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文體-正文
作為博物學家的李時珍
王 麟
//agustinmoreno.com2017-09-29來源: 科技日報
分享到:更多

  成書于1578年的《本草綱目》可謂家喻戶曉,這部包含52卷、長達190萬字的傳統(tǒng)中醫(yī)文化巨著,甚至享有比《黃帝內(nèi)經(jīng)》更高的知名度,而他的作者李時珍,這位只考中秀才的民間醫(yī)生,也作為中國赫赫有名的“藥王”、和南齊數(shù)學家祖沖之齊名的科學巨匠,聲譽遠播海內(nèi)外。

  拂去歷史的煙塵,當我們以現(xiàn)代科學的眼光審視這部藥學典籍,會發(fā)現(xiàn)其內(nèi)容包羅萬象,花鳥魚蟲、飛禽走獸、草本植物、各類礦石,應有盡有,甚至還有很多早期帶有巫術(shù)意味的咒語、民俗和讓人匪夷所思的奇方異藥。在很多研究者看來,與其說《本草綱目》是一部藥學大全,不如說是一部內(nèi)容豐富的博物學著作;與其說李時珍是“藥王”,不如稱之為“博物學家”更為貼切。

  博物學是一門古老的科學,也被稱之為“自然歷史”,屬于西方舶來語,在我國古代有一種書與之相似,就是“類書”:西晉張華的《博物志》,唐代徐堅的《初學記》,北宋李昉的《太平御覽》,南宋王應麟的《玉!罚鞔踣叩摹度艌D會》,清代張英的《淵鑒類函》等,都屬于古代著名的百科全書。而博物學所代表的是與自然哲學不同的知識類型,學科特點是致力于對具體事物的研究與辨識,而不去探討事物的一般本質(zhì)。如果按照科學研究的階段劃分,博物學屬于科研最初的唯象階段,著眼于對研究對象的采集、分類、命名等工作,而不是觀念的演繹。

  用博物學概念作為標尺,對比《本草綱目》就會一目了然。不可否認,李時珍撰寫《本草綱目》的最初目的,是為了整理中醫(yī)典籍,然而無心插柳,他卻對博物學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在長達30年的研究中,李時珍參考了前人數(shù)百種著作,對資料進行甄別匯總,針對文獻的錯訛進行實地考察,辨別真?zhèn),這種實事求是的作風奠定了他作為博物學家的基礎。

  更重要的是,李時珍還獨辟蹊徑,首創(chuàng)“以綱挈目”的體例,在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對眾多藥物分門別類加以編排,做到“博而不繁,詳見有要”。在藥物分類上,他擯棄了歷代中藥典籍對所載每種藥物采用的“上、中、下”三品分類法,采用了更加科學的“析族區(qū)類,振綱分目”的手段,把《本草綱目》分為16部,60類,合成 52卷,插圖1000余幅,附藥方11096個,記載植物藥1195種、動物藥340種、礦物藥357種。

  16部相當于16綱,包括“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蟲、鱗、介、禽、獸、人”,60類相當于60目,是對“部”的二次細分,比如“禽部”,分成“水禽、原禽、林禽、山禽”等4個目,“草部”分成10個目,“果部”分成6個目等。從16部的排序來看,是遵循“從無機到有機,從低級到高級,從植物到動物”的生物進化順序,這種思想與19世紀達爾文的進化論不謀而合。還有研究者認為達爾文在研究進化論時,多次引用《本草綱目》所記載的資料。

  這種“以綱挈目”的科學分類方法比近代生物分類學奠基人、瑞典生物學家林奈提出的類似思想要早一個半世紀。曾有研究者在評論李時珍獨創(chuàng)的植物分類方法時說,它在內(nèi)容上要比林奈的植物分類體系更加豐富,李時珍的分類原則遵循了生物進化規(guī)律,而林奈的分類卻與自然界的真實秩序相違背。

  《本草綱目》在明代問世之初,只在醫(yī)學圈里小范圍流傳,影響力并不大。但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這部書在海外卻獲得了非同一般的反響,先后被譯成日文、朝鮮語、拉丁文、法文、俄文和德文等,促進了歐洲植物學的發(fā)展,開拓了西方醫(yī)藥界的視野!侗静菥V目》作為一部卷帙浩繁的百科全書,受到西方博物學家和生物學家們的推崇與喜愛。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