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娛樂

現場·我在我思丨文火匠心,百年老店“永不磨滅的番號”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2025-04-09 07:11

【現場·我在我思】

原標題:文火匠心,百年老店“永不磨滅的番號”

陳華

人們常說,當一個員工決定離職時,最常見的兩種情景是要么被企業(yè)極力挽留,要么“撕破臉”決裂。因此,當聽說有一家企業(yè)在員工離職時會請其吃“離職飯”時,我頓覺十分好奇。

不久前,我采訪報道了安徽省淮南市壽縣的一家名叫聚紅盛的餐飲企業(yè),其創(chuàng)建歷史可以追溯到150年前。據史料記載,1875年,清咸豐狀元、光緒帝師、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創(chuàng)始人孫家鼐家族于壽州城東大街創(chuàng)辦了該酒館,取名“聚紅盛”意在“聚天下客、紅百年業(yè)、盛壽州情”。現在的壽縣老百姓,家中但凡有重大活動往往都以去聚紅盛為“最有面子”,創(chuàng)辦者的美好愿景已經變成實景和盛景。

與百年老店的繁衍流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平均生存周期不超過18個月早已成為餐飲界略帶自嘲意味的一個流行說法。諸如聚紅盛這樣的百年老店為何能避開這個殘酷的生存周期?

解剖這只“麻雀”,我們或許可以略知一二。聚紅盛第六代傳承人邸道陽告訴我:“老字號要發(fā)展,傳承與傳人很重要?!眰鞒械膬热莅ㄗ鹬芈毠?、尊重手藝、尊重勞動的管理理念,于是便有了上述員工離職時會有一頓“離職飯”的美談。對待員工如此,那么對待消費者又如何?這可以從邸道陽最常做的事情中尋找答案。他平常最喜歡去當地村民的田間地頭收購食材,在飯店與廚師、服務員或顧客聊如何提升服務質量。簡言之,在復雜多樣的餐飲“生態(tài)圈”里,主打一個質量上乘。

這讓我想起同樣創(chuàng)辦于1875年的安徽另一家百年老店謝裕大。1875年,一代徽商謝正安在漕溪創(chuàng)制黃山毛峰,聲名鵲起;后進軍上海,創(chuàng)建謝裕大茶行。歷經百余年發(fā)展,如今的謝裕大仍然將張之洞當年的贊譽“誠招天下客”的“誠”字視為圭臬,不敢有絲毫怠慢。

從諸多“老字號”企業(yè)的共性看,不難發(fā)現,對內呵護員工、對外以誠信贏天下是其共同的生存之道,也是昌盛百年的“秘密”。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北京同仁堂楹聯:“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p>

歷經百年風風雨雨的企業(yè),經歷過的坎坷和磨礪或許都已湮沒在歷史塵煙中,但生意依然興隆的現狀告訴人們:百年老店的生意經里,從來就沒有“掙快錢”的說法,“文火匠心”才是“永不磨滅的番號”。

專業(yè)研究長壽企業(yè)的日本學者后藤俊夫曾說,企業(yè)做百年規(guī)劃,最重要的是想明白“為何而生”,爭取社會的肯定和認可。肯定和認可從何而來?我曾問邸道陽:有沒有想過借助互聯網紅利讓企業(yè)做大?他的回答是“不排斥”但“不盲從”?!安慌懦狻保且驗椴惋嬑幕且粋€包容的文化,理應接受當下互聯網背景下流行的消費方式?!安幻摹保亲鳛榉諛I(yè)的餐飲業(yè)要“萬變不離其宗”,必須堅守餐飲的本色,更關鍵的還是要取得社會的信任。

確實,百年老字號的招牌可以是助力企業(yè)發(fā)展壯大的先天紅利,但這絕不是坐享其成、一勞永逸的靠山。在如今的互聯網文化里,一個打上“網紅”招牌的小店,或許輕輕松松就能賺得一波又一波慕名而來的流量,而一家經營多年的老店也有可能正在經受房租與物價、人工等多重費用疊加上漲的重壓。一時的繁榮也好,短暫的低谷也罷,放眼長遠,鑄就百年基業(yè),以服務贏民心,以品質求發(fā)展,才能把一時的流量變成永久的留量。這一點,我們需要向百年老店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

從食材品質,到員工關懷,再到百十年如一日打磨口碑,一家家百年企業(yè)做對了什么、堅持著什么,都值得我們深深回味。在培育企業(yè)家精神、促進民營企業(yè)發(fā)展的當下,有著禮義誠信、厚德載物、以義制利等傳統(tǒng)價值觀的百年老企業(yè)越發(fā)熠熠生輝,這尤為值得學習。

責任編輯:張雪

媒體矩陣


  • 工人日報客戶端

  • 中工網微信號
    ? ? ? ?

  • 中工網微博號
    ? ? ? ?

  • 中工網抖音號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全國總工會
微信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