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理論頻道嘉賓訪談-正文
歷史拼圖,不能缺當代胸襟
//agustinmoreno.com2016-01-08來源:解放日報
分享到:更多

  

  讓讀者讀古事而對今事有會于心

  ■向歷史這位老師學習,就要學習這種包容精神,要把其他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很好地吸收進來

  ■我們不能被動等著別人來了解我們,而應(yīng)自己積極有所為

  解放周末:“戲說”的結(jié)果,除了導致史實上的錯誤,可能還會生成錯誤的史識。

  李學勤:著名學者陳寅恪先生曾經(jīng)講過,“在歷史中求史識”,即在歷史中尋求歷史的教訓。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則。陳寅恪先生的論文中,有很多看似純粹的歷史問題,但細察著述時間,并結(jié)合當時背景,即可看出他為文的苦心。所以,歷史著作的通俗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引發(fā)讀者的共鳴,讓讀者讀古事而對今事有會于心。

  解放周末:從5000年的浩瀚歷史中,今天的讀者可以閱讀到哪些豐厚的精神遺產(chǎn)?

  李學勤:中華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傳承至今的文明。這點相當重要,過去我多次談到這個問題。有一次,我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做演講時又講到這個問題,下面有學生問為什么。當時我回答說,這是一個歷史上的謎,一個大大的難題,如果你非要我給出一個理由,我想就是因為中華文明具有很強的包容性。

  比如漢唐時期,很多當時并不屬于我們王朝的人在朝為官,我們并沒有排斥他們。我們對外來文明,從不采取排斥態(tài)度。

  我們不僅有包容的態(tài)度,有時還會采取主動的行動。唐僧取經(jīng)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知道印度有好的文化,就不辭辛苦地把它取來,融匯到我們的思想和文化中去。今天,我們向歷史這位老師學習,就要學習這種包容精神,要把其他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很好地吸收進來。我們要有這個文化自覺。

  解放周末:這種文化自覺,也在于今天我們怎么面對歷史。

  李學勤: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盤家底”,把基本的歷史告訴大家。我們中國的歷史文化家底是非常驚人的,所以,我們要先抓住一些基本的東西!都氈v》這套書,就是給大家一個基本的框架:歷史上到底發(fā)生過些什么,哪些是值得提到的。當然,我覺得這套書在文化史方面還是弱了些,這是一個缺憾。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作為教科書,首先要準確,要以事實為基礎(chǔ),不能夸大、歪曲和隨意抹殺。

  解放周末:從自我的視角中跳脫出來,放在世界大格局中,我們該如何看待我們的歷史?

  李學勤:我認為,總的來說,世界對中國古代文明是低估了。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在美國見到漢學家蘇立文時,他告訴我,為了在歷史教科書中加進去兩頁關(guān)于中國的內(nèi)容,他們爭取了很多年也沒爭取下來。我不知道現(xiàn)在的情況怎樣了,但西方的傳統(tǒng)確是從希臘、羅馬這條線延續(xù)下來的,在他們多數(shù)的古代史中,所謂的東方并不包括中國,而只包括西亞到中東這一塊,整個世界并沒有完全連在一起。

  但我們不能被動等著別人來了解我們,而應(yīng)自己積極有所為。比如絲綢之路,我們過去講絲綢之路只講到新疆,新疆之外就不管了,對中亞、西亞,以及西方的深處,對這些地方以及它們互相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的研究是非常不夠的。我曾建議西北大學開展絲綢之路的研究。我說西北大學最應(yīng)該研究絲綢之路,而且一定要研究境外這段。在西方,早已興起了一門叫歐亞學的學科,還出版了歐亞學學報。

  在今天,當我們的國家、民族正在走向偉大復興之際,尤其有必要推動歷史學面向大眾。中國有5000多年歷史,擁有燦爛的文明,我們有義務(wù)把這樣的史實告訴社會大眾,提升大家建設(shè)祖國、走向世界的凝聚力和自信心,這應(yīng)當成為當代歷史學者的襟懷和抱負。

  同時,我們也要推動歷史學面向世界。探索中國古代文明,一方面對中華民族有重大意義,另一方面對認識人類的文化同樣具有重大意義。(記者 顧學文)

1 2 3 4 共4頁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guān)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掃碼關(guān)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