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科教天地-正文
怎么念好馬克思主義這部“真經”
張春美
//agustinmoreno.com2016-07-05來源:解放日報
分享到:更多

  

開欄的話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就加強黨的理論教育作出系統(tǒng)論述。會議提出,要研究回答好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如何看待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如何科學認識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以及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學內涵和實踐等“十三個如何”的問題。從今天起,本報與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合作推出“理論熱點如何看”專欄,對其中最受干部群眾關注的理論熱點問題進行探析。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指出,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真經”,“真經”沒念好,總想著“西天取經”,就要貽誤大事。不了解、不熟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他進一步指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學如何進步,馬克思主義依然顯示出科學思想的偉力,依然占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可以說,馬克思主義迄今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這與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緊密相連。在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交織中,我們可以運用系統(tǒng)思維來把握這一點。

  防止兩種極端立場

  在我國社會深刻變革和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的條件下,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樣性、差異性明顯增強。由此,在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問題上形成了兩種極端立場:一種是教條主義地對待馬克思主義。不顧歷史條件和現實邏輯,拘泥于經典作家在特定歷史文化條件下提出的觀點,就“主義”來研究“主義”或“問題”,什么都用經典作家的語錄來說話,甚至用經典作家的話語來批駁馬克思主義理論。

  另一種是實用主義態(tài)度。在重大現實問題面前,為了急功近利,把馬克思主義當作修飾門面的工具,隨意而簡單地引用馬克思主義詞句,甚至以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旗號,強詞奪理、自娛自樂,曲解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品質。

  究其根本,教條主義和實用主義態(tài)度都是所謂概念思維或邏輯思維的產物。這種思維經常舍棄具體去追求一般,然后用一般去代替具體和個別;同時,它又將渾然一體的事物的各個方面分隔為許多獨立而彼此不相關的內容,并以這種隔離性造成思維的凝固。因此,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必須以系統(tǒng)思維來替換這種概念思維。

  一方面,需要我們從靜態(tài)的實體思維進入動態(tài)的關系思維,克服那種“是什么,不是什么”的思維定勢,把“是什么”與“何以是”統(tǒng)一起來,突出研究關系、理解關系的意義,把握事物變化發(fā)展的生成、發(fā)展、趨勢等過程,形成對事物全面、歷史和本質的看法。另一方面,要求我們從單向思維進入多向思維,把握人與世界、主體和客體、人與自身之間的相互關系,貼近歷史、貼近現實,以整體的哲學來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

  三個系統(tǒng)維度

  在系統(tǒng)思維的視野里,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具有整體性特質。這種整體性,體現在知識體系、價值理念和對人的終極關懷三者統(tǒng)一之中。

  從知識體系看,作為深刻揭示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fā)展普遍規(guī)律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系和發(fā)展規(guī)律,成為人們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思想武器。作為偉大的認識工具,馬克思主義以其強烈的實踐品格,聲明自己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強調不僅要說明世界,更要改造世界。

  從價值理念看,馬克思主義厚重的人文主義精神,使其始終將現實的人的生存狀態(tài)置于思考中心地帶。從它誕生之日起,就對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弱勢群體,抱有強烈的同情,對造成他們生存狀況惡化的根源,以及由此帶來的人性扭曲、人的本質異化,不斷展開批判和反思。在此基礎上,為現代人從“工具型”轉向“目的型”、從單向度的人走向全面發(fā)展的人提供價值目標。

  從終極關懷看,馬克思主義不僅關注當下,而且關注未來。共產主義作為其奮斗目標,無疑具有強烈的理想色彩。這意味著,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需要將黨的價值理想、社會發(fā)展理想與個人發(fā)展需求結合起來,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社會理想與公民的個人追求結合起來,使之轉化為人們?yōu)槊篮蒙疃鴬^斗的內在動力。

  解決三大問題

  以知識、價值和終極關懷的統(tǒng)一來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關鍵在于堅持問題導向,突破傳統(tǒng)之“經”和現代之“緯”交織而成的網絡。這就需要解決以下三大問題:一是馬克思主義“懸空化”問題。如何對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現實反差,予以有說服力的解釋?如何深入分析中國深化改革發(fā)展的矛盾和挑戰(zhàn)?“關鍵少數”何以解決對馬克思主義真懂、真信問題?對此,我們不能拘泥于傳統(tǒng)的工作方式,而必須落到提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有效方法上來。

  二是馬克思主義“失語、失聲”問題。落后要挨打,貧窮要挨餓,失語就要挨罵。經過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奮斗,前兩個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但“挨罵”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在有的領域中,馬克思主義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在一些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這些狀況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要加強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面對中國問題,整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成果,講述“中國故事”,提煉“中國經驗”,建構“中國話語”。

  三是馬克思主義“網絡化生存和發(fā)展”問題。互聯網是我們面臨的最大變量。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既要在現實世界中發(fā)揮影響力,也要進入虛擬世界,不能在網絡世界被邊緣化。在過度擁擠、注意力匱乏的網絡世界,馬克思主義話語建設要借助新媒體的互動化和全面化優(yōu)勢,在網絡文化產業(yè)、網絡文化產品、網絡社會交往中體現馬克思主義真理性的普遍意義和生命力。(作者為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