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在陜西西安工作的小魏準備捐獻自己的骨髓,誰知血站和骨髓庫均表示今年采集骨髓的任務已經完成,要捐獻只能等到明年3月,小魏不明白:“怎么捐獻骨髓還有任務?”(見11月17日《華商報》)
小魏的遭遇讓愛心很受傷,捐骨髓還受到任務的限制,要想就地做志愿者得等到明年。殊不知,每少一個志愿者,正在生命線上苦苦掙扎的患者,就少了一絲配型成功、遠離病魔的機會;殊不知,一個公民能夠鼓起勇氣欲加入到捐髓志愿者隊伍中來,需要多長時間愛心的醞釀。一個志愿者遭拒,背后可能有一批潛在的志愿者會心寒,消耗掉多次愛心宣傳的力量。
據最近資料顯示,中國骨髓庫目前有登記志愿者約170萬,占到全球骨髓庫志愿者總數的8%,這個數據與我國人口基數遠不相稱。在美國,骨髓庫登記志愿者已超過800萬。志愿者基數少,意味著我們患者配型成功的幾率只有其它國家的幾分之一。盡管隨著社會觀念的轉變,近幾年志愿者人數快速增長,但相較而言,骨髓捐贈管理滯后的矛盾也日益凸顯。
小魏的遭遇便是個標本。由于地方血站與骨髓庫對志愿者捐髓采血檢測受限于經費投入,等米下鍋就成了一種無奈。類似情況在各地正成為常態(tài),以至于捐髓只能集中在每年的3月~10月。半年忙碌半年閑,說明骨髓庫建設的投入遠遠滯后于時代的發(fā)展。讓愛心等待的公益,其成色無疑大打折扣,也暴露出了機械的管理機制。如小魏在陜西捐髓未果,不得不舍近求遠,選擇向河南骨髓庫捐贈。區(qū)域指標化弱化了財政投入的使用效率,違背了資金使用以公益為核心的原則。
公益豈能讓愛心等待,逼著愛心去削足適履?骨髓捐贈固然需要投入,但應盡量避免投入成為愛心的瓶頸。一方面,鼓勵慈善機構設立專項基金,用來彌補財政投入的不足,同時,財政投入也應按實際捐贈人數、按標準落實補貼,納入預算并完善決算調整辦法。另一方面,骨髓捐贈應實現(xiàn)全國一盤棋,以信息化平臺為基礎,打破區(qū)域限制,按工作實際發(fā)生量支付費用,避免指標化形成束縛。