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理論頻道科教天地-正文
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讀書”辯護
——從我的讀博經(jīng)歷談起
陳平原//agustinmoreno.com2013-12-02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更多

  

  說起來,我之“讀博”,純屬因緣湊合。1984年夏天,我完成碩士學業(yè),希望到北京工作。由于王瑤先生的大力推薦,北大中文系準備破例接納我這中山大學的畢業(yè)生。可到了學校這一關,被卡下來,理由是:既然好,何不讓他考博?于是,我有幸成為北大中文系第一屆博士研究生。此前,北大中文系諸多名教授,雖有招收博士生的資格,但或因本人謙虛(“我都不是博士,讓我怎么帶博士生”),或因一時找不到滿意的弟子,一直懸著。

  那一年,北大中文系共招收兩名博士生,除了原本就是北大教師的溫儒敏,剩下的就是我了。那時候,博士生宿舍三人一屋,開始我和學國際政治、學有機化學的同住,后又改為與治中國史、治法國史的為伍。這樣一來,我們的日常聊天,不能不“跨學科”。比起日后的師兄師弟師姐師妹互相提攜,合作無間,我們那一屆博士生,因同一領域人煙稀少,普遍養(yǎng)成與其他學科對話的習慣。記得1985年秋冬,我和錢理群、黃子平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系列文章發(fā)表,引起學界廣泛關注,北大研究生會曾專門組織討論,與會的包括文科各系的博士生,甚至還有理科的朋友。對新事物保持強烈的好奇心,除自家園地外,也關注其他學科的進展,在觸類旁通中獲得靈感與動力,這種做法與今日博士生教育的過于強調(diào)專業(yè)化,形成鮮明對比。以我有限的觀察,那一屆博士生普遍讀書認真,視野開闊,但學術訓練相對薄弱。這一局面的形成,與上世紀80年代的思想解放運動不無聯(lián)系,也與博士學位制度剛剛建立,各項規(guī)章制度不太健全有關。舉個例子,我的博士論文已經(jīng)寫完,正準備舉行答辯,忽然下來一個新規(guī)定:必須先通過博士資格考試,然后才能正式進入論文寫作。我們苦笑一聲,只好便宜行事,兩步并做一步走。

  制度不太健全,對于博士生來說,有好也有壞:學術訓練不足,這是缺點;但自由活動的空間很大,則很值得懷念。那一代人擅長獨立思考,保持開闊的胸襟與視野,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出來的。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在說到“啟蒙期”學術特點時,有這么一段話:“在淆亂粗糙之中,自有一種元氣淋漓之象。”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學術,包括創(chuàng)始期的博士教育,某種程度上可作如是觀。

  說來有點不可思議,我讀博士,從來沒有正正經(jīng)經(jīng)地上過專業(yè)課。除了必不可少的第一外語和第二外語,我的主要任務是讀書、思考,每周與導師王瑤先生進行一次學術對話,還有就是訪問校內(nèi)外相關專業(yè)的專家學者。1989年歲末,王先生去世,我曾撰寫《為人但有真性情——懷念王瑤師》,其中有一段話廣為傳誦:

  先生習慣于夜里工作,我一般是下午三四點鐘前往請教。很少預先規(guī)定題目,先生隨手抓過一個話題,就能海闊天空侃侃而談,得意處自己也哈哈大笑起來。像放風箏一樣,話題漫天游蕩,可線始終掌握在手中,隨時可以收回來,似乎是離題萬里的閑話,可談鋒一轉又成了題中應有之義。聽先生聊天無所謂學問非學問的區(qū)別,有心人隨時隨地皆是學問,又何必板起臉孔正襟危坐?暮色蒼茫中,庭院里靜悄悄的,先生講講停停,煙斗上的紅光一閃一閃,升騰的煙霧越來越濃——幾年過去了,我也就算被“熏陶”出來了。

  這段描寫并非“寫意”,而是“寫實”。我的“讀博”之所以如此瀟灑,既取決于王先生的個人風格,也與其時博士制度剛剛建立,尚無各種硬性指標有關。

  制度不太嚴格,外在束縛很少,既稀見獎勵,也難得懲罰。如此缺少競爭,是否會降低學術水準,我看不一定。并非百米短跑的你追我趕,而是跳水臺上的自我發(fā)揮,這種自由自在的讀書狀態(tài),更接近古人所說的含英咀華、沉潛把玩。讀書做學問,需要心平氣和、優(yōu)游從容。記得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曾提及大學課程太多,不適合于從事高深研究。在梅先生看來,對于讀書人來說,“閑暇”十分重要: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審其一人之生應有之地位,非有閑暇不為也?v探歷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積,橫索人我關系之復雜,社會問題之繁變,而思對此悠久與累積者宜如何承襲節(jié)取而有所發(fā)明,對復雜繁變者宜如何應付而知所排解,非有閑暇不為也。

  對于志向遠大并潛心于學者,“余裕”的重要性,起碼不下于常被提及的“壓力”。在講求規(guī)則嚴格管理逐漸成為主流話語的當下,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讀書”辯護,或許不無必要。即便在爭分奪秒的“讀博”階段,也不該時時刻刻念叨著那借以獲取學位的畢業(yè)論文。

  王瑤先生指導博士生,有幾點明顯與今日潮流不合,值得提出來討論。第一,不鼓勵研究生在學期間發(fā)表論文。理由是:不壘高壩,提不高水位;隨處發(fā)泄,做不成大學問。這還不算初出道者投稿時可能揣摩風氣,投其所好;或者發(fā)表后的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第二,不給學生出任何題目,只負責首肯或否定你的選題。理由是:所有好的學術選題,都內(nèi)在于研究者的趣味及能力,別人取代不了。更何況,對于學者來說,此舉生死攸關,正是研究生教學的重點。第三,碩士論文不要超過三萬字,博士論文不要超過十萬字。理由是:學位論文必須凸顯作者的眼光、訓練與表達能力,不能弄成臃腫蕪雜的史料長編。你可以有很多附錄,但正文部分必須干凈利落、嚴謹簡潔。王先生的這一“戒律”,日后有所松動,但基本思路沒變,即學位論文并非“以長為美”。

  王先生指導研究生的這“三大策略”——尤其是不給學生出題這一招,在我看來,實含至理。今日中國學界,不管是理工醫(yī)農(nóng),還是人文社科,名氣越大的博士生導師,越像運籌帷幄的“將軍”或“老板”,將眾多研究生編入自己的課題組,分派題目,合作攻關。這種工科教授得心應手的操作方式,用到文科,好處是學生上路快,而且旱澇保收;缺點則是可能限制學生才華的發(fā)揮,就好像是孫悟空永遠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清代大學者戴震說過這么一句驚心動魄的話:“大國手門下不出大國手,二國手、三國手門下教得出大國手。”為什么?我想,最大的可能性是:“大國手”所具有的無邊法力與無上威嚴,成了其“門下”自我表達以及突圍的巨大障礙;而“二國手”、“三國手”的“門下”,精神負擔小,放得開,故反而可能有大發(fā)展。對于真心希望“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學者來說,戴震的這句話值得仔細咀嚼。

 。ㄗ髡邽楸本┐髮W中文系教授)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