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時政-正文
掂量好“無價”的社會價值
倪志良
//agustinmoreno.com2016-06-03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缺少了“仁”“義”等核心價值約束而片面追求自我效用最大化,最后誰都無效用可言

  最近,有西方經(jīng)濟學家公布了一項研究成果:有錢不一定買到幸福,但沒錢通常讓你感到更痛苦。確實,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是維持家庭幸福的基礎,但有些東西卻是金錢難以購買的。

  中國人常說,“心安為鄉(xiāng)”的溫暖金不換,父母大愛千金不換,孩子誠敬千金不換,家庭成員間的相互包容、支持千金不換。這諸多千金不換的親情,鑄就了血濃于水的家風文化,也把感恩、責任、和諧融入華夏子孫的血脈中。跟親情一樣,健康、和諧人際、名望也無法得到準確的“定價”。恰恰是這些無價的“非商品”,決定著生活的質量與意義。忽視“無價”而致錯配生命資源,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世界銀行曾明確指出:競爭性市場是人類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有效進行生產(chǎn)和產(chǎn)品分配的最佳方式。市場經(jīng)濟承認“個人效用最大化”“收入最大化”之合理性。家貧萬事難,國貧易遭欺,發(fā)展是硬道理。但經(jīng)濟領域的金科玉律在文化、社會領域并非真理。個人效用最大化原則不能在生活中簡單泛化,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更不能堂而皇之到處流布。親情、包容、利他等若都被清晰標價,無價被有價庸俗淹沒,生活之大美定會遠離,生命之神圣定會坍塌。

  草生一秋,人生一世。有的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奉獻是其人生寫照;有的人“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犧牲成就人生大義。從“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遙水皆有情”,到“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再到“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美景、友誼、自由皆是無價之寶。這些價值拼在一起,構成的正是滋養(yǎng)我們、引領我們的精神家園。

  無價之價,從社會角度而言更應重視!爱斶@個世界連最后一滴干凈的水、一口干凈的空氣都沒有了,錢還有什么意義呢?”一部熱映電影如此拷問觀眾。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一旦失去,再多的物質進步也彌補不了此中代價!袄衔崂弦约叭酥希孜嵊滓约叭酥住钡牟⿶壑乱坏﹣G去,我們將慘失共渡現(xiàn)代社會風險挑戰(zhàn)的精神依靠。純凈的社會風氣、崇高的道德水準、優(yōu)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正是這些“無價”,讓社會進步體現(xiàn)出應有的含金量。

  思想影響著行為,過度強化有價之物在自我意識里的重要性,便會造成“心為物役”的后果,這種心理反映在個人身上就是“向錢看齊”,反映在社會發(fā)展上就是“唯GDP論”。“支持‘一碗湯距離’親情養(yǎng)老居住需求”“誠實守信和企業(yè)發(fā)展是相輔相成的”“從源頭貫徹綠色發(fā)展理念”……國人的這些真知灼見,反映出我國個人和社會的幸福觀、發(fā)展觀在優(yōu)化轉變。只有全社會都完成這種思想上的轉變,我們才可以說“幸福來敲門”了。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老子在對名望、財富與生命的掂量中,悟出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的道理。幸福經(jīng)濟學家理查德也曾感慨:“個人效用最大化”的誤讀導致了諸多西方國家嚴重的社會問題,離婚率居高不下,居民家庭責任感缺失。缺少了“仁”“義”等核心價值約束而片面追求自我效用最大化,最后誰都無效用可言。惟掂量好“無價”,生命方能至真,國家方能至善。

 。ㄗ髡邽槟祥_大學財政系主任、《幸福經(jīng)濟學》課程負責人)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