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很多人津津樂道德國人的“特點”,諸如守時、整潔、古板等等,但在德國生活一段時間,就知道德國人過日子,也是“一種米養(yǎng)百樣人”,許多“刻板印象”其實靠不住。
不過,身為文化背景不同的外來者,和德國人交往多了,又確實會發(fā)現一些有趣而耐咂摸的細節(jié),久而久之,還是不免私心里給他們總結出一點共性。例如,我認為,德國人特別珍視他們生活中那“一畝三分地”內的東西,用中國成語,可叫作善于“敝帚自珍”。
最近一次有此感觸,是圣誕假期去一位老教授家做客。在一次采訪中認識了這位法蘭克福大學經濟學教授舍福爾德,而熟悉起來卻是因他主動帶我去參觀法蘭克福的歌德故居。作為經濟理論史專家,他對歌德家中藝術藏品、家居裝飾、逸聞趣事如數家珍,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實在讓我稱奇,直到去了他家,才有了答案。
老教授住在城中一套老式公寓里,室內裝潢頗有歌德故居遺風,最令人震撼的是藏書之多,在書房、走廊、起居室、臥室,只要有空出的墻面,全都打上了直至天花板的書柜,滿滿當當,讓人嘆為觀止。我觀摩了一番,發(fā)現除了經濟學、文學、哲學類書籍和工具書外,還有大量法蘭克福當地風俗、歷史、人文叢書,一套《法蘭克福城市商貿史》就占滿了一格書柜,一些相關展覽的材料也被他用心標記留存,難怪他對18世紀歌德青年時期的生活環(huán)境如此熟稔。
除了藏書,舍福爾德家還是個小型博物館:一個青綠色銅質人頭像擺放在客廳顯要位置,這曾是他故鄉(xiāng)一口老井邊的裝飾,四十年前被拆除時被他家花錢買下保存起來;客廳墻壁正中掛著一大幅修道士畫像,出自他夫人家鄉(xiāng)圖林根地區(qū)18世紀一位小有名氣的畫家;其他一些版畫、雕塑,也是他夫婦兩家人收集的當地藝術家之作;另外,教授的父親是位考古學家,因此他還特意淘來一套實木陳列柜,擺放父親留下的零星石頭器皿。林林總總,著實精致耐看。
欣賞的過程中我忍不住問,為何會這么青睞本土藝術家的作品?我內心猜測,或許因財力不足只好退而求其次?舍福爾德教授卻很平淡地回答:“這些作品很美,不是嗎?如果連了解他們的人都不去欣賞,還會有誰記得他們呢?”
聽到這話,我才豁然明白為什么他得知我沒去過歌德故居后會自告奮勇當導游,而且每年還給歌德故居捐贈一筆不小的維護費用,為什么他要定期邀請學生來家中一起讀詩、給他們講講城市歷史。對他而言,這首先是樂趣,但可能更多是種責任。
慢慢地,我又想起許多與舍福爾德教授有相似心意的朋友。在圣誕節(jié)前,我收到另一位退休老教授的新書,介紹他家鄉(xiāng)埃森市一百年來居民互助共建住房的傳統與沿革;七十多歲的“老”朋友盧茨,退休前是商人,現也開始著書立說。他出生于原東普魯士地區(qū),二戰(zhàn)前當地居民被俄羅斯人驅逐而四處流散,現在,他聯系到已過耄耋之年的兒時鄰居們,誓將這一段很多德國人都并不清楚的歷史親歷記錄下來。另外,每逢朋友初次造訪,盧茨都特別熱心地帶他們去附近奧登瓦爾德森林中參觀一段不過三五米長的古羅馬長城遺址——二戰(zhàn)后,這段墻曾被拆毀,是盧茨與他的朋友們費心費力,搜羅來原來的墻磚將其重建。這些事帶不來名與利,他們真正的動力源于“敝帚自珍”——自己所了解、經歷、擁有的東西不去珍惜、發(fā)掘、保護,那還會有誰去做呢?
往深處想想,更覺得德國風氣如此。不僅個人珍視屬于他們的經歷與文化,城市亦然。德國以小城為主,大部分都不出名,但我所到過的城市中,總會有一處或多處精心維護的博物館,記錄當地特色的風土人文。僅在法蘭克福周邊,葡萄酒小城呂德斯海姆有德國第一座機械樂器博物館、一座中世紀酷刑博物館,昔日出產寶石的小城埃德斯坦也專有博物館陳列各類奇妙的礦石,盡管有些熱鬧有些寂寞,都不妨礙它們?yōu)楫數厝吮A粢环莳氂械挠洃浥c味道。
人們常說德國人熱愛文化,不如追問這份熱愛從何而來。文化的要義,一在潛移默化,二在傳承,前者需要審美、感悟與樂趣,后者需要責任與行動。德國式的“敝帚自珍”,從熱愛身邊的文化做起,僅這一點就值得中國人好好學學。
陳 才:作家們要學會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2010-09-02 |
有車博士無車模 2011-09-14 |
管克江:讓外來人才助力經濟復蘇 2012-06-19 |
唯有書香最誘人 2012-10-11 |
莫言熱 2012-10-12 |
吳黎明:柏林“8分鐘轉火車”的背后 2013-08-27 |
文史哲:婚姻如何“且行且珍惜” 2014-04-15 |
大眾話題:德國最古老銀行330年不倒的啟示 2014-11-06 |
德國最古老銀行330年不倒的啟示 2014-11-06 |
馮雪珺:對“平庸之惡”說不 2015-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