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wǎng)首頁時政評論國際軍事社會財經(jīng)企業(yè)工會維權就業(yè)論壇博客理論人物網(wǎng)視圖畫體育汽車文化書畫教育讀書娛樂旅游綠色城建社區(qū)打工

理論

書庫

無愧于時代饋贈的棟梁

周紀鴻
2018-09-05 08:29:50  來源:光明日報

  《在歷史轉折點——恢復高考40年紀實》郝 雨 主編 上海大學出版社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也是恢復高考后的77、78級大學生,進入大學的40周年紀念。曾幾何時,當年風華正茂的天之驕子們,如今也步入壯年甚至老年的行列。當年的我們唱著張枚同作詞、谷建芬作曲的《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從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滿懷著把失去的10年補回來的決心,開始發(fā)奮讀書學習;貞涍^往的崢嶸歲月,珍貴的歷史鏡頭出現(xiàn)在美好的文字當中。如今,成熟的知識分子,在回眸40年前“激情燃燒的歲月”時,滾燙的情愫依然澎湃不已。

  由上海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導師、郝雨教授主編的《在歷史轉折點》一書,出版得恰逢其時。全書共收錄77、78級大學畢業(yè)生的37篇回憶文章,近30萬字。

  回眸往事,一晃40載彈指而過。77級大學生是在1977年12月10日進行的高考。當時,全國570多萬年青人(年齡控制在30歲以下),最終27萬人順利邁進大學校門。而78級大學生是在1978年7月參加的全國統(tǒng)一考試,因為77級是各省出題考試,所以嚴格來說,78級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恢復后的首次全國統(tǒng)一高考。近40萬78級大學生從610多萬名考生中脫穎而出。

  高考的恢復是社會走向安定的標志,考生和家屬都對恢復高考抱以無限希望。人們信心滿懷,踩著輕快的步伐踏入高校,開始夢寐以求的大學生活。那時的普通高等院校沒有氣勢恢宏的高樓大廈,圖書館也是一座座平房,冬天沒有暖氣,夏天沒有空調(diào),伙食以粗糧為主,油水稀少,菜肴單一。但我們有親愛善良的老師,有純樸友善的同學。老師和學生幾乎都沒有半夜12點以前睡覺的。生活上,窩頭就咸菜,饅頭就白菜,艱苦點不怕,就怕知識沒學懂;宿舍條件差不怕,就怕成績沒考好。

  同學間的年齡也是差距頗大。我們班最大的1944年出生,是老三屆高中畢業(yè)生,入學時34歲;最小的1963年出生,剛剛15歲。77、78級大學生是不可復制的學生,他們當中的大多數(shù)都曾“經(jīng)風雨,見世面”,在工廠、農(nóng)村、軍營經(jīng)受過磨礪,社會這所大學教給他們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他們既能深刻體會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也認識到必須“博學之、審問之、明辨之、篤行之”。由于他們在課堂之外接受了真正意義上的通識教育,把高校的學習與校外的經(jīng)歷融合在一起,才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倒置的成長經(jīng)歷和特殊的生活經(jīng)驗,增加了我們理解事物的多樣視角和包容性。

  讀著作者們滾燙的文字,思緒回到當年的歲月,我熱淚盈眶。用詩歌評論家苗雨時教授的話說,故事因真實而精彩,文字因真情而感人。

  77、78級大學生,入學40年了,工作30多年了,有很多同學已經(jīng)退休,轉入到人生第二戰(zhàn)場。但是,從回憶錄里,我讀到了大家走出學校后的拼搏奮斗,看到了大家取得的成績和為社會作出的貢獻。當然還有很多依然在工作、科研、教學崗位上,繼續(xù)努力作貢獻的。比如本書的主編郝雨教授,比如中國國際經(jīng)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曉紅研究員,比如創(chuàng)立了“簡快作文法”的清華大學附屬中學高級教師翟暾等等,這些為學校增光添彩的學子,也是國家的棟梁之材。這些同學們無論是退休發(fā)揮余熱的,還是仍然站在三尺講臺上耕耘的,或是在科研院所研究攻關的,都是無愧于時代饋贈的棟梁。

  恢復高考的40年,也是改革開放的40年。我們從青春走到暮年,經(jīng)歷了上世紀80年代的思想解放,上世紀90年代的市場經(jīng)濟,新世紀的全球經(jīng)濟,新時代的“中國夢”,每一個時期都有感動我們的地方,但再也沒有一個事件能像那年的高考那樣激動人心,那樣永載史冊。據(jù)我所知,退休之后的同學們,也沒荒廢。有的同學參加老年大學,繼續(xù)人生后半場的精彩;有的發(fā)揮余熱,義務辦起了學習輔導班,在社會上免費培訓各類人才;有的同學筆耕不輟,還時常有大作在報紙雜志上發(fā)表。可以說,《在歷史轉折點》一書,是大家難以釋懷的寶貴記憶,更是他們把握人生機會,登上人生舞臺,書寫人生光彩的妙筆。40年前,大家唱著《年輕的朋友來相會》走到了一起,在40年后的新時代,《在歷史轉折點》何嘗不又是一次“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呢!

  (作者:周紀鴻,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

編輯:張葦檸

書庫

工運

  • 鄧中夏:中國工人運動的著名領導人

    來到鄧家灣村,循著一段青石階向里,就到了鄧中夏故居前。這是一棟湘南民居格調(diào)的青磚瓦房,故居大門正上方懸掛著“鄧中夏故居”牌匾鄧中夏,1894年10月生,湖南宜章人。1914年考入湖南高等師范學校,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

  • 增強依法維權意識 維護勞動報酬權利

    勞動報酬權是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基本權利之一,在勞動權利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追索工資是勞動爭議案件中最為常見的訴求2017年2月,嵇某等人到煙臺市某工地工作,約定每天工資300元。開工后,嵇某與工友們起早貪黑,吃住都在工地上

  • 2018港澳工會青年研討營在長春開營

    本報訊(記者 劉長宇)8月26日下午,2018’港澳工會青年研討營在吉林省長春市正式開營。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江廣平向研討營授旗2018’港澳工會青年研討營是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吉林省總工會、港澳兩地工會共同開展的活動。活動“以青春的心、圓共同的夢”為主題

  • 勞動者哪種情況可獲得二倍工資?

    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82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不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勞動者自愿不簽合同,一年內(nèi)辭職有權要二倍工資某公司新招錄的一批工人中,有少數(shù)人不愿跟公司簽勞動合同。被公司催急了,有人就出具了一份聲明:“本人自愿放棄簽訂勞動合同,一切后果自負!庇捎谟霉ぞo張,加之有員工的書面聲明,該公司就沒有再強求這件事。

訪談

文獻

  • 堅定信念思奮進 永葆初心有擔當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品悟紅色家書中蘊含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理想信念,感悟革命先輩的心路情懷,走進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家園,是黨員干部永葆初心的重要途徑

  • 讓經(jīng)典重新散發(fā)活力

    近日,《政德——劉余莉精解》一書由紅旗出版社出版,本書從古典《群書治要》中選取歷代圣賢的政德實踐智慧本書共44個小專題,緊扣 “政者,正也”這一核心思想,結合多年在教學、調(diào)研中積累的經(jīng)驗和發(fā)現(xiàn)的問題,對《群書治要》進行符合現(xiàn)代人需要的闡釋和解讀。

排行

新聞日歷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本站地圖 | 投稿郵箱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wǎng)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