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湘江邊舊書攤,既為城市留下靚麗文化風景,又幫助一批低收入群眾就業(yè)增收。”日前,全國人大代表、株洲市委副書記、市長陽衛(wèi)國講述了株洲市改造湘江邊舊書攤的故事,認為城市管理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科學治理促群眾樂業(yè)增收。
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千里之外,株洲當?shù)孛襟w的報道與代表的呼吁、建議“隔空對話”——“5月24日傍晚,太陽落山,微風漸涼,株洲湘江邊的舊書攤也開始熱鬧起來。49歲的胡前飛準時騎著三輪車,來到湘江邊。他將一本本年代不同、新舊各異的書本,熟練地擺好,開始了一天的營生……”
舊書攤,是不是很溫情?是不是能勾起很多人關于舊時光的某些情懷?
世間溫暖,如同販夫走卒瑣碎的謀生,會不經意地觸動人們內心深處的柔軟。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本書,溫情常常在“不足道”處釋放或消弭。
擺好攤的胡前飛從手機里讀到政府工作報告——“各地要清理取消對就業(yè)的不合理限制,促就業(yè)舉措要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要能用盡用”。這讓他很有感觸,并想到自己的經歷。
他是下崗職工,好書。下崗后收購舊書臨街售賣,沒有經營許可,也沒有固定攤位,常常和城管“打游擊”,收入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直到2011年,幾名愛書之人發(fā)起“湘江邊的舊書攤”,他便將攤點遷移至江邊。
在這條200米的街市上,幾乎每個攤主都有著和胡前飛差不多的經歷。據(jù)舊書攤管理人員介紹,“下崗職工、低收入群體,幾乎是所有攤販的標簽。”
陽衛(wèi)國代表在發(fā)言中提及,株洲市幾年前搬遷清水塘工業(yè)區(qū),涉及十幾萬名職工和幾百家企業(yè),沒有發(fā)生職工鬧事。我也曾多次去株洲采訪,深知這種“靜悄悄”的城市轉型背后,有各級黨政和工會組織大量細致的工作,包括制定政策和營造各種環(huán)境,幫助職工轉崗、再就業(yè)、自謀生計。湘江邊上的舊書攤,正是其中的注腳之一。
小攤小販的生計背后,既艱辛,也充滿尊嚴。對這些人的生意,是一味驅趕、一關了之,還是鼓勵發(fā)展、規(guī)范引導?株洲市選擇了后者,并且為舊書攤專門規(guī)劃、建設了遮陽雨棚,增加了木座椅,抬高了木棧道……
“夏能蔽日,冬能躲雨,夜里有燈,看書不暗”。小小決策,讓數(shù)十個家庭的營生從此有了依靠。
今年的全國兩會,有人統(tǒng)計,出現(xiàn)得最多的詞是“人民”,同時,與個人權利息息相關的民法典草案也提交大會審議,人們期待這是“一部能激發(fā)全社會活力的民法典”,期待它的施行能夠印證立法的初心——人民至上。
老百姓的生活沒有多少大事,但老百姓的權利沒有一件是小事。把基本民生的底線兜牢,把群眾關切的事情辦好,才能將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實到方方面面。從成都的地攤到株洲的舊書攤,讓人不免一再遐思和感悟,既合人情,又有法度,人們生活的空間才會更充滿溫情。
建筑學者何志森曾用四年時間跟蹤一個圍墻下買盒飯的小哥,觀察他如何“用一根晾衣桿就捅破了設計師的圍墻”,并寫成博士論文。他從此致力于教育學生理解:為什么要在設計中考慮小販子這樣的群體。
這也讓我想到了新基建。新基建提供了各種應用場景:智慧醫(yī)療、智能交通……生活越來越便利,生存越來越多樣化,“新基建”引領人們走向智慧生活,但官員心中,除了裝滿關于未來的藍圖,也要更多地裝下百姓居家過日子的柴米油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