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西安是世界性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古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起點城市?梢哉f,歷史文化是西安最鮮明的城市特色,也是西安最獨特的城市魅力。近年來,西安市在加快建設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的進程中,特別是隨著五項重點工作的不斷推進,歷史文化氣息越來越濃,城市文化底蘊越來越厚重,人文生態(tài)環(huán)境越來越好,來西安零距離感受和體驗歷史文化的游客越來越多,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已然成為提升西安形象、加快西安發(fā)展的無價之寶。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在新的歷史時期特別是建設絲綢之路新起點的征程中,無論是西安曾經(jīng)的輝煌歷史還是今天的重要使命,都要求必須進一步彰顯西安歷史文化的厚重感,切實成為展示絲路歷史文化和傳承華夏文明的重要窗口。為此,建議當前亟須做好3個方面的工作。
廣泛普及西安歷史文化知識
“一城文化,半城神仙”,是對西安城、西安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的形象表述。作為生長和生活在西安的人,學習西安歷史文化知識,彰顯西安城市精神責無旁貸。建議全市分3個層次抓好歷史文化知識的學習與普及。
——率先抓好全市黨政干部的學習普及。前不久,西安市地方志編發(fā)了《西安歷史文化干部讀本》,對于廣大干部進一步深入學習和了解古城歷史知識,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很有幫助。市級有關主管部門應在抓好學習這本書的基礎上,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要集中組織一些相關內容的專題講座來深化干部的學習,通過邀請專家學者講解西安歷史文化,提升干部的歷史文化涵養(yǎng)。二是要采取一些硬性要求來強化干部的學習,如通過網(wǎng)上考試等形式,強化干部的歷史文化素養(yǎng)。
——認真抓好大中小學生的學習普及。西安是全國有名的教育大市,各類學校眾多,學生數(shù)量龐大,在學校組織學習好西安歷史文化知識意義重大,有利于西安更好地走出陜西、走向世界。建議我市教育部門加強與省級教育部門的溝通聯(lián)系,與學校一道酌情研究具體可行的方案,有組織的在學校開辦專課專講,大力在學生中間普及西安歷史文化知識。同時,各級黨委政府還要深化與大學院校的合作。如設置一些專項資金,有重點的在一些有條件的大學里定向培養(yǎng)一些學習外語特別是中亞語言的人才,為促進絲路文化交流儲備人才力量。
——積極抓好市民群眾的學習普及。市上要通過電視、報紙、網(wǎng)絡等各類媒體,利用圖書館、社區(qū)書屋等各個渠道,采取發(fā)放書籍、圖片展覽、講座講壇、宣傳公益廣告等各種形式,積極在全市開展學習西安歷史文化活動,提高市民群眾西安歷史認知度和城市文化自豪感。
著力加強西安歷史文化宣傳
“西有羅馬,東有長安”,這是對西安歷史地位的充分肯定。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把西安輝煌歷史宣傳好,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近年來,隨著西安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西安在對外宣傳方面有了長足發(fā)展,特別是通過開展“兩報進京”等一系列活動,有力地擴大了西安的影響力。當前,亟須抓住建設絲綢之路新起點的有利時機,從4個方面全力打造和創(chuàng)新宣傳媒介,著力加強西安的歷史文化宣傳。
——加快申辦西安絲路衛(wèi)視步伐。西安作為絲路上最重要的起點城市和最耀眼的核心城市,能夠率先開辦絲路衛(wèi)星頻道,對于推進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文化交流十分重要,這不僅是西安黨委政府的期待,更是古城千萬人民的心聲。當然,在申報開辦過程中,會面臨許多現(xiàn)實困難,但必須緊緊抓住共建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的歷史機遇,切實加大申辦力度、加快申辦步伐,更加有效去協(xié)調、溝通和申請。
——不斷創(chuàng)新《西安日報》現(xiàn)有版面!段靼踩請蟆沸略鲈O一個“天下長安” 欄目,對于擴大西安的宣傳是一個有益創(chuàng)新。當前,還需進一步創(chuàng)新現(xiàn)有版面,要充分借鑒其他副省級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的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南京日報》的“風雅秦淮”欄目,《沈陽日報》的“盛京文檔”欄目,《成都日報》的“天下成都”欄目,《開封日報》的“名城開封”、“汴梁人物”欄目等等。建議以每周固定的形式再增設1-2個宣傳西安歷史、講述絲路風情的欄目,如設置“長安絲路”、“周秦漢唐”等這樣名稱的欄目,同時還可在欄目中加設有一處小外語角,用外語對西安著名旅游景點以及歷史人物、故事予以介紹等等,總之就是要充分利用黨報這個陣地宣傳好西安及其歷史文化。
——精心打造《長安大講堂》品牌。今年以來,市委宣傳部整合了我市各級各類大講堂資源,推出了《長安大講堂》,力求把其打造成為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講壇,更好地提升干部群眾素質和西安對外影響力。筆者以為,這個立意非常好,但要注重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戰(zhàn)略,除了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西安講座,還應積極拓展和延伸其功能,積極走出西安去宣講。比如說,精心籌劃和準備好絲路專題講座,讓《長安大講堂》一路向西傳播,最后能夠進入中亞地區(qū)開講,如到我市締結的絲路友好城市――撒馬爾罕宣講,更好地促進雙方歷史文化的交流。
——充分用好用活新興媒體。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普及,當今時代運用新興媒體做好宣傳工作已漸成主流。西安的歷史文化宣傳,也必須著眼于這些新情況新特點,在堅持用好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tǒng)媒體的同時,也要充分用活網(wǎng)站、微博、手機等新興媒體,積極通過建辦網(wǎng)站、開通微博等多種宣傳渠道,把西安歷史文化更及時、更廣泛、更生動地傳播好。
充分展示西安歷史文化魅力
“穿越五千年、今朝更好看”,這是新時期西安人民的自信宣言。事實上這也是西安市歷史文化保護和現(xiàn)代城市融合發(fā)展的生動實踐。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通過一系列大策劃、大保護、大動作,先后建設完成了像大雁塔廣場、大唐芙蓉園、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等一大批歷史文化民生工程,極大地改善群眾生活環(huán)境的同時,有力地展示了西安歷史上著名文化標志。最近又完成的西安市城墻南門區(qū)域綜合改造工程,高聳壯觀的箭樓和美麗多姿的護城河,再度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好評,完全可以想像到將來隨著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八水潤西安”、秦嶺北麓生態(tài)保護等重點工作的推進實現(xiàn),古長安、新西安將會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此,為歷史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的成果得到更充分的展示,筆者建議,在做好這些大工作的同時還須著眼精細化,深度挖掘西安歷史文化底蘊。
——保留好歷史記憶符號。城市歷史一種是文字記錄,一種是建筑的記錄。建筑能在城市歷史的長河中留下許多符號,這些歷史遺存、歷史記憶,不但會保持城市的連續(xù)性,更能體現(xiàn)城市文化底色。比如說西安全城的數(shù)千個街巷名稱:貢院門、書院門、竹笆市、琉璃街、教場門、端履門、炭市街、麥莧街、車巷、油巷等等,將來不管城市如何發(fā)展,都應盡可能地完整保留下來,同時建議在每個街巷口,都做一個解說牌,把其名稱的歷史緣由和出處加以說明,讓人一目了然,讓城市的厚重感更強一些。
——標注好歷史文化痕跡。作為十三朝古都,歷史上有太多太多的記載都發(fā)生在這座古城,雖然今天我們已無法見其身影,但繼續(xù)要加大考證研究力度,不斷尋找其蹤跡,找到一處,標注一處,哪怕只是在一處空地處或是一處商場口,都應立塊牌子以文化的形式,或一首詩,或一段文字,或一張圖片,把曾經(jīng)發(fā)生在這里的又早已被淹沒于歷史的人物或故事體現(xiàn)出來,營造好滿城皆歷史、處處是文化的城市氛圍。
——創(chuàng)作好歷史文化故事。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張騫》《長恨歌》等一批優(yōu)秀劇目,都很好的再現(xiàn)了漢唐歷史風貌,提升了西安文化魅力。當前,還要進一步集中全市力量,匯集各種資源,積極開發(fā)和創(chuàng)作更多更好地反映西安歷史的文化作品、文藝劇目,讓西安深厚的歷史文化以文化藝術的形式注入鮮活的生命力,變得更加可視、可感、可消費。
——推廣好歷史傳統(tǒng)美食。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無論古人還是今人都是如此。在西安的歷史上,許多食材原料、許多水果和美食就是通過絲路由西域傳到西安或從西安走向世界的。可以說,歷史傳統(tǒng)小吃,不僅僅只是代表一種飲食、一種技藝,更體現(xiàn)的是一種記憶、一種文化。因此,對在西安本土已生根發(fā)芽的民族飲食文化(如北院門清真飲食文化)、關中傳統(tǒng)著名小吃(如大家熱議好評的“習連套餐”)等等,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幫助他們做大做強飲食文化產(chǎn)業(yè),更好地走出西安、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