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作為交通擁堵“一體兩面”的停車難問題,已經(jīng)成為困擾特大型城市的城市病。5月29日,北京市副市長張延昆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上表示,北京擬在2016年力爭出臺《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并按照“有位購車、停車入位、停車付費、違停受罰”的思路制定相關政策。
就在大家紛紛表達自己對“有位購車”政策的情緒時,有媒體指出,其實這個政策1998年就在北京推行過,只不過由于帶來了種種負面問題,該政策最終因失去效力而擱淺。那么問題來了:17年前一項被事實證明已經(jīng)失敗的政策,“穿越”到今天能成功嗎?
恐怕難言樂觀。如今北京城的常住人口數(shù)量以及機動車保有量,與17年前相比已經(jīng)顯著增加,然而,老舊小區(qū)車位緊張等多年前就存在的問題依然存在。表面上看,這項政策能夠從源頭控制機動車總量增長,但進一步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不是一個治污治堵的最佳選擇。
百姓購車行車是為了生活得更舒適,而有過在市區(qū)開車出行經(jīng)歷的人都明白,當公交地鐵相對更寬松的時候,乘坐公共交通要比開車更省力省心而且省錢。所以,很多百姓在面對污染擁堵時真正的“痛點”,并不是急于擁有自己的汽車,而是渴望一個更加智能的出行方案和更加舒適便捷的公交網(wǎng)絡。面對污染和擁堵,城市管理者如果總想著進一步“限制”人們的出行,顯然有些急功近利。
從北京的車位缺口上來說,強行實行“有位購車”,恐怕會帶來更多麻煩。其一,會推高車位價格,加大有購車需求居民的負擔;其二,會使目前很多老舊小區(qū)周邊的流動車位私人化,加劇城市停車難。這些都將打壓著普通收入百姓的有車夢,犧牲城市居民的便利。一項政策讓百姓和社會付出如此多的代價,恐怕難以稱得上是“善政”。
再者,既然現(xiàn)在北京市民已經(jīng)接受了小汽車搖號的制度,并且也能理解目前限購限行的力度,再出臺一項限制機動車總量的辦法,有必要嗎?站在群眾的角度看,從機會均等到價高者得,這多少有些無情也不合理。
一項好的公共政策,應該以解決百姓“痛點”為出發(fā)點,而不是給百姓平添新的煩惱。但很顯然,憑車位購車作為17年前就已經(jīng)失敗的政策,如今頂著輿論一片質(zhì)疑聲重回政府部門的案頭,如果付諸實施,一旦執(zhí)行層面稍有松懈,17年前將該政策推向失敗的造假尋租等問題很可能會卷土重來。而一項政策若在不同時期遭遇“梅開二度”的失敗,政府的公信力被損害就不是一星半點。
正因如此,擁抱大數(shù)據(jù)等新技術,發(fā)展更智能、更優(yōu)化的公交網(wǎng),創(chuàng)新合乘出行形式,才是方便百姓、減少汽車使用的根本途徑。不過,這比拍拍腦門一限了之可復雜多了。
不能讓“禁塑令”淪為空文 2011-04-27 |
占位“新招” 2012-02-23 |
張海英:憑停車證明購車須警惕“炒車位” 2012-11-01 |
余榮華:靠“限”解不了停車難 2013-11-07 |
郭文婧:限車治堵不應只抬高“后來者”門檻 2013-11-11 |
評論圖說:劃線收錢 2013-12-18 |
多“管”齊下 2013-12-19 |
中工時評:醫(yī)治非正規(guī)停車需先解決停車難 2013-12-19 |
汪昌蓮:莫讓停車損民生 2014-06-04 |
司馬童:奇葩占位折射管理缺位 2014-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