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五四時期的新文化運動喊出“打倒孔家店”,朱子學在此背景下是否遇冷?近年來,有人穿起漢服,國學熱升溫。朱熹思想對于當代文化還有現(xiàn)實價值嗎?
廈門大學哲學系教授樂愛國,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guān)項目“百年朱子學研究精華集成”首席專家。帶著以上這些話題,記者近日走進廈大,向樂愛國教授請教。
◆朱熹在民國時期不招人待見嗎?
出乎今天許多人的想象,樂愛國教授說,在五四時期那個儒學受到挑戰(zhàn)的年代,出現(xiàn)了兩部以《朱子》為題的兒童讀物。兩位編者,一位是中國童話開山祖師孫毓修,一位是新潮作家章衣萍;兩個版本都暢銷11年,幾乎每年再版一次。
關(guān)于朱熹生平事跡的闡述,最早可以追溯到他去世20年之后,門人黃榦所撰的《朱文公行狀》,《宋史·朱熹傳》、《宋元學案·晦翁學案》等均以此為依據(jù)。樂愛國教授說,這些史料和幾本朱熹年譜雖然有“為尊者諱”的成分,但800多年來,人們對朱熹的德行并無太多爭議。
《宋史》記載監(jiān)察御史沈繼祖劾朱熹十大罪狀,其中包括“誘引尼姑二人以為寵妾”等。樂愛國教授說,這些只是指控,并未坐實。直到民國時期,章衣萍以寫三角戀小說《情書一束》成名,但他筆下的朱熹仍是正面的。
民國時期學人吳其昌說,朱熹有“求真”、“求疑”、“鑒別真?zhèn)巍钡戎螌W態(tài)度。史學家白壽彝很佩服朱熹讀書的能力:讀書主張專一,有博學的本領(lǐng),加以懷疑精神,根本不預先存一個信仰的成見,一個字一個字地敲剝審問,致使一批批偽書體無完膚。
孔子評《詩經(jīng)》三百“思無邪”,周予同、傅斯年等人從朱熹的《詩集傳》看出幾分道氣,但也肯定朱熹敢直言二十四篇就是“淫奔詩”,這點最能表現(xiàn)他的懷疑精神。
“這些至少說明,在民國時期,朱熹仍是受到多數(shù)文人以及社會讀者所推崇的人物,把他當作教育下一代的典范!睒窅蹏淌谡J為,有關(guān)朱熹的不實之詞多出自今人之口,“他為人并不虛偽,只是學術(shù)氣重,反而顯得有點率真!
◆朱熹是什么樣的人?
白壽彝說過:“我們研究朱熹,對于‘朱熹是什么樣的人’這一問題,有先解決之必要!
在漳州任知府期間,朱熹提出核實田畝、隨地納稅的“經(jīng)界”,以減輕農(nóng)民負擔,遭到利益集團反對,一年后離任?v觀其仕宦歷史,白壽彝認為,朱熹對當時民生凋敝、朝野營私舞弊等都有明白認識,也能說出根本的解決辦法,“朱熹對于政治,有一個最基本的見解,就
是:治國平天下,須先從正心誠意起”。
“存天理,滅人欲”這句話,令今人炮轟朱熹“吃人”,但樂愛國教授認為“天理人欲”思想既具有心性論或倫理學的價值,也具有政治哲學的價值。民國時期學者李相顯的著作《朱子哲學》,從政治哲學的角度出發(fā),認為朱子這一思想主要是針對統(tǒng)治者說的。
“不同時代有不同語境,對某句話進行概念性解讀,可能產(chǎn)生諸多誤解!睒窅蹏淌谂e個例子,民國時期有人抨擊程頤“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一語,學者賀麟反駁道:“今日許多愛國志士寧被敵人殺害而不失其愛國之節(jié),今日許多窮教授寧貧病致死而不失其忠于教育和學術(shù)之節(jié),都是在有意無意間遵循著程頤的遺訓!
朱熹考中進士后的50年里,到外地做官有27年,在朝中做官才40天,家里常常斷糧,日子過得并不富裕。
“朱熹生前并非是一個已被樹起來的‘圣人’,只是一個落魄的學者而已!睒窅蹏淌谡f,朱熹去世后,靠門人說項,才獲得朝廷謚名追封。元朝皇慶二年(1313年)復科舉,詔定以朱熹《四書集注》試士子,朱子學才正式成為元明清三代官方哲學。樂愛國教授說:“這也說明,朱熹是有真學問的,人品也經(jīng)得起官方檢驗,誰會立一個有爭議的人做標桿?”
◆像牛頓一樣愛思考的朱熹
“嘗見高山有螺蚌殼,或生石中。此石即舊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卻變而為高,柔者卻變而為剛!比绻麤]讀過《朱子語類》,誰會想到800多年前的朱老夫子,會像坐在蘋果樹下的牛頓般“胡思亂想”?
黃榦稱其師“天文、地志、律歷、兵機,亦皆洞究淵微”。樂愛國教授說,朱熹研究過自然,因此,當今有不少學者研究朱子學與科學的關(guān)系,而這一研究至少應(yīng)追溯到晚清唐才常所撰的《〈朱子語類〉已有西人格致之理條證》。
清朝光緒年間,唐才常與譚嗣同在湖南瀏陽興辦算學館,提倡新學。唐才常曾發(fā)表文章,對朱熹有關(guān)自然的論述中與西方科學的相似之處做出闡釋,如在“天學”中列舉《朱子語類》:“今坐于此,但知地之不動耳,安知天運于
外,而地不隨之以動耶?”唐才常認為,“地動之說,朱子已發(fā)其端”。
樂愛國教授說,唐才常雖為朱子學的研究開辟新視角,但只是通過列舉的方式,沒有從理論上進行系統(tǒng)概括,“胡適最早從朱子學中發(fā)掘其科學精神之內(nèi)涵,引發(fā)了一場大討論”。
“格物”、“致知”出自《大學》,原指道德修養(yǎng)方法。朱熹在《大學章句》中將“格物”詮釋為“即物而窮其理”,類似于自然科學研究。之后,一些與西方科技有關(guān)的著作開始以“格物”題名,并由此向“科學”這一概念過渡。
自清末民初開始,一些學者對中國近代科學為什么落后的問題產(chǎn)生興趣。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領(lǐng)軍人物,胡適對朱熹十分崇敬,甚至認為“從某些方面來說,朱子本人便是一位科學家”,程朱對于“格物”的解釋“十分接近歸納方法”。至于有了這種方法,為什么科學會落后,原因有三:“科學的工具器械不夠用”、“沒有科學應(yīng)用的需要”、“他們既不講實用,又不能有純粹的愛真理的態(tài)度”。
吳其昌認為朱熹“實有‘實驗’精神”,是“中國稚弱的原始的科學思想之種子”,“不幸南宋所謂‘理學家’者,無一具晦翁(朱子)之頭腦,相率而誤入歧途,復歸于清談”。
◆朱子學緣何走紅民國時期?
要說民國學人對朱子學的推崇,有則逸聞頗能說明火爆程度。這一時期研究朱子哲學最大部頭著作,是李相顯60萬字的《朱子哲學》。時遇日寇燒殺,家院起火,家人勸李相顯外逃,他說:“獨不聞黑格爾之往事,當法軍入耶拿,猶執(zhí)筆寫作如故乎?朱子哲學若不脫稿,絕對不出大門!
伏爾泰推崇孔子,但黑格爾認為《論語》所講的是一種常識道德,樂愛國教授說,民國時期許多學人認為朱子學內(nèi)涵現(xiàn)代科學精神,特別是其“求真”、“求疑”精神,可以拿出來和西方哲學對話,顯示“民族自信”,像賀麟把朱熹、黑格爾作比較,認為兩人都強調(diào)“心與理一”,李石岑把朱子比作中國哲學史上的康德。
孔子講要孝敬父母,可沒解釋為什么要這樣做。朱熹提出“世道人心”的概念,認為孝之
天分實際就是“天理”,源自人間親情的孝,不只具有道德情感的意義,還成為天理所寓的義務(wù)和天職。樂愛國教授說,程朱理學尋求形而上的依據(jù),以解決形而下的問題,這個論辯過程就有了哲學的味道。
北宋張載提出“為往圣繼絕學”,樂愛國教授說這個“絕”并非“好”的意思,而是說明當時儒學已沒落。民國時期許多學人認為公元12世紀“新儒學”開山宗師是朱熹,朱子學為宋代理學之集大成。研究朱子學,是一項“接火種”的工作。
就當時社會形勢而言,湯用彤等民國時期學人推崇朱子學,認為朱熹“窮理”之說要比王陽明“良知”之說更接近于社會現(xiàn)實,賀麟就熱情洋溢寫道:“試看宋以后義烈彪炳民族史上的大賢,如文天祥,如方孝孺,如史可法,皆是受宋儒熏陶培植的人才!
賀麟(1902-1992年),曾赴美國、德國留學,解放后任教于北京大學,后調(diào)至中科院從事哲學研究。對于當年“打倒孔家店”對儒學造成的沖擊,他認為這恰恰是“儒家思想的新開展”,新文化運動最大貢獻在于掃除儒學僵化的軀殼和束縛個性的傳統(tǒng)腐化部分,顯露孔孟程朱的真面目。
人物簡介
樂愛國,廈門大學哲學系教授,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理事,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中國朱子學會常務(wù)理事,主要研究宋明理學、朱子學。
主持課題有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guān)項目“百年朱子學研究精華集成”、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朱熹《中庸》學研究”、中國社科院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之子課題“儒學對中國古代科學技術(shù)發(fā)展的影響”、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重大研究項目“朱子學研究叢書”等。出版著作有《朱子格物致知論研究》、《宋代的儒學與科學》、《為天地立心:張載自然觀》、《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科技》、《管子的科技思想》、《王廷相評傳》(合著)等,主編“朱子學研究叢書(《朱子格物致知論研究》、《朱子與閩學》、《朱子學與徽學》)”。發(fā)表論文200余篇,其中有關(guān)朱子學論文近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