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不經(jīng)強制卻能積極參與,折射出的是人對自身活動與環(huán)境關系的自覺而嚴肅的思考,這種思考的能力正是人類理性的一部分
今天是“世界無車日”。這一天,當一名小汽車車主暫棄座駕,選擇安步當車、乘坐公交等方式出行,藍色天空會留下其印記。在不是“世界無車日”的日子里,若綠色出行之風不衰,“深圳藍”就更加有望成為“常態(tài)藍”。
或許藍天應當感謝綠色出行的“有車族”,但追問這一句煽情而意義含混的感謝,會發(fā)現(xiàn)沒有人理當因為綠色出行而被感謝。綠色出行對應的公民責任,雖不是強制性的,卻應是內嵌于公民個體的。作為公共產(chǎn)品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在為每個人饋贈陽光雨露和空氣的同時,按照對等原則應當?shù)玫饺藗兊恼蚍答。讓自己享用的環(huán)境少遭污染,讓人類的排放不超出環(huán)境自我修復、自我平衡的能力,對有理性的人來說實在是天經(jīng)地義的責任!笆澜鐭o車日”起源于17年前法國35個城市市民自愿在9月22日棄用私家車的活動,原本就體現(xiàn)了自覺的公共責任意識。
積極響應“世界無車日”,彰顯的是人類理性的可貴。在這一天盡量減少汽車的排放,而通過更加綠色環(huán)保的方式出行,比如步行、騎自行車、乘坐新能源汽車或公交車,甚至是找人“拼車”而少開一輛車,如此種種的活動參與方式,并沒有強制性的制度安排,而僅僅限于倡導性的層次。但不經(jīng)強制卻能積極參與,折射出的是人對自身活動與環(huán)境關系的自覺而嚴肅的思考,這種思考的能力正是人類理性的一部分。
“世界無車日”每年只有一天。大眾媒體針對這一天的密集的信息傳播,以及一個人所在工作單位的倡議、身邊親友或熟人的提醒,會匯聚成一個倡導綠色出行的輿論場。當輿論場足夠強大,個體就可能成為“沉默的螺旋”,從而隱藏自己的反對意見。如果個人參與“世界無車日”相關活動,純粹是出于一種被輿論裹挾的無奈,那與自覺主動參與活動尚存認識上的差距。
“世界無車日”活動并不是拒絕汽車,而是要喚起民眾對環(huán)境問題的重視。民眾有了對環(huán)境問題的深刻認識,就可以通過家居生活、日常消費、志愿環(huán)保等種種途徑維護人類共同棲居的家園?v然有些人的愛車并未停駛,但微笑著走進“世界無車日”,對“世界無車日”多一份認同與體悟,就能讓生態(tài)文明建設凝聚起更大共識和更強合力。
怎樣才算綠色出行 2010-09-30 |
圖說:拼車 2011-02-02 |
鄧輝林:綠色出行彰顯公民意識 2012-04-25 |
“獻身”公益 2013-01-17 |
深圳特區(qū)報:為了健康呼吸,我們一起努力 2013-01-29 |
深圳特區(qū)報:心手相連,呵護美麗家園 2013-06-05 |
綠色出行暢通北京 2013-08-12 |
寇宇龍:“最堵月”何妨成為“最佳騎行月” 2013-09-04 |
中工時評:悠閑地走走看看,不該是“奢侈” 2014-09-02 |
徐劍鋒:“無車日”重在打造“無障礙”綠色... 2014-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