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娛樂

曲亮:跋涉萬里,只為油菜花開

來源:中工網
2024-08-23 17:06

半生奉獻于油菜研究事業(yè),他是油菜地里不辭辛勞的耕耘者,是雜交制種上孜孜不倦的研究者。他就是曲亮,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油菜研究室主任,湖南省油菜產業(yè)技術體系栽培與土肥崗位專家。

1999年,曲亮剛到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油菜研究室時,團隊僅有5人,每年科研經費不足5萬元,年人均科研經費不到1萬元。窘迫面前,團隊迎難而上,決定通過研制雜交油菜新品種,利用新品種的成果轉化收入“反哺”科研,改善科研條件。

2000年,曲亮與團隊協(xié)力育成我省第一個國審雜交油菜品種“湘雜油2號”,并與湖南亞華種業(yè)簽訂了聯(lián)合開發(fā)協(xié)議。但由于雜交油菜不育系存在低溫敏感性,導致制種純度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雜交種子純度成為制約雜交油菜品種的大規(guī)模推廣應用的主要難題。

為解決這一難題,團隊在北方春油菜區(qū)開展了雜交制種試驗,并提出“南繁北制”思路。當時,曲亮主動成為開辟新制種基地的“拓荒者”,前往青海春油菜區(qū),利用西北地區(qū)夏季多晴少雨、氣溫穩(wěn)定的特點,避免低溫影響,生產高純度雜交種子。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長期干旱少雨,田間自生苗較多,加上油菜制種要求避免外源花粉影響,制種基地基本建立在交通不便的大山之中。長期駐守在基地指導生產的他,要克服高原氣候不適、條件艱苦、民族生活差異、語言交流不便等一系列困難。從油菜抽薹至收獲,曲亮在基地駐守時間超過100天。

2001年春,首批北方生產的雜交油菜種子通過田間純度鑒定,純度結果達94%以上,超過國家一級標準?!澳戏北敝啤钡某晒?,為我國雜交油菜種子生產探索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技術路線,解決了長期困擾雜交油菜制種純度不高的難題。

2003年開始,曲亮將團隊育成的“灃油”系列油菜品種的雜交制種基地開創(chuàng)性地選擇在青海、甘肅海拔2200—2400米的自然隔離區(qū),并派遣科研人員全程開展技術指導,為雜交品種的大規(guī)模推廣應用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當時,我們應該是全國唯一一個全程派遣專業(yè)科研人員對雜交油菜種子進行生產指導的科研單位,必須保證生產萬無一失。”曲亮回憶道。有一年,陜西氣候反常突下大雪,基地的油菜全部凍死。為挽救好品種的市場競爭力,曲亮與團隊緊急提出將雜交種子迅速帶去甘肅制種基地生產的方案。

在離家前,他愧疚地向妻子解釋,自己必須前往甘肅。這種義無反顧的奔赴,已成為他科研生涯中的常態(tài)。從2000年開始,連續(xù)20多年,從青藏高原、河西走廊,到秦嶺、巴山的大山深處,曲亮每年都有100多天在大山里來回奔波。

從業(yè)25年來,曲亮長期堅守在生產第一線,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及時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做油菜品種質量的“把關人”。

他與團隊先后育成我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蘿卜細胞質不育雜交油菜品種灃油C496、我國第一個綠肥專用油菜品種油肥1號、我省第一個抗根腫病油菜品種灃油737R;攻克了玻里馬細胞質雄性不育雜交油菜制種技術與純度鑒定技術難點,開創(chuàng)了湖南雜交油菜走向全國的新局面。2023年,灃油320、灃油730、灃油737等三個品種被農業(yè)農村部列信國家農作物優(yōu)良品種推廣目錄。其中,“灃油737”連續(xù)9年位列全國油菜品種推廣面積第一位。

截至2024年,“灃油”系列油菜品種累計推廣面積超過667萬公頃,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在我省建立了13.3公頃左右的原種繁育基地,在湖南、湖北、陜西、甘肅、青海等地建立了多個規(guī)模超過66.7公頃的大型制種基地,年制種能力達200萬公斤以上,為單位創(chuàng)造成果轉化收入3000多萬元。

湖南工人報全媒體記者 申文珍 實習生 覃琴

責任編輯:張葦檸

媒體矩陣


  • 工人日報客戶端

  • 中工網微信號
    ? ? ? ?

  • 中工網微博號
    ? ? ? ?

  • 中工網抖音號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全國總工會
微信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