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學習時政看點工事全總工會評論權(quán)益視頻財經(jīng)企業(yè)就業(yè)民生國際軍事理論汽車健康人物書畫攝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娛樂體育

中工理論

專家學者

魯潔:讓教育成為“普照的陽光”

訪談?wù)恚簵铥?馮建軍
2020-12-01 14:55:13  來源:新華日報

  她,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學科重建的重要奠基者、我國德育理論研究的持續(xù)領(lǐng)跑者;

  她,是新世紀我國小學德育課程與教材建設(shè)的設(shè)計師、深受學生愛戴的導師;

  她,就是首屆中國杰出社會科學家、當代教育名家、全國教育科學突出成就獎獲得者、江蘇首屆“社科名家”、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魯潔先生。

>

  學人小傳:

  祖籍四川閬中,出生于上海。當代中國著名教育學家,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主任、教科所所長、教育科學學院名譽院長、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lǐng)導小組德育學科組組長、全國德育理論專業(yè)委員會主任。

  長期致力于教育基本理論、德育學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許多原創(chuàng)性的、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理論,形成了獨特的學術(shù)觀點和思想體系。合作編寫的《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獲全國高校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主編《教育社會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獲全國第三屆普通高校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與王逢賢共同主編的《德育新論》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主持第八次課程改革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的研制,任國家統(tǒng)編教材小學《道德與法治》總主編。領(lǐng)銜的“小學德育課程改革與實踐研究”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個人自述:

  我是從事教育和德育研究工作的。就我的工作而言,我不但要關(guān)注人的現(xiàn)實存在,更當矚目的是人之可能,需要我能夠觸摸到人身上最具人性、最為美好的部分,并通過教育而使它成為生活中“普照的陽光”�!叭吮緛硎强梢赃@樣美好的,教育的神圣使命就是為了實現(xiàn)這個‘可以’而努力。”它已經(jīng)成為我的教育信念,我會堅守我的信念一直走到人生的盡頭。

  童年:

  在書堆里長大,埋下智慧的種子

  記者:您出生于書香門第,父母的教育對您的一生產(chǎn)生了怎樣的深遠影響?

  魯潔:我1930年出生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今年剛好90歲。父母的良好風范與教養(yǎng)給予我一生許多不可磨滅的影響。其中之一就是對書本、對知識的摯愛,像我這樣在書堆里長大的人,與書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書本伴隨著我的整個求學經(jīng)歷。

  父親從事教育工作,愛書如命,對知識探究有一種熱忱。母親也在上海接受過當時最好的教育,很能干,能燒菜,會做西式的蛋糕,會裁衣服,能自己編織,她那一代人在生活情趣等很多方面超過我們這一代人。母親雖然呆在家里,但一直關(guān)心國家大事。直到80多歲去世前,她還每天都看《參考消息》。我們家里面姐弟三人。姐姐后來英年早逝,我很傷心。直到現(xiàn)在,我還會懷念她,懷念我們的手足之情。我和哥哥是歡喜冤家。長大以后,哥哥的兄長情結(jié)很重,很照顧我。有兄弟姐妹,不但可以擁有手足之情,也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激發(fā)智慧的空間,就算是跟哥哥姐姐吵架,那也是很長智慧的�,F(xiàn)在我覺得,家庭教育基本上不是語言的教育,而是生活的教育,用生活來教育孩子。

  父母在對我的教育上比較開放,學校里面的老師對我也比較寬容,使我這個從小調(diào)皮搗蛋的“另類”學生,能在一個自由的環(huán)境中順利成長�;叵肫饋�,我走的每一步,父親都給我一個合理化的解釋,他從不給我否定的解讀。父母的期待和支持,對我的一生非常重要。學校老師對我的愛與寬容,我至今仍然記憶深刻。

  在我小時候的生活中,與自然親近,是我的一個特點。在我的童年時期,我的生活里有樹木,有花草,有魚,有蟲;我養(yǎng)過小貓、小狗、小兔;我抓過蝴蝶,抓過螞蚱,抓過小鳥,抓過知了;我種過扁豆,種過絲瓜,種過南瓜,種過蕃茄。我覺得對自然,包括對動物和植物的親近,是兒童教育很寶貴的資源,甚至可以說是不可缺少的。

  1947年我報名參加高考。從選擇的空間來看,當時還是比較大的,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報考心儀的學校。由于父母專注于生病住院的哥哥顧不上我,都是我一個人復習、自己報名。后來我被金陵女子大學錄取,就到了南京。金陵女子大學有一種比較好的校園文化,那種安安靜靜的氛圍,我覺得很重要。

  我在大學時代思想還是比較開放的,能夠容納多元文化,我也能和各種各樣的朋友交往。當時我們的校訓叫“厚生”,就是“豐盛的生命”。我開始進入大學的時候是在化學系,也是出于科學救國的想法。后來學了一年化學,覺得人文的東西更適合我,我就轉(zhuǎn)到了社會系的兒童福利專業(yè)。轉(zhuǎn)專業(yè)的事情,父親也很支持,還給我寫了一封很長的信。大學生活的后期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也經(jīng)受了病痛的折磨,記得當時對我觸動比較大的一本書是貝多芬的傳記,貝多芬的那句名言“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一直是我的座右銘,它使我能夠以一種平靜的心態(tài)去對待生活。

1 2 共2頁

編輯:張葦檸

書評書訊

<
>

工運前沿

  • 弘揚勞模精神 凝聚奮進力量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 以勞模精神激發(fā)創(chuàng)新活力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要努力建設(shè)高素質(zhì)勞動大軍。要適應(yīng)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ǎn)業(yè)變革的需要,勤學苦練、深入鉆研,不斷提高技術(shù)技能水平。

  • 踐行勞模精神 把工作干到極致

    11月24日,5年一次的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隆重召開�?粗娨暲锸煜さ漠嬅�,回想5年前自己接受表彰時的情形,仍然非常激動。

  • 工會組織要為勞模發(fā)揮作用搭建平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發(fā)表的重要講話,精辟闡釋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內(nèi)涵和在新時代弘揚三種精神的重要意義。

專家學者

新聞日歷
<上月
2025年 四月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1234
關(guān)于我們 | 版權(quán)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wǎng)絡(luò)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guān)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