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軍事國際-正文
準確認識西方政治民主制度
徐大同
//agustinmoreno.com2015-08-11來源:紅旗文稿
分享到:更多

  

  政治民主,從本義上來說是一種國家的統(tǒng)治形式和方法。這種形式和方法,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已存在。據有關古希臘歷史著作的記載,古代雅典人民經過長期斗爭和多次改革,直到公元前5世紀才逐漸建立起民主制的城邦國家。亞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學》和《雅典政制》中提出,這種城邦形式體現了自由、平等和法治等特性,并具有立法、行政、司法等機構。但是,這種政治民主制度是非常粗糙的、殘缺不全的。首先,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廣大勞動者——奴隸未被當做人來對待,被稱為“會說話的工具”,他們根本不能享受任何權利。其次,女人和外邦人雖屬自由人,但也不能參加民主政治生活。實際上,只有少數希臘男性自由人才享有公民權,才能參與民主政治活動。另外,這種政體形式很容易被野心家篡奪,蛻變?yōu)橘灾鹘y(tǒng)治。

  到了公元15、16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和壯大,資產階級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提出了建立民主政治的要求,西方政治民主制度才逐漸發(fā)展成為完整的政治體制。

  一、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制度沒有統(tǒng)一模式

  首先要明確指出,國家的政體形式和國家的統(tǒng)治形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正是在這一點上,列寧說:“國家問題是一個最復雜最難弄清的問題,也可以說是一個被資產階級的學者、作家和哲學家弄得最混亂的問題”。他們在論述國家問題的時候,混淆了國家的政體形式和統(tǒng)治形式,將實在具體的國家統(tǒng)治制度形而上化、抽象化,借此掩蓋國家作為階級統(tǒng)治工具的本質,妄圖掩蓋資產階級民主的階級屬性,即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制的本質是維護資產階級統(tǒng)治權的一種手段。

  15世紀歐洲爆發(fā)了兩場影響整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運動:宗教改革運動和文藝復興運動。宗教改革運動結束了基督教教會十幾個世紀在歐洲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領域的壟斷地位,為基督教的民族化和民族國家的誕生開辟了道路。文藝復興運動打破了上帝對社會國家的統(tǒng)治和干預,“從人的眼光來觀察社會國家問題”,為國家產生于人類社會的契約和人生而具有不可剝奪的權利兩個觀念的形成創(chuàng)造了條件。

  隨著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資產階級逐漸壯大成為當時經濟上占統(tǒng)治地位的階級,能夠領導社會的各個階級開展反對封建貴族統(tǒng)治的斗爭。由于各個民族國家的地理環(huán)境、歷史情況、經濟水平、階級布局、社會結構、文化基因等條件不同,各國資產階級在建立民主政權的道路上采取了不同的路徑。也就是說,民主沒有統(tǒng)一的模式。

  西方第一個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國家是英國。13世紀《大憲章》的簽訂使貴族在與國王的斗爭中獲得了限制君權的憲法性權力,封建貴族的政治獨立和經濟利益得到了保障。從這一時期開始,英國議會逐漸成為貴族與國王分庭抗禮的場所。在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過程中,圈地運動使一部分封建貴族成為具有資本主義經濟性質的新貴族,在聯合新興資產階級和其他反封建勢力共同反對封建舊勢力的斗爭中,通過議會奪取立法權,以限制國王任意征稅,也就是“不出代議士不納稅”成為英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基本要求。圍繞立法權和征稅權,以國王與舊貴族為代表的封建勢力和以新貴族與資本家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力量之間展開了長期的斗爭,1640年英國爆發(fā)資產階級革命,國王查理一世被處死。經過一段共和時期、克倫威爾獨裁和短暫的君主復辟,封建舊貴族與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達成妥協(xié),通過1688年光榮革命,英國資產階級才以保留“虛位”君主、議會掌握立法實權的形式,建立起了君主立憲制。

  君主立憲制從國家政體形式上看,雖屬于君主制,而從國家的統(tǒng)治形式上看,則是一種民主制。革命之后,君主作為國家的象征,逐漸失去了統(tǒng)治權力,真正的國家政治權力轉移到了議會手中。英國議會包括貴族院(上議院)和平民院(下議院)兩院,貴族院的議員不是選舉產生的,主要由王室后裔、世襲貴族等封建貴族組成,平民院是新貴族、資產階級的代表機關。隨著歷史的發(fā)展,上議院的力量逐漸減小,下議院日益成為有影響力的一方。這樣,資產階級就通過不斷爭得議會中的民主權力實現了自己組織政權、發(fā)展自身利益的目的。 這場革命打破了封建壁壘,使資產階級的自由競爭得到了政治保障,資本主義得到自由馳騁、安全發(fā)展、秩序穩(wěn)定的政治環(huán)境,開創(chuàng)了人類社會的資本主義時代。

  繼英國建立資本主義國家一百多年之后,其北美殖民地提出了獨立的要求。18世紀北美工商業(yè)資產階級、大農場主、種植園主等原英國移民的力量日益強大,英國政府的殖民政策阻礙了殖民地的經濟發(fā)展,武裝鎮(zhèn)壓的高壓政策使民族矛盾更加激化。1775年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1776年大陸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經過長期的革命斗爭,美國人民在資產階級領導下贏得勝利,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革命之后,在建立一個什么樣的政府、如何組織政府的問題上,人們結合美國實際,吸納和借鑒歐洲大陸現成理論,設計自己的建國方案,以大地主階級和大資產階級為代表的保守派與以工商業(yè)資產階級和中小地主階級為代表的激進派,分別提出建立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的不同主張。1786年經過激烈討論,制憲會議制定了聯邦憲法,該憲法按照資產階級的要求建立了總統(tǒng)制的合眾國。

  18世紀法國繼英國、美國之后爆發(fā)了資產階級革命。與英國和美國不同,法國的封建等級制是非常嚴格的,人被分成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僧侶,第二等級是貴族,第三等級是包括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以及工農大眾在內的廣大勞動者階層。封建國王則是其政治保護者。受這種社會條件的影響,法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除追求自由之外,“人人平等”成為其反封建斗爭的核心要求。

  16到17世紀,隨著資產階級經濟力量的壯大,法國發(fā)生了啟蒙運動。這場運動是一場振聾發(fā)聵的思想解放運動,它的思想淵源是近代的自然科學和理性主義,它啟迪人們用科學批判神學,用人權反對神權,用民主代替專制。正如恩格斯所言,啟蒙運動使“宗教、自然觀、社會、國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須在理性的法庭面前為自己的存在作辯護或者放棄存在的權利”。(《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523頁)這就為大革命的發(fā)生奠定了思想與理論基礎。

  1789年,由于財政困難,路易十六企圖通過召開三級會議,向第三等級征收新稅,使國王與第三等級之間的矛盾激化。在資產階級的號召和領導下,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開始,隨后在制憲會議上通過《人權和公民權宣言》,宣布生命、自由、財產是人人享有的平等的天賦權利,國家的作用在于保護這些權利的安全和不受剝奪。這實際是把資產階級的要求作為全體人民的愿望提了出來。由于第三等級的構成復雜,各個階層之間既有相同的利益,也存在著不同的政治要求,這使得大革命爆發(fā)之后,法國立憲經歷了多次失敗與嘗試。大資產階級、代表中等資產階級的吉倫特派和代表小資產階級的雅各賓派相繼上臺,制定憲法,但都以失敗告終。其后,經過法蘭西第一共和、第一帝國、波旁王朝復辟等反復多次,直到1958年的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法國才真正建立起相對穩(wěn)定的資本主義民主國家。

  16到18世紀期間,歐洲其他國家,如德國、荷蘭、意大利等西歐主要國家的資本主義都得到了發(fā)展,新興的資產階級根據各自不同的國情,提出了自己的建國要求和治國綱領。這表明每個國家的資產階級在建立自己的民主政權時,都離不開民族的、時代的、文化的特色。

1 2 3 4 共4頁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