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0月10日,四川西昌,一位女孩給摔倒老人喂米線的照片在微博上和朋友圈走紅。照片中,一名女孩端著一碗米線,雙膝跪在街邊的臺階上給老人喂食。這組照片在當?shù)匾l(fā)熱議,很多網友給女孩點贊,稱她是西昌“最美暖心女孩”。但同時,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認為女孩是想出名,在擺拍、作秀。(10月13日《華西都市報》)
隨著記者調查結果的公布,圍繞“女孩喂米線”事件展開的爭議逐漸平息,令人欣慰的是,這個女孩是名副其實的行善,而并非別有用心的作秀。于是,先前的質疑者悄悄地退出了“觀點市場”,點贊者則備受鼓舞,甚至有不少人擺出了這樣的觀點——“行善作秀也無妨”,“就算是作秀也是行善”等等。點贊傳播正能量筆者并不反對,但把作秀和行善混為一談,這就值得警惕了。
善和美的前提是真,脫離了真這個前提,善和美就無所依附。但在自媒體時代,信息發(fā)布幾無門檻,人人都是自媒體,這既帶來了信息的多元,也造成了虛假信息的泛濫。相信很多人還記得,就在兩年前,網絡曾熱傳“深圳90后女孩當街給殘疾乞丐喂飯”的報道,但經證實,整個行為是某商業(yè)展的炒作,女孩只喂了幾口飯,便隨拍照的男子離開。如果我們把這也當成善舉去宣傳,將會給本不牢固的社會信任制造新的裂痕;當善良一再遭遇作秀的消費,公眾的愛心與悲憫也將會變得麻木。
當然,不可避免有人會感到困惑:輕易相信容易受騙,隨便質疑帶來誤傷,我們究竟該怎么做?答案并不復雜:質疑要清清楚楚,點贊要明明白白。
一方面,質疑要清清楚楚,拿出真憑實據(jù),不能憑借想象胡亂猜測。比如“深圳90后女孩當街給殘疾乞丐喂飯”事件中,質疑者拿出了幾個有力證據(jù):“報道中宣稱的地點不是真實的事發(fā)地點”,“報道中記者并未到現(xiàn)場,素材全由通訊員提供”,“有目擊證人證明是擺拍”等等。只有拿出有說服力的證據(jù),質疑才有力度;若無證據(jù),發(fā)言就需謹慎,避免傷害他人。
另一方面,點贊要明明白白,不對真實性可疑的新聞隨意轉發(fā),F(xiàn)如今網絡上各種“最美女孩”、“暖心善舉”層出不窮,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真實性存疑,在此情況下,我們不要隨意輕信,更不能抱著“就算作秀也是行善”的觀點盲目分享,不妨等一等事件細節(jié),確定真實性后,再進行評價。
說到底,即便在網絡空間,我們也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用理性去質疑,以責任心去點贊。如果在不假思索、缺乏判斷的前提下人云亦云,質疑和點贊都將失去原有的價值與力量。(段思平)
拍賣約會 2008-11-11 |
南方日報:救了人,即使作秀又有何不可? 2008-10-19 |
李泓冰:怎樣看待“高調”的陳光標 2011-04-27 |
龔 亮:不能讓好人艱難前行 2013-01-28 |
宋廣玉:“雷鋒哥”觸碰了公益的底線 2013-11-26 |
“冰桶挑戰(zhàn)” 是一個慈善好創(chuàng)意 2014-08-20 |
長江日報:容不下“作秀狂人”才是社會痛點 2014-11-21 |
朱少華:從“扶不扶”到“喂不喂” 2015-10-14 |
南方日報:救了人,即使作秀又有何不可? 2008-10-19 |
南方日報:救了人,即使作秀又有何不可? 2008-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