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原不原諒是上帝的事情,我只負責殺掉你”“我自然是惡人”“無盡的殺戮”……這是中國傳媒大學2010級學生李斯達曾在社交網(wǎng)絡寫下的獨白。8月11日,23歲的犯罪嫌疑人李斯達真的成了“惡人”,他對8月9日強奸同學周云露未遂并將其殺害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北京警方已證實,中國傳媒大學失聯(lián)女生周云露被同校男生李斯達強奸未遂殺害。(《新京報》8月12日)
這是一個令人黯然神傷的悲劇,兩個風華正茂的大學生都毀于一旦。
在人人網(wǎng)李斯達的個人主頁里,幾年來,他發(fā)布的內(nèi)容多與殺戮有關(guān)——“以我一命,換你昨天”“我喜歡不要那么多感情的作品,最好是無盡的殺戮”“殺意縱橫”……除了這些極端語言,據(jù)其同學稱,李斯達曾裸奔下樓洗澡,在樓道里大哭,“有一次他走路走著走著開始學狗叫”;和老師起了爭執(zhí),干脆站上了教室的桌子;彈琴時,會突然跟著音樂大吼大叫,有時坐著也會突然傻笑或轉(zhuǎn)圈跳舞……
舉止怪異,喊打喊殺,不代表李斯達就一定是壞人,更不表明他會將口頭上的打殺付諸行動。但如今悲劇業(yè)已發(fā)生,不能不審視李斯達此前的怪異行為。一位不愿具名的同學認為,“李斯達最大的問題,可能在于把生活當成了戲劇”,他活在自己構(gòu)建起來的世界中,蔑視現(xiàn)實生活中的規(guī)則。任何人一旦缺乏敬畏,無視規(guī)則,就難免步入歧途。
有專家認為,才華橫溢者不乏有古怪毛病。李斯達身上有很多標簽,比如有才華——電影專業(yè)的研究生需要完成課程作業(yè)時都找他幫忙剪輯,認為他在剪片子方面很有自己的想法。李斯達有時還被形容為“腦子缺根弦似的”。而從其怪異言行看,他或許遭遇了巨大壓力,或許有一定的心理疾病。
大學生中并不缺像李斯達一樣怪異的人,更不缺背負沉重壓力的人,不妨鄭重地把李斯達當成一個案例來剖析。如果一個大學生常常喊打喊殺,是不是說明其精神壓力過大?學校該如何及時地予以必要的心理干預?對這種另類學生,是該疏遠他還是走近他?是鄙視他還是陪他一起消除心魔?
多年來,媒體報道的高校多起學生自殺或殺人事件,幾乎無一不與心理問題有關(guān)。遭遇極端心理困境,無論自戕或殺人,都極端不可取。但可以確定,每一個悲劇發(fā)生前,總有跡可循,只是被無意忽略,或未得到及時化解。目前,不能輕率斷定李斯達一定有心理問題,也不能輕易將他殺人與心理問題掛鉤,但對這個言行頗為怪異的年輕人,校方如果多一些及時關(guān)注,是不是有可能避免悲。
1999年,美國哥倫拜恩中學發(fā)生一起震驚世界的校園槍擊案,造成12名學生與1名教師死亡,兩名槍手自殺身亡。兩名兇手在案發(fā)前多年一直在個人網(wǎng)站上說過激的話,聲稱要報復,甚至對其同學發(fā)出死亡恐嚇。事后,美國各界在反思槍支泛濫的同時,也探討了兩名兇手何以如此殘忍。根據(jù)此事改編的一部電影《大象(elephant)》,聚焦于學生的“問題年齡”,稱“有的學生直接說校園生活就是地獄”。問題孩子們有傷感、憎恨、幼稚和孤獨,卻從未獲得合理的解決。無論中學還是大學,學生身上都有許多未被關(guān)注的問題,如果不拔掉引信,問題就可能變成制造災難的炸彈。
日前,教育部官網(wǎng)公布了《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南》,要求中小學心理輔導室至少應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并逐步增大專職人員配比。原則上,輔導室在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均應開放,課間、課后等非上課時間應有一定時間向?qū)W生開放,并安排專人值班。其實,大學生同樣需要心理輔導,盡管他們多是成人,自我調(diào)適能力較強,但不是所有大學生都有一個強大的內(nèi)心,他們承載的壓力可能更大,遇到的重創(chuàng)可能更多,也更需要心理援助。
殺人是重罪,在惋惜周云露、譴責李斯達的同時,如何防患于未然更值得思考。誰也無法判斷高校會不會發(fā)生下一個悲劇,或下一個悲劇何時發(fā)生,但如果預防工作做得更加到位,使在校大學生的心理更健康、法治意識更強,也許就能遏制、減少類似悲劇的發(fā)生。
西安晚報:南平之痛 痛難平 2010-03-26 |
燕趙晚報:踩踏事故為何成為校園里的礦難 2009-12-09 |
西安晚報:南平之痛 痛難平 2010-03-26 |
周顯寶:2010·中國十大話題 2010-12-21 |
北京日報:大學生的生命價值 2010-01-13 |
宋 華:在家上學給我們的啟示 2013-08-28 |
顧德寧:小小年紀行兇,背后有“暴力文化”... 2014-07-10 |
校園安保須從空談入軌制度化 2014-09-03 |
北京日報:大學生的生命價值 2010-01-13 |
編外談:似乎有點兒蒼白 2010-0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