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才能展現(xiàn)真正的自信氣度
記者:您覺得,新時代我們保持文化自信,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李德順:個人以為,新時代我們保持文化自信,首先要在民族認同、歷史認同的基礎上,確立自覺的主體擔當意識。這種文化自信,是對我們自己的主體、歷史與文化的認同。
這里的主體,是指歷經(jīng)無數(shù)劫難而愈顯生命力,如今已有近14億人口、56個民族的中華民族整體。當我們說“我們中國”時,不能忘記中華民族的由來和經(jīng)歷,不要輕率地割裂這個整體,不可僅僅用歷史上某個時段、某個區(qū)域、某種樣態(tài)或某個流派的榮辱得失,來代表這個偉大的主體。否則,或者會因某種一時的苦難,或者會因某種一時的輝煌,而忘記了真實的歷史,只看見“搽了粉的臉蛋”,看不見民族的“脊梁”,從而失去踏實的自我。
主體認同基礎上的歷史和文化認同,就是正確地總結歷史經(jīng)驗教訓,充分認識無論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的得失成敗,都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權利和責任。我們是中國人,骨子里流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血液。因此對傳統(tǒng)文化無論頌揚還是反思,無論贊美還是批判,無論改造還是創(chuàng)新,都是我們自己的權利和責任。
保持文化自信,首要的問題是要重新自覺地把握文化的主體性尺度。具體說,我們要積極培育健全的主體意識,堅定地站在中華民族主體的立場上,實事求是地正視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理解并珍視自己的歷史和現(xiàn)實,自覺擔當起中國人作為中華文化主體的權利與責任!白孕拧辈粦撌且粋口號化的字眼。我們應有自信的表現(xiàn),不是把這個口號多喊幾遍,歸根到底是要自覺地把這些權利和責任擔當起來。真正的自信,不是自我封閉,也不是自以為是,唯有實事求是,直面現(xiàn)實,既不回避困難也不隨波逐流,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目標而不懈奮斗,才能展現(xiàn)真正的自信氣度。
法治文化是法治中國應有的文化面貌
記者:法治文化是您的研究領域。近年來,我國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請您談談建設法治文化的意義。
李德順:我們需要充分認識法治文化在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中的根本性質、地位和意義。
首先,法治文化是法治中國應有的文化面貌。法治文化意味著使法治不僅僅是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基本方略,而且成為人民所依靠、信任、習慣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如果說法治中國所構筑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基礎,那么法治文化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面貌,則是這一基礎上必然綻放的文化花朵和最終結成的文明果實。
其次,法治文化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走向現(xiàn)代化的新形態(tài)。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tǒng)、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上長期發(fā)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币阉斪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當代提升。
再次,法治文化充分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中央《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強調了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對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提出要“注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要求上升為具體法律規(guī)定,充分發(fā)揮法律的規(guī)范、引導、保障、促進作用”等。這一意見包含了“文化法治化”和“法治文化化”的雙重指向,二者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內在聯(lián)系。
最后,建設法治文化是一項深刻持久的公共文化事業(yè)。任何文化體系都涉及其思想理論、制度體制、規(guī)則規(guī)范、風俗習慣等多重社會結構和現(xiàn)象,法治文化則追求以法治為特征的整體統(tǒng)一面貌。如何讓法治精神、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和法治效果滲透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法治文化建設和研究所要解決的問題。
記者:您曾說過,我們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建設“法治中國”,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經(jīng)驗和教訓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一個重要思想來源。您能否就此闡釋一下?
李德順: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并非一種突發(fā)奇想的主觀愿望,它有三個基礎深厚的思想來源:第一個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的法制思想,如法家主要是以“刑治”為主的法制思想,儒家是以“禮”代“法”、“德主刑輔”的法制思想等。用現(xiàn)在的眼光看,都還不是“法治”的法,而是“人治”的法。但首先必須承認,我們歷史上確實形成了一定特色的“中華法系”(中國古代封建法律體系)傳統(tǒng)。
第二個是西方的法治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西方有些國家在法治方面有很多歷史經(jīng)驗。但西方并非只有一種模式,如“(歐洲)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也都有自己的歷史性和地方性特色。需要注意的是,當前,我們吸收借鑒中國古代及國外法文化資源,要做到“以我為主”,批判地、揚棄地分析、轉化和吸收,而不能以照抄照搬的方式簡單處理。
第三個是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即當代中國人自己的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正反兩方面經(jīng)驗。過去我們追隨蘇聯(lián),以為“維辛斯基法學”代表了馬克思主義的法學理論體系,其實它并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本意。如今,我們通過理論上的正本清源,正在回到馬克思主義的軌道上來。
充分表達好中國的文化底蘊
記者:如何讓世界更好地讀懂中國,在這方面您有哪些思考?
李德順:首先,我們要充分總結和表達好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歷史進程及其文化底蘊,形成真正反映今日中國面貌的“中國話語”。
在形成自己話語的基礎上,我們也要勇敢地“走出去”,讓我們的思想文化界學會與國外同行們進行“合作式對話”。所謂“合作式對話”,是基于對文化多元性的承認和理解,保持對話者之間的獨立平等,完全著眼于對公共問題的關注。讓對問題的理解和回答問題的愿望,而不是一定要爭出個高下的沖動,成為對話的共同基礎和動力。
在這樣的對話情境中,必然會有針對性地挖掘整理各自的文化資源,在更有效地展示不同文化的成果、風格和特色同時,也能夠彼此加深理解,找到彼此間的“共同點”和“銜接口”,互相借鑒,切磋琢磨,合作共贏,從而形成有深度的、建設性的共識,推動思考向著對雙方都有益的高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