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看到了太多的不可能成為可能,見識了太多的不正常成為正常,人們難免草木皆兵,面對一些食品謠言又怎么可能心生警惕,保持正常的判斷意識呢?
近期,大量關于“塑料紫菜”的視頻在網(wǎng)上廣泛傳播,引起消費者的恐慌。2月27日,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局長畢井泉指出,對于近期在網(wǎng)上傳播的“塑料紫菜”等食品謠言,要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行嚴厲打擊。(見2月28日《法制日報》)
面對謠言,我們總說“謠言止于智者”,拿近日網(wǎng)傳的一些紫菜由塑料制成的謠言來說,其實并不難識別。只要保有點常識,增加點求證精神,很容易就能發(fā)現(xiàn)其中不靠譜之處。這是個并不缺少質(zhì)疑的年代,可為何面對食品謠言,公眾很容易失去求證精神呢?
從多年前的“紙餡包子”“打針西瓜”“造假雞蛋”,到近來“塑料袋制紫菜”和“吃大盤雞、泡椒鳳爪感染禽流感”等食品謠言,都曾引發(fā)公眾恐慌情緒,給相關行業(yè)企業(yè)造成了巨大損失,背后則是各方不盡相同的利益動機。
食品謠言必須治理,消費者也要保持一雙慧眼,但現(xiàn)實中,消費者對于謠言的采信程度,往往與整個市場生態(tài)有著密切關系。如果市場生態(tài)良好,給消費者傳遞了足夠信心,那么見到一則流言,消費者就可能保持謹慎,做到慎信慎傳;如果整個市場不盡如人意,消費者面對流言就可能失去警惕,甚至有可能出于一種慣性認識“寧信其有、不信其無”。
提及當前食品市場現(xiàn)狀,很多人都是一陣苦笑。當我們感慨食品謠言很低幼時,其實那些食品安全事故又有多少技術含量?不久前媒體報道了天津獨流鎮(zhèn)生產(chǎn)大量假冒名牌調(diào)料的事件。如不是媒體報道,誰會想到連調(diào)料也有人假冒?而且這個假貨市場由來已久,就待在監(jiān)管部門的眼皮底下。
不少食品造假的事未必有什么“大智慧”,有很多造假手段十分低級。看到了太多的不可能成為可能,見識了太多的不正常成為正常,人們難免草木皆兵,面對一些食品謠言又怎么可能心生警惕,保持正常的判斷意識呢?
食品謠言止于智者也止于“治者”。“智者”是消費者提高辨別能力,防止上當受騙;“治者”是監(jiān)管部門提高監(jiān)管水平,既要及時打擊謠言,也要改變市場生態(tài),促進市場向上向善。如果“治者”不努力,讓市場接二連三出現(xiàn)食品安全事故,消費者只能風聲鶴唳,面對流言很可能習慣性地失去警惕,從而給食品謠言的產(chǎn)生和流傳提供機會。
趙展慧:打破“雙11”的“天花板” 2014-11-17 |
廣州日報:“科學謠言”為何成朋友圈“公害” 2015-01-08 |
喬 杉:朋友圈不是偽科學集散地 2015-08-26 |
忙于“辟謠”不如給真相穿上“鞋子” 2016-01-21 |
保健品豈能淪為暴利品 2016-05-12 |
治理食品謠言必須對癥下藥 2016-06-30 |
【法思清話】“搶小孩”為何能雄霸謠言界? 2016-11-05 |
【法思清話】“搶小孩”為何能雄霸謠言界? 2016-11-05 |
食安謠言問題需要認真對待 2017-02-28 |
消除食品謠言要靠社會共治 2017-03-01 |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38) |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1630) | 京ICP備11015995號-1 | 聯(lián)系我們:zgw@workercn.cn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廣媒)字第185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網(wǎng)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