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因漕運而生
玉河,這個早已被大部分北京市民遺忘的名字,曾在1992年的時候,被幾個老文保專家提起。
在一次慶祝盧溝橋修繕8周年的紀念活動上,時任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處橋梁所總工程師的孔慶普和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等四位著名學者一起,呼吁讓什剎海東側(cè)的后門橋(又稱萬寧橋)重見天日。
時隔多年,孔慶普仍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情景,他對記者說:“大家都知道,北京城有兩座元代建成的古橋,一個是盧溝橋,一個就是后門橋。盧溝橋已經(jīng)重見天日了,后門橋卻還在淤泥下面埋著呢!
1953年,后門橋被埋起來的時候,孔慶普正在當時的北京建設局工作,他對后門橋進行了勘測和實驗,對玉河,他有著比別人更多的認識。
“后門橋就跨在什剎海和玉河的連接處上!笨讘c普說。
于是,在那次紀念活動上,幾個老專家一起呼吁,希望恢復玉河的北段,這恐怕是第一次有人提出讓一條早已被人遺忘的“暗溝”重見天日。
由于各方面條件不成熟,這個呼吁并沒有成為現(xiàn)實。
這條“暗溝”為什么受到這些老水利專家的關(guān)注?這就必須提到郭守敬和他主持修建的著名的京杭大運河。
北京水系的發(fā)展建設過程,是以漕運供水為先導,同時解決城市生活用水,美化皇家環(huán)境的宮苑用水等工程開始的。而從金開始,元、明、清三代興修的眾多治水工程,奠定了今日京城水系的基本格局。
對于漕運這個概念,侯仁之曾經(jīng)在《古代北京運河的開鑿和衰落》一文中給予了清晰的介紹。
在封建社會,首都運河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把糧食運到都城,用以供應封建帝王及其龐大的官僚統(tǒng)治機構(gòu)的開支,這就叫漕運。其次才是各種貨物的運輸,主要也是供給都城的消費。
玉河作為一條人工漕運水道,其誕生的原因,侯仁之在文中做了解釋。
金朝在中國的統(tǒng)治雖只限于淮河、秦嶺以北的部分地區(qū),但還是想盡了辦法把華北大平原北部的糧食,經(jīng)由今衛(wèi)河、滏陽、子牙、大清諸河匯集到當時的海濱,然后再溯潮白河,逆流而上,輸送到通州。每年漕糧的數(shù)字少則數(shù)十萬石,多則百余萬石,不由水運,實在很難完成。沿途漕河都是利用天然河道,只是通州西至中都,約25公里,不得不開鑿人工運河。
據(jù)侯仁之所述,因為水源的問題,這項工程在金一代并沒有完成。原因是北京城中心比通州海拔高出約20米,水不能從低向高流,所以位于城東潮白河的水不能西引。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的水雖然可以引導,但永定河多年水患嚴重,由于當時工程技術(shù)的限制,引到城里容易導致水災。一直到忽必烈滅了南宋,統(tǒng)一中國,定都北京,元大都對于漕糧的依賴,已數(shù)倍于昔日的金中都,通水運之事又被提上日程。
在大都未建之前,當時杰出的水利工程師郭守敬,就曾建議引用玉泉山水以通漕運。但因5年之后新建大都城,玉泉山水已經(jīng)專為宮苑所用,引水濟漕只能另尋水源。
于是經(jīng)過將近4年的找尋,在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終于在昌平找到了一個泉眼,叫白浮泉,他的建議原文如下:
別引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經(jīng)翁山泊,自西水門入城,環(huán)流于積水潭,復東折而南,出南水門,合入舊運河,每十里置一閘,比至通州,凡為閘七。距閘里許,上重置斗門,互為堤淤,以過舟止水。
這段話不但說明了引水的來源和經(jīng)過的路線,說明了建立水閘和設立斗門的作用,而且非常明確地勾勒出了整個京城漕運水系的來龍去脈。
元朝統(tǒng)治者驅(qū)使全北京城的老百姓出工出力,第二年,河道就建成了。糧船可以從通州以南高麗莊經(jīng)閘河入北京城,停泊在積水潭。積水潭便成了當時元大都最繁榮的商貿(mào)中心,《元史·郭守敬傳》中曾對積水潭有“舳艫蔽水”的描寫,可見往來商船、糧船之多。
為此,這條在元代寬30多米的閘河,被命名為“通惠”。元大都城內(nèi)的積水潭是通惠河漕運的終點碼頭。白浮泉水自積水潭向東南,流經(jīng)澄清閘、萬寧橋(地安橋,俗稱“后門橋”)、東不壓橋、北河沿、南河沿出皇城,過北玉河橋(原址在今貴賓樓飯店西南側(cè)),沿臺基廠二條、船板胡同、泡子河入通惠河。那時,作為漕運入京城的重要一段,通惠河兩邊并未居住太多的達官貴人,多是老百姓和商戶。雖為皇家輸送物資的渠道,通惠河兩岸的景色卻與皇城內(nèi)的威嚴肅穆完全不同,這條人工開鑿的運河帶著濃濃的平民氣,清冽的河水滋養(yǎng)了兩岸的市井文明。
在通惠河開通的同時,元大都也建成了。作為京杭大運河的重要一部分,漕運的糧食基本都通過這條運河運入北京城,這是通惠河最繁榮的一段時間。
此時,還沒有玉河這個名字,今日的玉河那時是通惠河位于宮城東側(cè)的一段河道。
在2000年修復萬寧橋的時候,人們從萬寧橋身東側(cè)挖到了四只形狀怪異的古代鎮(zhèn)水獸,經(jīng)過專家的鑒定,為元代所雕刻。
它們被深埋在淤泥中,卻清晰地佐證了這段河道曾經(jīng)的繁華。
“御河”的哀傷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帶兵入元大都,元朝滅亡。
當時朱元璋定都應天,為南京,以開封為北京,大都改為北平。燕王朱棣受封駐守北平。朱棣后來發(fā)動“靖難之役”,從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手中奪取了皇位。登上皇位的朱棣,把皇都遷到了他的起家之地北京。
重修皇城是必然,但是皇城的改建,對整個北京城水道的影響巨大。
朱棣建都之前,曾經(jīng)大興土木,把元朝的皇城向東、西、南三面,各自開拓了一些距離,其結(jié)果,原來繞經(jīng)皇城東北及正東一面的運河,有一段被圈入皇城中,糧船就再沒有通過這段河道入城的可能了。
專門為皇城供給糧食物資的這段運河,被老百姓叫成了“御河”,取御用之河的意思,它再也不是京杭大運河漕運線路的一段,而變成了為皇家服務、輸送物資、排泄暴雨、為撲滅火災供給水源的皇城內(nèi)河。
“御河”這個名字被叫俗了,也就成了玉河。
自明朝開始,玉河從什剎海前海東端出水口起,經(jīng)萬寧橋后,先后經(jīng)過今天的東不壓橋胡同、東板橋胡同、北河沿胡同、北河沿大街、南河沿大街、正義路,最終流入北京內(nèi)城南護城河。
老百姓一般稱萬寧橋到東不壓橋這一段為“玉河北段”,進入皇宮城墻內(nèi)的一段為“玉河南段”。
除了河道改造這道硬傷,水源的枯竭也導致整個通惠河水系的逐漸衰落。
明朝初年,作為通惠河水源地的白浮泉枯竭,水源斷流。此時的通惠河上已經(jīng)不能行舟,因此,從通州以南張家灣運河碼頭到北京城,主要全靠陸運了。
雖然在明朝有好幾次疏通通惠河的建議,但因為水源有限,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以至于到后來,明朝的皇室和大臣們幾乎對通惠河絕望了。
嘉靖年間,禮部尚書桂萼上書皇帝,字里行間透出對通惠河全河通航的消極情緒:
蓋京師之地,西北高峻,自大通橋下視通州,勢若建瓴,而強為之,未免有害,非徒無益而已。
侯仁之認為,其實并非天然地勢所限,而是因為水源缺乏,明朝不從開源著想,單從疏導下游用力,所以導致郭守敬修的這段運河河道再沒能通航。
除此之外,在明清兩代,北京城內(nèi)又修建了一些新的水道。
在朱棣修建新皇城的時候,將北城墻南移,利用高梁河、積水潭為北護城河,南移內(nèi)城南墻,新開了前三門護城河;東西護城河仍然按照元朝舊址,分別向南延伸和前三門護城河接連,由東便門出大通橋入通惠河。
白浮泉斷了流,新的水道只能起到排水的作用。護城河的流向,是從玉泉諸水經(jīng)長河由德勝門西水關(guān)入積水潭,至什剎海前海分兩支,一支經(jīng)地安閘循玉河南流入前三門護城河,一支經(jīng)西壓閘——三海閘入北、中海,向南從南海東岸日知閣流出,經(jīng)外金水河(織女河、玉帶河、菖蒲河)入玉河。另一支經(jīng)蠶壇閘(今北海公園內(nèi))南流過濠濮澗南流入筒子河。紫禁城內(nèi)金水河由西北筒子河水關(guān)入城,沿西側(cè)南流,從紫禁城東南城墻下流入東南筒子河。
此后又過了100多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到四十二年(1553~1563)修筑外城,開挖了外城護城河,匯入通惠河。到1953年護城河填埋前,內(nèi)外護城河總長41公里左右。
到了清朝乾隆十四年(1749年)冬天,開始了昆明湖擴建工程,使“新湖之廓與深兩倍于舊”,并且“為閘、為壩、為涵洞”,以控制蓄泄。這是北京城最早出現(xiàn)的一座人工水庫,接濟了城內(nèi)用水,擴建了海淀園林。
同時,導引西山碧云寺和臥佛寺附近的泉水,流經(jīng)玉泉山,匯入昆明湖,擴充了昆明湖水系。同時,開辟高水湖、養(yǎng)水湖、使水次第節(jié)蓄,灌溉京西農(nóng)田。
此外,清代還修建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文化河”。
改建什剎海水道,積水潭水則沿著“李廣橋溪”直通前海,再轉(zhuǎn)入后海。
至此,以玉泉山為源頭,以通惠河為結(jié)束的玉泉山水系形成,皇城四周的筒子河、城墻周邊的護城河以及一水相連的內(nèi)城六海,構(gòu)成了北京的主要水系。
到清代末年時,幾乎已被北京老百姓遺忘的玉河南段,早已退出了京城運河水系,成為了宮苑內(nèi)的一角風景。
民國期間,由于連年戰(zhàn)亂,河湖建設停滯不前,民國政府1929年曾對全城河道進行過調(diào)查和規(guī)劃。1934年制定了《北平市河道整治計劃》,但未能實現(xiàn)。
后來,由于玉河水日益減少,民國政府開始自南向北將部分玉河改為暗溝。在民國時期,被改為暗溝的,也不只是玉河。
民國十三年(1924年),自前三門護城河南水關(guān)到東長安街改成了暗溝,上面填平植樹,兩岸修路,東岸稱正義路,西岸稱興國路。后來又將兩路中間辟為街心公園,兩路統(tǒng)稱正義路。
民國二十年(1931年)自東長安街到望恩橋(東安橋)也改成了暗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1年開始全線疏浚玉河。當時,因為不能經(jīng)常由什剎海向玉河放水,所以玉河常年流淌污水。
1953年,修建了四海下水道,玉河在東不壓橋被截斷,只留有直徑50厘米的倒虹吸管,當作什剎海放水沖刷下游河道之用。由于經(jīng)常排放污水,衛(wèi)生條件較差,1955年開始施工將玉河全線改為暗溝,工程于1956年11月完工。至此,玉河整條河道均被蓋板遮住,鋪設排水管線,徹底成為了地下暗河。
昔日的運河之上,許多民房一座座地搭建起來。很快,這里徹底變成了居民區(qū),再看不到一點古代河道的痕跡了。
玉河,從此消失在北京地圖中。
修平安大街挖出玉河遺跡
被埋在一堆民房之下的玉河,已經(jīng)成為了只活在史書中的傳說。
上世紀末,一些古老的瓷片和石塊,讓考古專家們興奮不已——消失了快100年的玉河終于露頭了。
1998年4月3日,在平安大街施工過程中,工人們在東吉祥胡同北口發(fā)現(xiàn)了古代城磚砌筑的河堤。
這是一個不尋常的發(fā)現(xiàn),很快,文物專家就對這處遺址進行了挖掘清理,挖出了作為玉河存在重要證據(jù)的鎮(zhèn)水獸,現(xiàn)在存放在北京石刻博物館。
從河堤遺跡可以看出,河道為西北-東南走向,寬6米,距地表深約6米,底部鋪有石條,他們初步斷定,此處正是靠近東不壓橋南側(cè)的玉河堤岸。
平安大街建成后不久,恢復玉河北側(cè)河道,被列入2002年頒布的《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guī)劃》之中,在恢復河道之前,首先要完成的是玉河遺址的考古。
根據(jù)《北京玉河2007年考古挖掘報告》中的確切描述,這次發(fā)掘的玉河遺址位于北京市東城區(qū)交道口街道辦事處和景山街道辦事處的交界處。
玉河通過北京城中軸線上的萬寧橋(地安門橋、后門橋)與什剎海相連,考古專家把玉河遺址考古區(qū)域分為A、B、C三個區(qū)域。
從萬寧橋向東,沿東不壓橋胡同南下到與雨兒胡同交界處,為B區(qū),再向東南折沿東不壓橋胡同南下到東不壓橋,東不壓橋南即為地安門東大街,為A區(qū),越過地安門東大街到東吉祥胡同、東板橋街與北河沿胡同交界處,然后沿北河沿胡同東向北河沿大街,為C區(qū)。
在A區(qū)的挖掘中,最重要的兩處發(fā)現(xiàn)是東不壓橋、玉河庵兩座遺址。
《北京玉河2007年考古挖掘報告》中記述,考古專家們在碎磚、瓦片、水泥塊、預制板和大量瓷片中挖出了東不壓橋橋基及其燕翅、裹頭(橋梁靠橋基兩側(cè)部分)遺存;河道遺存;玉河庵山門及東配殿的基址;此外還出土了銀錠鎖、瓦當、玉河庵碑河瓷片等等。
至此,玉河的輪廓慢慢清晰了起來。
東不壓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一座東西向的石橋,位置就在東不壓橋胡同的南口外,在原來地安門大街街心稍偏南的地方。
“東不壓橋”這個名字,也有典故。明代中葉的《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稱其為步糧橋,也稱步量橋。意思是說橋身被皇城占去一半,橋身之窄,可以用步測量。至于“東不壓”則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說,明清兩代的皇城墻就從半邊橋上越過,但是并沒有壓住橋身,所以叫“不壓”,也有說,是民國后又改稱不壓橋,意思是說皇城拆除,石橋如釋重負。
因為在地安門西大街北海北門稍東位置,有一座同樣、同名、同一功能的石橋,所以人們分別把它們稱為東、西不壓橋。在民國初年拆皇城時,這兩座橋一并拆除了。20世紀50年代,河道改為暗溝,辟成胡同,稱原來河道的南北方向段為東不壓橋胡同,“東不壓橋”沒了,但這個奇怪的名字,保存了下來。
而玉河庵,則是專門為玉河所造的一座尼姑庵。在乾隆《京城全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玉河庵所在的位置,就在東不壓橋引橋北側(cè)。
圖上顯示,該庵平面長方形,西北、東南向,可見其正殿三間,正殿東、西配殿各三間;后殿三間,后殿、東配殿三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