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中工時評-正文
中工時評:讓“沉睡”的大學生快些醒來
如意
//agustinmoreno.com2017-08-28來源: 中工網(wǎng)
分享到:更多

  近日,人民日報、共青團中央等微信分別刊發(fā)文章《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yè),天理難容》,披露了今日校園某些大學生身上發(fā)生的一些不該發(fā)生的事情,如上課時,“清醒沒有發(fā)呆的多,發(fā)呆沒有睡覺的多,睡覺沒有玩手機的多;下課時,自修沒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沒有看連續(xù)劇多,看連續(xù)劇沒有游戲多�!� 再如專業(yè)課,“學技術(shù)不肯動手,學理論不肯動腦……修完了《計算機基礎》,但真實水平卻連個PPT都做不好。”并提出若干詰問:“如此這般,就業(yè)時的失敗怎能不比成功多?”“你的競爭力在哪里?”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這些不爭氣的大學生的所作所為著實令人焦慮和生氣。

  缺乏自主精神與自律意識,是一些大學生進入大學校園后,懈怠、貪玩、無所事事的重要原因。現(xiàn)在的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和父母的父母對他們多嬌生慣養(yǎng),捧在手心怕摔著、含在嘴里怕化了,要星星不敢摘月亮。這種過度呵護使孩子在進入大學后,自立和自理能力難以快速提升。就像上述批評文章所說,“實習要讓父母開假證明,評先進要讓父母找關系,補辦證書要父母跑學校。”

  再者,能考上較好大學的學生,在小學和中學階段通常都是好學生,往往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愛與呵護。在遇事有人關照的環(huán)境里成長,一些孩子養(yǎng)成了過度依賴的習慣,不善于獨立思考,也不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上了大學之后,斷崖式地跌入“生活真空”,由“事事有別人管”到“事事由自己管”,極不適應,很容易放任自流。

  的確,有些學生“大學對于他們來說,就好像是進了一個沒有人管的‘游樂場’ ,一進了‘游樂場’的大門,他們便飛奔進去,奔向各自想要玩的游樂項目�!边@還與這些大學生備戰(zhàn)高考所承受的巨大壓力有關。尤其是高三階段,一些考生幾乎經(jīng)歷地獄般的煎熬,“不苦不累,高三無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 高中階段拼得太苦的一些學生上大學后,傾向于把痛痛快快地大玩特玩,視為自己高考付出艱辛的“酬勞”。

  要把這些大學生從松懈、懶散、貪玩、厭學、不思進取的狀態(tài)中,引導到積極向上、拼搏進取的軌道,需要家長與學校多方共同努力。

  家長們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進了大學就等于裝進保險箱,萬事大吉。須知,我國大學每年都有一些學生因?qū)W習成績太差或其他原因遭到退學或開除的處分。因此,在孩子入學后,家長還要“放手不撒手”,對其學習生活情況予以恰如其分的關心與指導。

  學校方面更要加大對大學生的指導與管理力度,充分調(diào)動和發(fā)揮班主任與輔導員的作用,必要時給“脫韁的野馬”勒上套馬桿,以防他們在錯誤的路上越跑越遠。學校應注意與學生家長及時溝通。有的高校建立允許學生家長進入的專門網(wǎng)站,使學生家長可以通過上網(wǎng)及時了解學校對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計劃、課程安排,以及學生的選課情況、學習成績等,以便家長能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健康成長。這無疑是一個值得點贊與推廣的好主意。

   (本欄目文章系中工網(wǎng)原創(chuàng),網(wǎng)媒轉(zhuǎn)載務必注明來源“中工網(wǎng)”,平面媒體如轉(zhuǎn)載須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許可)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 話題圓桌:乘飛機“付費選座”...
  • 話題圓桌:教師節(jié),如何表達你...
  • 話題圓桌:導游“小費”能否治...
  • 話題圓桌:如何看待“小三勸退...
  • 話題圓桌:帶薪休假為何成為“...
12345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