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下面這個事,可以寫進宋小寶的段子:大爺?shù)沟爻榇,車主嚇得不輕,群眾莫名圍觀。急救醫(yī)生到了,與大爺相逢一笑。撂下一句,“都救您好多次了,不用抽了”。這個段子的名字叫《碰瓷》。故事真實發(fā)生在幾天前的中午一點多,地點是成都市慶云西街。
車主堅稱是大爺“碰”上來的,熱心目擊者也證實這是“人撞車”,而120急救的醫(yī)生更勸大爺收起演技……看起來,這幾乎是板上釘釘?shù)囊淮巍芭龃伞甭费荨P侣劯,譴責聲一片。民眾的意思,大概是要將其納入“壞老人一百單八將”之列,既佐證“老人變壞了”的憤懣,又敲打懲戒機制缺位的流弊。
救你好多回,看你裝影帝。但凡開車的,估計都不能容忍“碰瓷”之惡。因此,很多人激憤地表示,要將這樣的老人,“交給女司機同志去處理”。循著圖片新聞,我特地將這段電視視頻找出來反復看了幾遍。真正有意思的,倒不是大爺在疑似秀演技,而是醫(yī)護人員,盡管一邊抱怨在公交車上、乃至醫(yī)院門口“救了N多回”,一邊仍沒有停下手里的常規(guī)急救程序:看瞳孔、量血壓、聽診,直至抬上擔架,送上救護車。這是職業(yè)行為,也是公共理性。
大爺在“碰瓷”的路上故伎重演,我們卻不能因其“碰瓷”身份而放棄救治。這有兩個意思:一則,能不能解決“碰瓷”的破窗效應,這是懲戒制度要考慮的問題。訛人者之所以成為社會心病,不排除“道德嬌嗔”煽風點火,更重要的是在種種制度安排之上,懲戒失范社會行為的成本缺乏剛性。
二則,就算“碰瓷大爺”碰得很“投入”,亦不排除某一次倒地果真是身體不濟。從概率上說,縱使主動碰車之前,大爺是惡意的,也不排除這樣一種可能:在撞車的那一瞬,疾病發(fā)作,抽搐難以自已。這倒不是說救濟制度或悲憫情懷無極限,而是說一個社會當有人性底線:惡人也好,壞人也罷,他們的合法權(quán)益都被法律保護。如果今天,我們還要繼續(xù)爭論“碰瓷大爺”該不該救,那顯然不應該。
治碰瓷必須拿出更多行動。這既要靠法律制度,也要靠輿論引導。不然,沒事兒就往大街上一躺,公共資源跟著浪費不說,人心也要遭遇池魚之殃。
鄧子慶:拿什么挽救摔倒的老人? 2011-09-05 |
京華時報:電動車變摩托需考慮民生細節(jié)問題 2009-12-01 |
李曉亮:一輛失竊的日本自行車讓誰失了態(tài)? 2012-02-22 |
董碧輝:冷雨過后,留住感動 2012-07-23 |
新京報:誰來給“有醫(yī)!钡谋蛔泊鬆攬A謊? 2013-12-23 |
燕云飛:誰來給“有醫(yī)保”的被撞大爺圓謊? 2013-12-23 |
趙 強:“中國好大爺”的善意謊言與苦澀實話 2013-12-25 |
宋鵬偉:廣場舞必然會擾民? 2014-07-11 |
王言虎:普通人之善是社會道德的地基 2014-10-29 |
京華時報:電動車變摩托需考慮民生細節(jié)問題 2009-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