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甘惜分在臨終前題的最后一幅字——彰前賢勵后學。本報記者 何林璘/攝
圖片來自甘惜分微博。
這是1989年從北京鐵獅子胡同1號開始的約定。原本只是幾個“毛頭小子”到導師家求教、順帶蹭飯打牙祭的聚會,沒想到,這一聚,就是風雨無阻的數(shù)十年。
今年1月9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喻國明、鄭保衛(wèi),復旦大學教授童兵,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劉燕南等“甘門弟子”,第28次一起聚到老師家里。
他們早已是聞名中國新聞界的學者,只是這一次,老師永遠不在了。
老師叫甘惜分,有人稱他是中國新聞學教育奠基人、中國黨報理論奠基人,他則自稱是“一個執(zhí)著的新聞規(guī)律探索者”、一介“書生”。
作為馬克思主義者,這位百歲教授認同報紙的一個作用在于讓黨的綱領路線與群眾見面。另一個視角里,探索如何集中人民的意見、批評,形成監(jiān)督政府的強大力量,成為他后來不斷調(diào)研、開會、寫文章呼吁的事情。
最重要的影響是追求真理、不唯書
上午的陽光正好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一把藤椅上!八惠呑佣紣蹠裉!备氏Х值膬鹤痈时绷终f,這是父親每次笑瞇瞇地坐著聽學生談天說地的地方。
“新中國新聞教育和研究的奠基者、我敬愛的導師甘惜分教授于昨天(1月8日)22:55駕鶴西去……僅僅8天前我們還在一起談笑風生、縱論天下,今天卻天人兩隔,哀慟之情無以言表!愿甘老在天堂安好……”1月9日,喻國明在自己的微博上寫道。
“8天前的元旦還來看望老師,還感慨當時老頭的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是這兩年最好的時候!庇鲊鞲锌。
每年的元旦和4月甘老的生日,是甘門弟子“雷打不動”地一起去甘老家拜訪聚會的日子!吧鲜兰o80年代就常去老師家里請教,當時都年輕、經(jīng)濟條件差,師母給我們燒川菜打牙祭。”喻國明說,“所以之后每回拜訪老師后,我們都會選一家老師家附近的川菜館請老師吃飯。師母不在了,得讓他繼續(xù)在新年第一天吃上家鄉(xiāng)的川菜!
元旦那天因為學生們要來,甘惜分一反常態(tài)地一早5點多就睡不著了。一見面,已經(jīng)百歲的他還幽默地打趣自己唯一的女學生劉燕南說:“你還是跟以前一樣漂亮!”“接著就還打趣我怎么又胖了,胖得眼睛變成一條縫了。”喻國明仍能記起甘老當時開朗的笑容。
“老師一生有兩大愛好,讀書和書法。”劉燕南回憶說。不同于其他的探望,“甘門子弟”每次帶來的是文房四寶和書一類的小禮物。
甘老的客廳和臥室的半面墻壁整整齊齊地擺滿了書。“八九十歲的人了,還常常走路兩公里去三聯(lián)書店,不舍得打車但舍得買書,買上三四十本書自己一手拎一摞走回家!庇捎诳臻g有限,甘惜分的兒子甘北林不得不勸父親少買點兒書。
甘惜分不僅愛書,而且每讀書就必做批注?蛷d書架上擺著38卷本的1958年版《列寧全集》,每本書上都密密麻麻地塞著甘惜分做過筆記的小紙條,泛黃的紙條上仍能隱約看到標注的內(nèi)容。
“他不止一次地說:‘我只要活著,就要看書,就要寫作,就要思考問題!說,‘戰(zhàn)士戰(zhàn)死在疆場是光榮的,學者倒斃在書齋也是光榮的。如果哪一天我在書桌前看書閉上眼沒有醒來,那是光榮的。’”鄭保衛(wèi)回憶說。
劉燕南說,甘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獨立思考,“‘博覽群書,獨立思考’是他給我的題詞,要不唯上,不唯書,堅持探索真理,不放棄”。
20多年過去,當年的那些年輕人如今多已是中國新聞學界的知名教授,也早已年過半百,但甘惜分對他們的要求卻從未放松過。他常說,學生不超過老師,不是好學生。
這次元旦的聚會,甘惜分聽完學生的討論后,也依然不忘強調(diào):“你們以后每年至少要出一本書!而且要叫得響!明年要帶著書來見我!”
作為甘惜分指導的,也是中國第一位新聞學博士,童兵深有感觸。他說:“他對我們最大的影響就是對真相的不斷追求,對真理的不斷追求!
幾位學生已開始籌備甘老的百歲生日紀念。但就在距離百歲生日100天的1月8日,甘惜分突然離世。
錯過了元旦聚會的鄭保衛(wèi)沒能見上導師最后一面。“連著兩天晚上都睡不著覺,像過電影一樣一幕一幕,這么多年的交往回憶都在流動。他對我來說,亦師亦友”。
他們私底下親切地喊他“老頭”。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38) |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1630) | 京ICP備11015995號-1 | 聯(lián)系我們:zgw@workercn.cn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廣媒)字第185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網(wǎng)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