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某超市入口處,工作人員正為顧客進行實名登記。圖片來源:北京日報
隨著國內疫情好轉,各地復工復產進度加快,一些商業(yè)場所重新開始營業(yè)。為了做好流行病調查,必要的信息登記還是不可缺少的。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fā)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相關研究人員表示,希望公眾配合流調工作,并且強調,“公眾還應該積極配合城鄉(xiāng)社區(qū)工作者、基層醫(yī)療機構的醫(yī)務人員,工作單位代表、酒店工作人員,還有社會工作者,以及一些志愿者的追蹤登記、健康監(jiān)測、醫(yī)學觀察等工作”。
進出商超餐飲和社區(qū)進行防疫登記,有助于在疫情發(fā)生后及時找出密切接觸者,斬斷病毒傳播鏈。但在實際工作中,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據媒體報道,許多機構在登記出入信息時,采用的是紙筆登記,在登記過程中不僅存在交叉觸碰的隱患,而且這些記載了大量公民信息的登記本,在疫情結束之后如何處理,目前尚無明確操作指引,一旦不慎流入社會,將成為公民信息泄露的隱患。
根據中央網信辦發(fā)布的《關于做好個人信息保護利用大數據支撐聯防聯控工作的通知》,除國務院衛(wèi)生健康部門根據法律授權的機構,以及法律、行政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疫情防控、疾病防治為由,未經被收集者同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個人信息收集要“堅持最小原則”,原則上限定于“確診者、疑似者、密切接觸者等重點人群”,并且這些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另外,“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公開姓名、年齡、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收集或掌握個人信息的機構要對“個人信息的安全保護負責,采取嚴格的管理和技術防護措施,防止被竊取、被泄露”。
換言之,隨著疫情好轉和復工復產加速,各地有關部門有必要針對防疫信息登記出臺相關細則,明確哪些機構有權要求登記、哪些人群需要登記、哪些信息可以被登記,登記后的信息如何處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給相關機構單位以操作指引,以保護好公民個人信息安全。這樣也能提高公眾登記的積極性,促使相關防疫信息收集及時準確。對于違法收集和違法使用或公開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各地網信和公安部門應依法予以打擊。
目前,健康碼已經在許多地方通行使用,各地各部門應當積極利用大數據手段,獲取疫情防控所需的相關信息,并指導相關有授權的企事業(yè)單位登記信息時“多用碼,少用筆”,以信息收集的“最小原則”,為聯防聯控和復工復產提供最大限度的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