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開通不到半年的鄭登快速路在一場不大不小的雨后,塌陷出長16米、寬5米、深1.1米的“天坑”。道路建設方認為是一個村子私自在道路下方頂管鋪設雨污管所致。而鋪設管道的公司說是路面施工質(zhì)量的問題。
道路塌了,然后是修路的和修管道的打架,都說是對方的責任,此情此景讓人想起鄭州西三環(huán)“15連塌”的故事,當時也是責任糾纏不清:官方說法是,雨水滲入地基誘發(fā)變形沉降,逐步形成路面坍塌;而施工的單位則說“通信管井的水不會造成這么大的塌陷。沒看到路面下有明顯的空洞嗎?”
上一次的西三環(huán)塌路是“15連塌”,這一次鄭登快速路的“天坑”,不到一個月時間里也是“兩連塌”。而不管是“連塌”,還是責任認定上的打架,都快要戴上“鄭州式塌路”的帽子了。鄭州的路到底怎么了?西三環(huán)“15連塌”的調(diào)查結論至今未出。
結論難產(chǎn)主要不是難在技術上,往往是下不去手,結論一出便涉及問責,且“豆腐渣”工程多關聯(lián)著腐敗。而如果有關方面不希望“搞大”,那么,不了了之就是最好的結局。而如果監(jiān)管者、調(diào)查者本身就與事故責任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聯(lián)系,沒有結論并不奇怪。
看這條路塌陷后的說辭:一條雨污管能有多大直徑,竟能導致那么大的塌陷?道路下方鋪管子,動靜也小不了,管理部門干什么去了?一條快速路,路下被人私自橫穿一條大管子都看不見或沒人管,這條路怎么可能不出事?
一個地方,不管是修不好一條路,還是管不好一條路,都是解釋不了的問題。之前西三環(huán)“塌塌不休”,記者說“都不好意思”再報道了。最難受的問題還是,出了問題之后只見各方打架,不見官方調(diào)查結論——盡管承諾擲地有聲,且有人把桌子拍得“啪啪”響。這一次快速路“天坑”事件,如果還是拍罷桌子便再無動靜或連桌子都懶得拍了,而依舊是塌了道路稅款來填,誰都沒責任,這種“塌塌不休”的連續(xù)劇估計還要演下去。
史上最牛斑馬線 2010-09-14 |
錢夙偉:橋洞里種樹種的是政績 2014-04-16 |
司馬童:橋下栽樹緣何總有人屢敗屢戰(zhàn) 2014-04-16 |
橋下種樹 2014-04-16 |
錢夙偉:橋洞種樹,要綠化面積還是存活率 2014-07-04 |
錢夙偉:塌方頻仍責任必須深究 2014-09-04 |
誰當為“路脆脆”連塌15次負責 2014-09-24 |
南京日報:塌塌不止,何時方休 2014-09-25 |
法制日報:塌塌不止,何時才能告終 2014-09-28 |
陳廣江:道路坍塌須刨根問底 2015-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