外,可跨越多個神經節(jié)段。
然而,為什么化學信號會沿著經脈的路線移動,這其中難道有一個管道?或者有其他傳播的方式?科學家們一直沒找到一種合理的解釋。
容積傳輸,中瑞科學家攜手攻關
容積傳輸理論的提出,讓循經感傳現象的解釋,多了一種可能——循經感傳的機理或許類似海洋的流動。
容積傳輸是發(fā)生在細胞外液和腦脊液中的廣泛傳播的細胞通訊方式,是意大利的Agnati和瑞典的Fuxe兩位教授在1986年正式提出來的。Fuxe等人發(fā)現,腦內一些單胺類神經元的遞質可從突觸和非突觸部位漏到細胞外,在細胞外液或腦脊液中傳輸,進而對遠隔部位的神經元活動產生調節(jié)作用,這種與神經纖維和突觸傳輸不同的神經細胞通訊方式被命名為容積傳輸。與經典的神經纖維和突觸傳輸相比較,容積傳輸的速度較慢,作用范圍大,專一性低,容積傳輸的這些特性與循經感傳現象非常接近。由于容積傳輸的信號是通過細胞外液傳導的,細胞外液的流動方式,溫度、化學濃度、電場和壓力等物理因素都將影響這一傳輸,而這些因子正是針灸臨床最常用的針、灸、電針、拔罐等形成的物理學作用,難道容積傳輸跟中醫(yī)的針灸經絡有什么關系嗎?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張維波教授早年學習流體力學,1983年開始從事經絡研究。他通過閱讀大量的循經感傳研究文獻,敏銳地意識到要解釋這一現象首先要搞清楚經絡是什么。由于以往的形態(tài)學研究沒有在經脈線上發(fā)現過任何管道性的組織,到底是什么約束著物質的流動?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一次,他偶然想起了海流的運動,它不正是一種不需要管道的流動嗎?在這一思路的啟發(fā)下,他深入學習了《黃帝內經》,發(fā)現中醫(yī)所說的“若霧露之溉”的營衛(wèi)之氣非常類似于人體的組織液,而組織液的流動是在組織的間隙中進行的,類似于沒有固定邊界的海流和地下水的流動形式,《內經》形象地比喻為“地有泉脈,人有衛(wèi)氣”。組織液從毛細血管滲透到組織間隙中,在經脈低流阻(即對液體流動的阻力較低)的條件下,可形成向經脈的運動和沿經脈的流動,這兩種流動可對經脈中的化學物質構成約束和運輸。他進一步通過多種實驗證明了該通道的存在,又對其生理功能和病理特性等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
張維波教授的經絡研究引起了時任針灸經絡評獎委員會主席的瑞典科學家Fuxe教授的高度關注,經過多次反復的交流與討論,他們終于完成了東西方科學研究的對接:循經感傳現象是針刺神經反射產生的化學物質沿循經低流阻組織液通道進行容積傳輸后,再刺激沿經的其他神經末梢,進一步產生新的反射和容積傳輸的接力傳遞結果。
在中瑞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困擾了學術界40多年的中醫(yī)經絡現象得到了進一步合理的解釋。更為重要的是,容積傳輸作為一種新的信息傳遞模式,有助于理解針灸臨床和經絡研究中發(fā)現的各種現象和規(guī)律,并能夠協(xié)調神經和體液、體液和結締組織之間的復雜相互關系,為研究中醫(yī)氣血經絡的實質和針灸的治療原理開辟了新天地。
。ㄗ髡邽橹袊嗅t(y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針灸機能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