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期,美國航天局拒絕中國研究人員參加一個天文會議的事件引起多名美英重量級科學家不滿,號召抵制會議。在巨大輿論壓力下,發(fā)起禁令的美國國會議員弗蘭克·沃爾夫連忙辯稱,是美國航天局“錯”了,“曲解”了禁令適用范圍。
在發(fā)給美國航天局局長查爾斯·博爾登的公開信中,沃爾夫把禁止中方人員出席天文會議的責任推給了美國航天局。他稱,“沃爾夫條款”不禁止涉及中國個別人員的活動,“除非他們是中國政府的官方代表”。
沃爾夫似乎很無辜。實際上,在2011年度美國財政開支法案中,正是擔任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商業(yè)、司法、科學及相關機構小組委員會主席的沃爾夫,塞進了這個以他命名的條款,其具體內(nèi)容是,禁止美中兩國之間任何與美國航天局有關或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協(xié)調(diào)的聯(lián)合科研活動。
在致博爾登的公開信中,沃爾夫與以往一樣,繼續(xù)大肆污蔑中國竊取美國的軍事與商業(yè)機密,并聲稱,如果美國與中國開展航天合作將給予中國更多竊取機密的機會。此外他還聲稱,舉辦國際天文會議的艾姆斯研究中心領導層在此次事件中表現(xiàn)“有問題”,該中心已成為“一系列不恰當、有可能非法的活動的老鼠窩”。
美國一些政客長期以來抱著冷戰(zhàn)思維不放,對中國持有偏見,沃爾夫就是其中一個代表。他多次公開宣稱,“中國是一個活躍、富有侵略性的間諜威脅”。在他們眼中,恐怕很難有來自中國的人士與企業(yè)能逃脫“間諜”之嫌。
事實上,正是在沃爾夫之流的鼓噪下,美國航天局對華禁令不斷得到加強,最終所有中國人都成為不受歡迎的人士,中美在航天等高科技領域的合作不斷受到阻撓。
中美是當今兩個重要的航天大國,甚至最近在美國熱映的大片《地心引力》還專門安排了美國宇航員使用中國航天器的情節(jié)。中美兩國需要在航天以及相關科技領域增進互信、加強交流,這種交流并非只有中國受益,而是對雙方在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和空間科學等領域的發(fā)展都有益。
今年6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加州安納伯格莊園會晤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時就強調(diào),中美雙方要始終從戰(zhàn)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出發(fā),牢牢把握中美關系正確方向,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一條新型大國關系之路。
從合作共贏的角度來看,禁止中美航天合作的“沃爾夫條款”及其背后的冷戰(zhàn)思維,無疑是這條道路上一塊巨大的“攔路石”,是時候?qū)⑺鼜氐浊宄恕?/P>
。ㄐ氯A社華盛頓10月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