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當(dāng)湖十局”棋譜。
17道圍棋盤。河北望都東漢墓出土,是中國已發(fā)掘出的年代最早的棋盤。
流傳下來的蒙古象棋,和唐宋時期的“八八象棋”形制很相似。
熟悉圍棋的讀者都知道,2013年是中國圍棋的豐收年,中國棋手包攬了全部個人項目的世界冠軍。在中、日、韓圍棋的多年角逐中,中國圍棋國手在去年的各項賽事中,已然占據(jù)了反超的先機(jī)。
“琴、棋、書、畫”,歷來是代表一個人素質(zhì)和趣味的雅事。其實,中國人所說的“棋”,多半是指圍棋,而同樣很流行的中國象棋則更有可能是舶來品。
孔夫子對下圍棋
不支持也不反對
圍棋是中國人的發(fā)明,關(guān)于這一點(diǎn)幾乎沒有什么爭論。那么,圍棋最早是怎么出現(xiàn)的?由什么人發(fā)明的?就很難加以考證了。
古人把圍棋稱之為“弈”。中國古籍中最早提到圍棋的文字,出于春秋時期的《左傳》,它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成語“舉棋不定”,原句是“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禍”。
同樣是春秋時期,在孔子的《論語》中也提到過圍棋:“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意思是說:“整天吃飽了飯,對什么事都不用心,難啊。不是有玩博和弈的嗎?做這種事也比什么都不做好!边@里面,“博”是指我國古代一種叫“六博”的游戲,而“弈”就是圍棋了。
從這里可以看出,至少在春秋時期,圍棋在我國就已經(jīng)是一種很流行的游戲。
到了戰(zhàn)國時期,還出現(xiàn)了“弈秋”這樣最早的著名“國手”,而他的留名則靠了另一位大圣人孟子的著名比喻:“今夫弈之為數(shù),小數(shù)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唯弈秋之為聽;一人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