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日前,醫(yī)改步伐一直走在全國城市前列的深圳出臺了相關規(guī)定——《深圳經濟特區(qū)院前醫(yī)療急救條例(征求意見稿)》,此意見稿對應急事件的處置細則和責任義務進行明確,規(guī)定“現(xiàn)場施救者對傷病員實施善意、無償?shù)木o急救護行為受法律保護,造成被救護者民事?lián)p害的,其責任可予以免除”。 (1月11日《南方日報》)
南京彭宇案、天津許云鶴案等事件出現(xiàn)后,“扶不扶、救不救”的話題廣為社會各界討論,使得更多的人心生救人被訛的恐懼。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深圳擬出臺條例規(guī)定“現(xiàn)場善意、無償緊急救護可免責”,彰顯出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立法善意,這一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之舉,無疑值得點贊。
很多情況下,急救是跟死神的一場賽跑。按照醫(yī)學理論,世界公認的黃金急救時間是意外發(fā)生后的前4分鐘,即如果錯失了良機,病人就可能進入生物學死亡階段。從這一角度看,見危不救,不止是一個道德問題,更是一個對生命是否尊重的問題。老人或病人在偏僻街道摔倒,民眾若仍一味地把急救病人的希望完全寄托于醫(yī)院和醫(yī)生身上,而不在現(xiàn)場第一時間內實施急救,恐怕會產生危及病人生命的嚴重后果。
縱觀此前層出不窮的民眾該扶不扶、該救不救事件,盡管具體原因各異,但歸結一點就是民眾無法預測、評估、消除施以援手的潛在風險。其一,急救病人是一門技術話,應依不同病因而采用不同的施救方法,硬扶蠻救可能會產生“好心辦壞事”的后果,給病人帶來二次傷害,從而引發(fā)侵權糾紛。其二,扶人被訛新聞的放大效應,要么使得 “好人”只得事先采取拍照攝像自證清白,費時費力費神;要么使得潛在的“好人”遇事寧愿繞著走,不愿管“閑事”。
從新聞報道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現(xiàn)場緊急救護免責方面,《深圳經濟特區(qū)院前醫(yī)療急救條例(征求意見稿)》可謂是對癥下藥。比如,明確在醫(yī)護人員未能及時趕到現(xiàn)場的情況下,現(xiàn)場施救者對病人實施善意、無償?shù)木o急救護行為受法律保護,造成民事?lián)p害可以免責。尤其是,條例還規(guī)定從專業(yè)層面對施救者進行技術補課,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與減少對被救者帶來損害。比如,強制性地對在公眾場合和其他高危場所的務工者實施應急培訓,同時要求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組織員工參加醫(yī)療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取得救護員證等,都是最大程度地為傷病員著想。
當然,對于這一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的方式,一些網友也提出自己的質疑,比如說急救工作專業(yè)性很強,只接受過短期技能培訓的救護員或許難堪大任。筆者認為,類似論點難免有吹毛求疵之嫌,也是對無償施救免責立法善意的一種誤讀。因為善意施救免責立法的良苦用心,旨在破解當救不救的緊急救護困局。這無疑是最為重要的關鍵一步,我們不能因噎廢食。
評論聚焦:別對“跌倒指南”吹毛求疵 2011-09-09 |
宋 華:飛機拒載嬰兒 幫助才是真正的保護 2014-05-09 |
劉 念:對訛人者,懲戒當頂格 2015-07-27 |
符向軍:北京“好人法”意義大于作用 2015-07-28 |
符向軍:北京“好人法”意義大于作用 2015-07-28 |
唐 偉:法律兜底才能鼓勵見危施救 2015-11-18 |
堂吉偉德:鼓勵“緊急現(xiàn)場救護”體現(xiàn)公共擔當 2015-11-18 |
鄧輝林:加強保護善意救人是理性權衡的結果 2016-01-07 |
“死了?死了你還搶救什么?” 2008-10-10 |
【荊楚網】“死了?死了你還搶救什么?” 2008-10-10 |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38)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1630) | 京ICP備11015995號-1 | 聯(lián)系我們:zgw@workercn.cn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廣媒)字第185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